第112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

诗词是风流雅事,但若是不懂声律,便就失掉了一大半的乐趣。这个年代的音乐还是高雅,节奏感不强,真的是声音的艺术。让徐平欣赏,恰好似牛嚼牡丹。

当然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词曲可不高雅,是真真正正的俗乐。真正高雅的音乐如朝会,各种祭祀,一些大的仪式,讲究的是庄严肃穆。雅乐要求也严,音律声色一点都错不得,定音要用编钟,而且都要有所由来。词曲就随便了许多,沿袭唐时的习惯,词是用琵琶定音的,这也是主要的伴奏乐器。

今日聚会非同小可,可谓是冠盖云集,林素娘不顾身子不便,亲自指挥着家里的下人摆设。丈夫难得开窍一回,知道要聚集自己的人气,提升人望,当然要大力支持。

秀秀跟在徐平身边,耐心地准备一些小细节。比如来的都是一时文坛之雄,不定什么时候就诗兴大发,笔墨纸砚可得准备好。写了新词出来,就要请来的歌妓即席演唱,词怎么递过去,人员怎么安排,都要提前定好章程。

太阳高升,草上的露水渐渐干了,树上的叶子还在强挺着精神,蝉开始试着鸣叫。

在门口的家人进来禀报,说是城里来的第一批客人就要到了,让徐平出去迎接。

有点身份的官员出行有仪仗,守门的远远看见,就知道来人的身份,若是身份尊重,徐平自然就要迎出门去。一般的骑头驴来,就不用如此隆重。

林素娘叮嘱了徐平几句,带着人离开,到后院去了。来的都是一班同僚,不是多么亲近的亲戚朋友,女主人不适合见外客。

徐平身上换了宽松的公服,让秀秀帮着整理一番,带着徐昌迎了出去。今天徐平要招待来的客人,徐昌一样要招待他们带来的随从,也不得轻松。

刚刚出门,就见到万胜门那里来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徐平一看,便知道来的是清贵词臣,只是不知道是翰林院里的哪位。

与徐昌带人迎上前去,近了便就看清,来的原来是翰林学士晏殊和舍人院的丁度。

上前行礼如仪,徐平拱手对晏殊道:“今日学士第一个到,拔了头筹!”

晏殊下了车,与丁度并肩到徐平面前,看了看徐平的样子,点了点头:“圣上知道你今日在家宴客,专门叮嘱我,看看你身体如何。你如此精神,看来是没有什么大碍了。若是合适,便就入朝销了假吧。”

徐平刚刚歇了这几天,正在兴头上,怎么肯就此销假。忙道:“不瞒学士,我这身子也就是看起来还好,嘴里的牙还是痛得厉害,吃喝尽都不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重新发作。王太医的药虽好,但不知怎么,一直断不了病根。”

晏殊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口中道:“既然如此,我便回禀圣上,你还要将养些日子。若是王太医的药断不了病根,你在家里可以多找几位名医看看。”

徐平连连称是,引着晏殊和李度向家里行去。

晏殊和丁度两人的随从数十人,今天这还是轻车简从,若是全套仪仗来了,只怕要有一两百人之多。徐平请客,招待这些客人是一方面,招待他们的随从才真是考验家底。一般的人家,这么多的人在家里坐都没地方坐。

徐昌和晏殊与丁度家里的知院管家都认识,主动去迎了他们,带着他们一众人到专门招待的地方。这些人不需要歌舞女妓,只要好吃好喝就够了。

引着两人径直到了后园,这里早已经在池塘边用竹木茅草搭好了几处凉亭,虽然是简陋,但别有一番野趣。

凉亭里的桌上,早摆好了瓜果。有切好的西瓜,家里种的早熟的葡萄,各种各样的甜瓜之类,还有早熟的桃、李和杏,都正当节令。一边的小瓷盅里,还放着葡萄干杏仁和胡桃之类的干果,以及诸如柿饼、杏干之类的密饯。

徐平引着两人到上座坐了,说道:“路上累了,学士用些瓜果。”

晏殊看了看桌上的西瓜,对丁度道:“这些日子,永宁侯府每天都有一两担这瓜送进宫去,被宫里视外珍品。瓜一进宫,杨太后那里先分一半去,剩下的宫里有力的人分得就差不多了,连我等随侍圣上身边的,轻易也到不了嘴里。”

丁度大笑:“晏学士好歹还是有到嘴里,我等外臣却是连见都见不着!”

