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共议

司马师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他现在欠缺的,只是独当一面的经验而已。

因此,司马师不会盲目的相信自己的父亲是战无不胜的战神,他作为一方战局的主将,是必须要做好自己父亲偷袭洛阳不成的心理准备的。

这不是不信任自己的父亲,而是一个优秀统帅该有的思维方式,必须尽可能多的对战场变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一旦自己的父亲偷袭洛阳不成的话,那么司马师在孟津渡,就不能继续保持佯攻姿态,一定要做出改变,策应自己的父亲进行下一步军事行动才行。

只是司马师虽然有这样的心里准备,但他的临阵经验欠缺,导致了他现在有些举棋不定。

王昶来援了二十多天了,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步他还没有退兵,有很大的概率来说,自己的父亲偷袭洛阳的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

但是呢,司马师又不敢轻易的去下判断,认定自己的父亲已经偷袭失败了。

如果自己的父亲只是路上遭遇了一些耽搁,或者说是洛阳丢的太快,诸葛亮根本来不及通知王昶撤军自己贸然发动进攻,占据孟津渡,很有可能起到打草惊蛇的效果。

所以啊,司马师是真的很为难。

从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魏军在这次反攻洛阳作战中,一个很大的弊端彼此无法进行快速有效的沟通。

这也是司马懿一直反对,在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反攻洛阳的理由之一。

司马懿如果要调整战略部署,他是无法在短时间内通知到河东的司马师和秦朗的,因为两方之间隔着一个洛阳,这是蜀贼的地盘。

要想保证军事行动的机密性,就必须从东郡渡过黄河,然后绕道到河内郡去传递军令.但这样的效率太低了,军令传达速度也太慢了。

而如果要依靠河东方面自己随机应变的话,就会造成现在的情况。

司马懿相信司马师和夏侯霸等人都有一定的自主应变能力,但问题是,什么时候能反应过来,下定决心改变战略,这就不是司马懿可以控制的了。

现在的司马师就有点举棋不定,为此,他不得不找来自己的搭档夏侯霸,认真的商量一下。

有一说一,夏侯霸跟司马师的搭档,还算是比较和谐的。

夏侯霸不像曹爽那么野心大,而且他的能力也比曹爽要强上不少,性格上也比较和缓一些,因此不管跟司马懿搭档还是跟司马师搭档,都还算合得来。

可夏侯霸和司马师也有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临阵经验非常的不足。

夏侯霸跟司马懿搭档的时候,往往都是司马懿先做好的决策,然后跟夏侯霸解释这么做的理由,争取夏侯霸的同意.这种情况下,夏侯霸只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去判断,司马懿这么做到底行不行就可以了。

可现在,夏侯霸跟司马师搭档,他要决定的就不是简单的“行不行”的问题,而是要跟司马师一起商议到底怎么做的问题。

这个责任,可比跟司马懿搭档的时候,要大的多。

跟司马懿搭档,夏侯霸就算认可了司马懿的决策,但真要出了问题,那也是司马懿承担最大的罪责可现在,他夏侯霸要承担一半的责任,压力还是很大的。

倒不是夏侯霸没有这个担当,而是八万魏军的生死啊。

司马师要是做了错误的决策,大不了就是人头落地。

可这八万魏军的生死,事关大魏基业啊.现在的大魏,八万魏军的生死,已经是一种伤筋动骨的损失了。

作为大魏的宗室将领,夏侯霸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但大魏基业能不能延续,这是他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因此,面对司马师的询问,夏侯霸认真的考虑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选择了比较保守的做法。

“征西大将军素来善战,足智多谋,此番进军战略,既定我等佯攻,我等还是莫要违背大将军战略为好。”

这就是夏侯霸做出的选择。

一方面,夏侯霸也是相信司马懿的能力,认为既然是他做出的决策,最好还是不要轻易破坏.万一就跟司马师担心的那样,打草惊蛇了怎么办?!

另一方面如果还是保持佯攻态势,不管他司马懿偷袭洛阳是成功还是失败,孟津渡这边,损失都不会太大。

司马懿偷袭洛阳成功的话,必然会挥军主动杀向孟津渡,到了那个时候,正面的蜀贼必然军心动乱,到了那个时候夏侯霸和司马师再领兵出击,也为时未晚。

而如果司马懿偷袭洛阳失败,接下来到底是强攻洛阳还是撤军固守,都还是未知数贸然强攻,没有友军的协助,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保守一点的选择,对大魏,对士卒,甚至对司马师和夏侯霸的前途,都没有什么坏处。

哪怕不能及时配合司马懿作战,那无非也是不能建立功勋而已,还不至于被人问责。公心私心夹杂之下,夏侯霸做了这个决定。

而夏侯霸的这个决定,让原本就有点举棋不定的司马师,也同样坚定了佯攻的信念但这个信念才坚定了几天,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原本在孟津渡南门坚守的蜀贼将领张翼,突然率领士卒撤出了孟津渡,跑到孟津渡的外围汇合了王昶所部。

而紧接着,王昶所部的军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慌乱的状态,但这个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的就平息了下来。

王昶所部兵马,现在就在孟津渡的外围,围绕着孟津渡方向扎营,摆出防御姿态。

这个变化吧,让司马师和夏侯霸都有些怀疑了起来。

首先呢,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开始怀疑,是不是司马懿已经偷袭洛阳成功了,消息传到了孟津渡,导致孟津渡的蜀军出现了军心动摇。

蜀军军中出现的慌乱状态,就是这种可能的最好印证,至于很快平息下来,也没什么奇怪的,毕竟是王昶领军,这位前大魏将军的能力,司马师和夏侯霸都是很清楚的,平息军中骚乱,一时稳定军心,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呢.司马师和夏侯霸都不是那种没脑子的莽夫啊,聪明人做事,就容易想的多一点。

为什么王昶都来了二十多天了,张翼一直在孟津渡坚守,这个时候却突然的撤离了孟津渡?!

