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赴京参观

荒妹拿着传票到了镇上法庭。

谁也不知道她来这里干什么,她谁也没有告诉,也没有谁可以告诉。

她不知道法庭是个什么样子,她只是看过电影,电影里的法庭在她的印象中是神秘的,坐在上面的法官就像是钟馗,能辟邪震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会为弱者说话的,她就是弱者,她也有足够的理由。

法庭里的一位法官接待了她。他好像知道这事,他瞄了一眼她拿出的传票就随手扔桌子上了,跟她说道:“你已经把孩子过继给人家栗村长了,还要反悔?”

荒妹本以为这个法官要仔细问她点什么,那样的话她会对法官说些那个栗山就是想对她进行报复的。没想到法官一口一个栗村长的,她那点勇气马上就消失了。

她只好解释道:“那是当初我男人还活着的时候,是为了再生一胎,才将大女儿说到他名下的,现在我男人出车祸去世了。”

“为了躲避计划生育?”那法官口气很硬气,好像还要在这上面找她点事什么的。

“我们出罚款了,是上面同意再生一胎的。”荒妹道。

“那你就再生一胎就是,该过继就过继给人家吧,还要让人家告你一回?”

“我说了,我的男人死了,已经没有那事了,女儿是我的,我不愿意给他了。”

“那你一个月后来法庭吧,在家等着法院通知吧,让法院给你们判吧。”那法官端起桌子上放着的水杯喝一口水跟她说道,然后收拾起了放在办公桌子上的东西,站起身好像要离开那里。

荒妹怕那法官走,急忙问:“领导同志,这个——能更改了不能?您行行好帮帮我好吗,你们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吗,我啥也不懂,女儿不能离开我这个妈呀。求您——”

“那你得回去求人家栗村长,只有人家同意了,不告你了,你也就没事了,女儿还是你的。否则的话,法院只有按照你们当初的约定办事了。”那法官说完就走了。

荒妹目送着那法官,她真的是感到危机来临了,她真的是感到斗不过那个有权有势栗山了。

深秋的农户格外安闲,树上的红叶零星地在树梢飘零,早来的寒意已将庄稼人的忙乱吞没了,庄稼地里的农活早已做完了,做的场光地净了,除了准备好晾晒的公粮,其余的大部分粮食都归仓了。

没事的老农开始出门搞副业,在这个秋末冬初的季节,正是农家人开始修房盖屋的时候,搞土建的大工小工都是当地的,有包工头早已将工程承揽下来,就在这秋末冬初未上冻前完成一段,等开春解冻的时候在接着完成另一段。

一大早,洼庄的大队部停着一辆大班车,早起的群众都纷纷到大队部看稀罕,大班车来到村上还是头一次,车头上挂着的牌子上写着“北京”,这是到北京的专车。

不一会村上的党员们手里拿着包包行李陆陆续续来到大队上了那辆班车,栗山从大队部出来了,后面还跟着拿着录像机的记者。

他们来到班车前,那记者就开始采访了,先是采访栗山:“栗主任好,您对这次洼庄村党员进北京是个什么感想?”

栗山说:“现在村上富裕了,老百姓都没有到过首都看看,集体组织党员们进北京参观考察,等来年再让村民陆陆续续都上北京首都看看,开开眼界。”

接下来记者又问一个党员:“您对这次到北京的心情如何?”

“好好,好啊,黄土埋到脖子上了,从来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到北京转转,这是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的福气啊,这是栗主任跟党支部搞得好啊——”

在荒妹家,艾方正在动员瞎婆,瞎婆是个老党员,昨天她就来了一次,瞎婆没有答应,她说她什么也看不见,死活不去。早上栗山又让艾方来动员,他说瞎婆要是真不愿意去的话就把这个名额给她家里,看看让谁替她去。

艾方这次被栗山选为领队的,数她年轻,又是个女同志,需要这么一个人。她虽然不是个党员,可是今次的纳新对象,入党先进分子,栗山也是。、

艾方一听说瞎婆不去就给她家一个名额,艾方当然就想到荒妹了,荒妹替瞎婆去很合适。荒妹去了,她就有个伴了。

荒妹觉得自己不能去,那样瞎婆会难受的,还不如就不要这个名额了,可是瞎婆愿意让荒妹去,她这一辈子有多少这个机会给荒妹这个儿媳妇呢。任凭瞎婆再说什么,荒妹还是不愿意去。

艾方汇报给了栗山,栗山就亲自来叫荒妹了。

洼庄村上有一个村民栗永乐在北京工作,跟栗山是老本家,栗山事先就跟他沟通好了,除了有病去不了的,一共去了三十二位同志。

九点钟,赴京参观团出发了。大家坐班车到了火车站,中午在饭摊随便吃了点便饭,下午二点换乘到北京火车,经过一天半的时间,第二天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北京。

大家下车后,由栗山带领大家到栗永乐安排好的招待所休息。

“到北京了,终于到北京了!”大家兴奋极了。在招待所有的彻夜未眠,大家在梦里都梦见了天安门。

第二天是星期六。栗永乐从西直门单位赶到招待所,拜见了村里的长辈、老党员和带队的同志。栗永乐激动地说:“能在首都北京见到家乡的亲人倍感亲切,为家乡老党员能来北京参观而自豪啊”。在场的全体同志激动得热泪盈眶。