说完,与晏殊一人一片拿在手里,在别人没来之前,自己先尝个鲜。

见两人吃完,早有侍女端了水过来让人净了手,毛巾擦干了。

徐平指着不远处的一道门道:“两位学士,若是有兴,不妨去看一看这瓜种在地里是什么样子。去年李副使带了种子回来,我庄里种了几十亩。这瓜好在是断断续续成熟,能吃很久,不好的地方就是几十亩地,其实每天熟的并没有多少。”

徐平也不拿不准这个年代的西瓜到底是应该怎么种,一小半是按照前世的经验每棵只留一二只瓜,大多还是让它们自然生长,比较看看哪种方法合适。

反正其他人还没来,晏殊和丁度心里好奇,便随着徐平向园外行去。今天来的客人太多,官职比徐平低或者差不多的他是不会出去迎接了,不然自己就成门僮了。

一边走着,晏殊一边与丁度说着闲话,不知怎么就说到了诗词上去。

晏殊道:“前些日子,我得了一佳句,却一直想不出下联来,着实可惜。”

丁度道:“学士说来听听。”

“那还是晚春时候,偶有所感,得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下句却久久不得良对。如今看看就到三伏天气,春意是半点也无了。”

徐平在一边,鬼使神差地伸头道:“学士何不对‘似曾相识燕归来’?”

(备注:此一句传说是王琪对出来的,就是主角回京时见过的知襄州的王琪。)

第236章 新的算学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长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42章 配合第2章 以盐制蕃羌第181章 我喜欢这个第24章 富贵田园第38章 两地第156章 明争暗斗第38章 必胜之势第161章 有样学样第46章 谁能一定对?第246章 轩然大波第324章 党项叛宋第113章 游骑遍布第44章 打起来了第214章 内朝外朝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31章 三司历代条例第93章 汝州第148章 软着陆第56章 官督民办第221章 细腰城第46章 谁能一定对?第51章 大典(下)第192章 不许调一兵一卒第9章 白沙镇第160章 吕公绰第129章 新场务第181章 钱明逸第24章 烦心事第333章 不给兵要给人第85章 军权的收与管第217章 王拱辰开店(下)第293章 敕勒川第88章 改制第16章 如和县第51章 绿影亭第241章 羁縻还是郡县?第166章 前线指挥第27章 不羁的黄河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8章 春忙第121章过门不入第56章 紧急措施第325章 还可以做朋友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细行(下)第153章 尘埃落定第44章 打起来了第151章 抓捕第111章 封堵第63章 官声第1章 钱能通神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94章 立场第137章 疯狂时代(八)第320章 一切要讲好第122章 白发浪荡才子第39章 黄师宓第164章 新旧冲突第197章 马肉不好吃?第183章 中书条例第97章 试探第95章 垂钓黄河第133章 广源州南衙王第82章 祭奠续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6章 煤球炉第4章 炒花生第125章 收获的季节第19章 游园第14章 赐名第34章 期集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71章 大战将起第67章 海外琉璃第45章 白砂糖第316章 党项投宋的人第184章 为什么呀?第149章 席卷谅州(上)第24章 烦心事第179章 宣传战第63章 在路上第50章 抓捕第96章 有钱万事皆顺第323章 陇右军制第151章 春狩第211章 困兽之斗第316章 大火第70章 无所不包的三司第298章 试用期第31章 造纸第292章 阴山之下第237章 豪华马车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01章 两个合一第59章 分歧第107章 再见已非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