真的是因为洛阳方面有什么变故么?!

又或者说,其实是司马懿偷袭洛阳失败了,现在洛阳方面腾出手来了,王昶已经有了援兵,摆出这幅架势是要吸引孟津渡的魏军主动出击,他们好半路设伏的攻击自己?!

俩聪明人开始凑在一起,再次商议了起来。

司马师作为司马懿的儿子,还是很了解自己的老爹的。

司马懿只是偏师去偷袭的洛阳,如果成功的话不好说,但如果失败的话,一定会退守巩县,跟大部队汇合的。

因此,就算自己的父亲偷袭洛阳失败了,洛阳也不可能轻易腾出手来支援孟津渡方面。

所以,司马师是比较倾向于司马懿偷袭成功或者接近成功了,这才导致张翼弃守孟津渡,跟王昶汇合,两人要么是赶紧撤回弘农去,要么是赶紧回援洛阳。

司马师判断,这时候别看王昶稳定住了军心,但必然不会在孟津渡久待,一定会在最近的两天时间内撤军的。

因此,司马师是建议,全军做好出击准备,随时准备截杀王昶的退兵。

可夏侯霸不同意啊。

第一,洛阳腾不出手来,不代表其他地方也腾不出手来万一蜀贼从关中调兵呢?!

二十多天的时间,虽然仓促了一些,但以上次洛阳攻防战的经验,关中郡兵也不是不能通过潼关,直接抵达孟津渡驰援。

第二,退一步讲,就算征西大将军真的偷袭成功了洛阳,王昶现在的行为就是要撤兵,但王昶这个人,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王昶这个人,智勇双全,当年在曹真大将军帐下是屡立奇功,这种撤军的时候反戈一击的能力,他并不是没有.在征西大将军已经占据洛阳的情况下,咱们没必要贸然行动,徒增伤亡。

到时候各路军马全都高歌猛进,齐聚洛阳,就只有咱们这边损兵折将征西大将军就算不追究咱们的责任,朝廷那边也不好看啊。

好吧,夏侯霸的这个说法,其实没啥太大的说服力的.他这么说,就是不想让麾下的魏军士卒,有不必要的伤亡而已。

这算是一种私心作祟。

但是呢,司马师也不是完全没有政治头脑的人,夏侯霸到底是大魏的宗室将领,他的意见,司马师也不能不当回事。

因此,司马师还是稍微犹豫了一下,暂时没有下全军战备的命令。

可隔天,当军中斥候回报,说王昶所部正在拔营,准备撤军的时候.司马师还是有点坐不住了。

王昶明摆就是要撤军了,不追的话,司马师怎么想都有点可惜了。

再次找来夏侯霸,司马师建议道,“此机不可失也.仲权若有疑虑,可领后军为援,某率一万兵马尾随追击。若成,你我皆有功勋,若不成,有仲权接应,想来不至于有失。”

一个出击,一个接应,而且只带一万兵马.夏侯霸一时间还真的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来。

就.这样吧!!!

第248章 私宴交谈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军第485章 搞事儿的孙权第274章 王基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163章 确定身份第390章 杂章第421章 张飞的遭遇第1002章 退军与合兵第429章 抢时间第1166章 战略制定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1005章 劝降第545章 王生?!王双!第802章 援兵第581章 切入第193章 诸葛亮视察第394章 矛盾第184章 南郡异动第458章 设伏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744章 挂帅第449章 吴王第324章 激将第1156章 开始撤军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731章 雍州战事第355章 休战与封赏第367章 花关索第710章 成都议事第649章 司马赴任第23章 反对第82章 蒙冲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27章 论将第876章 偷袭城门第1049章 东吴的反应第790章 司马懿的应对第414章 刘备的决断第453章 上邽对峙第67章 黄祖异动第356章 五虎将第579章 调整第573章 急行第65章 攻击和防守第1140章 退兵和追击第825章 议定出兵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5章 上任第128章 张飞的改变第18章 家有新人第382章 矿产争夺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1247章 特殊照顾第7章 三国第464章 总动员令第973章 羊衜归汉第55章 拜师第800章 郭淮的疑虑第410章 王异的挣扎第932章 司马懿的预判第261章 成都议事第1038章 东吴退兵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996章 试探第685章 考题第511章 曹丕的谋划第691章 戍边第1128章 蒋济的策略第103章 长坂坡之战(二)第1027章 一箭第412章 郭淮的反应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016章 意外的变数第1071章 重整第492章 巡视汉中第65章 攻击和防守第100章 接应第1141章 濮阳失守第472章 凉州平定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525章 散关战事第938章 求战第855章 潼关之战(十)第985章 荆州隐患第1070章 和谈第890章 朱然挂帅第814章 双方误判第1189章 变数第879章 各自的选择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770章 曹魏动向第1058章 过江第94章 援兵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