“先看看天安门、中南海!可以去看的地方,尽量安排去看看!”栗永乐道。并与大家共同商定了参观的具体路线。

来到天安门广场,栗永乐请天安门照相部的的摄影师,在城楼西观礼台前方,为身着农装的老党员们合影留念,周围旅游的中外朋友都围上来了。有的拍摄,有的赞叹。

一位女党员动情地讲述了婚姻法实施后,她跟丈夫自由结婚,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还说:“是党让我们妇女翻身得解放,是党培养我们妇女当家做主人。”

几位老党员还拉着栗永乐同志的手说:“你们这一代,出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比我们有福啊,千万不能忘记为村里人造福,不能忘记为人民办事啊。 ”

还有的说:“本想着现在是各家顾各家了,没有人搭理集体上的事了,没有那个集体关心老百姓的事了,没想到集体还组织大家来北京看看,这辈子值了,包产到户了,集体没有忘记群众啊。”

接下来重点参观了中南海。中南海每星期六、日对外开放,不用买票,只要凭介绍信到中央警卫局有关部门办入场券即可。

栗永乐同志提前给办理的入场券。这里禁止照相。

栗永乐领大家到丰泽园门前合影留念。中午,在中南海餐厅就餐。有的同志很风趣地说:“现在这里是吃饭的地方,过去是人家皇上享乐的地盘,老百姓能来吗?今天,我们做主人了,能在这里吃幸福饭了。”

大家情绪激动,兴奋不已,纷纷表示,回家后,一定好好干,办好教育,让每个孩子有学上,好好读书,植树造林,让山坡垛地果树成林,科学种地,提高粮食单产等等。还有的提出了移风易俗、改造农村的不少具体措施。

接下来大家还先后参观了故宫、中山公园、颐和园、动物园、天坛等。因顾及冬小麦下种等农活,第六天,一大早大家就从北京启程返回家乡。

没过几天,艾方就拿着一张报纸来给荒妹看,报纸上有一条醒目的大字:“难忘的日子——洼庄村老党员赴京参观学习”。

“洼庄村村委主任栗山同志——在搞好村办企业的同时,大搞精神文明建设——为村里全体党员赴京参观考察学习——”

“栗山出名了,还是人家啊,谁想到还能让党员到北京天安门看看。”艾方摆着那张报纸津津乐道。

荒妹忽然发现艾方最近变了,在没有去北京前就变了,变得不再骂栗山了,而且这次赴京的开支都是艾方管的,订饭菜找宿店也都是艾方张罗的。

不过从这次的北京之行荒妹对栗山的态度也感觉变了,感觉栗山不比以前那样可恨了,没有以前那样让她惧怕了。

她来的时候给瞎婆买了一件衣服,是的确良料子的,她还是跟艾方选了又选,来到家里高高兴兴地给瞎婆拿过去,拿到婆婆跟前才想到瞎婆并欣赏不了她给她操心买的衣服,也看不见她穿上的颜色好不好,瞎婆高兴地摸摸那个料子,她说:“这料子有弹性,是好料子,媳妇不会给我买次品,我知道。”

她还给虎子跟两个女儿都买了件衣服。

荒妹让虎子在她面前试试看合适不合适,虎子拿起衣服朝荒妹笑笑说一声:“合适合适”就跑出去了。

第29章 黑云压着风第24章 跳板第11章 这就是天意?第28章 妒忌?第37章 歌手第39章 司机小张第21章 工作组查账第20章 可怕的黑暗第37章 歌手第23章 投产第29章 黑云压着风第18章 “钓鱼”第34章 告状第12章 斗殴第2章 诚实的代价?第6章 艾方很务实第7章 精神文明建设第25章 解脱第41章 矿上出事了第25章 解脱第8章 干部年轻化第7章 精神文明建设第19章 病榻前第19章 病榻前第40章 陌生青年第5章 这一切都成为幻影第22章 村办企业第6章 艾方很务实第32章 院子里围满了人第2章 诚实的代价?第6章 艾方很务实第13章 铁窗生涯第12章 斗殴第25章 解脱第35章 换届第6章 艾方很务实第15章 非法营生?第37章 歌手第35章 换届第38章 歌厅第18章 “钓鱼”第28章 妒忌?第45章 穷人的逻辑第42章 看到了光明第34章 告状第28章 妒忌?第4章 辍学第11章 这就是天意?第33章 不义之财第5章 这一切都成为幻影第31章 破罐子破摔第3章 转学第16章 祸不单行第26章 传票第19章 病榻前第37章 歌手第25章 解脱第40章 陌生青年第31章 破罐子破摔第41章 矿上出事了第34章 告状第1章 假期第19章 病榻前第16章 祸不单行第14章 熟悉不过的背影第26章 传票第11章 这就是天意?第17章 成了寡妇的女人第31章 破罐子破摔第2章 诚实的代价?第11章 这就是天意?第40章 陌生青年第20章 可怕的黑暗第17章 成了寡妇的女人第11章 这就是天意?第6章 艾方很务实第3章 转学第26章 传票第24章 跳板第39章 司机小张第14章 熟悉不过的背影第30章 一则广告第16章 祸不单行第3章 转学第20章 可怕的黑暗第34章 告状第38章 歌厅第37章 歌手第5章 这一切都成为幻影第15章 非法营生?第9章 昙花一现第19章 病榻前第12章 斗殴第27章 赴京参观第34章 告状第15章 非法营生?第2章 诚实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