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中计惨败

“悔不听仲权之言啊.”

好不容易逃回了孟津渡,司马师立刻对夏侯霸道歉,说出了这样的感慨。

没办法啊,上当了啊.那个王昶,就是用撤兵为诱饵,引诱司马师出兵追击,然后蜀贼半路设伏,杀了司马师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如果仅仅是追击中伏的话,司马师还不至于对夏侯霸说出这种话来实在是这次输的有点太惨了,惨不忍睹啊。

这两人,一人带领一万士卒,一个追击,一个接应,结果却是一个都没有跑得了,全都陷在了伏兵陷阱里。

跟着出去了两万人,最后逃回孟津渡的士卒,连五千人都不到大败而归啊。

因此啊,在这个事情上,司马师还是真的有必要跟夏侯霸道歉的。

一方面,早前夏侯霸就不建议出击,是司马师自己忍不住,非要追击,结果造成了这次惨败。

另一方面,这次要不是夏侯霸应变及时,恐怕司马师就不是惨败而归,而是全军覆没了。

司马师的道歉,是真诚的,可夏侯霸还真的不能接受司马师的道歉.因为他也没比司马师好多少,他也是被人伏击的那个人啊。

当初说好了的,司马师领兵追击,而夏侯霸稍微落后个十里左右的路程以作接应结果追了没多久,前方斥候就回来传令说,司马师已经追击到了王昶撤军的队伍。

这倒不是什么意外,毕竟司马师出击的还是很果断快速的,能很快的追到蜀贼,非常正常。

而之后,根据前方斥候传回的消息,说是蜀将王昶领兵断后,拦截住了司马师的追兵。

这也不是什么意外,以王昶的能力来说,他既然选择了撤军,肯定会安排断后,不可能轻易被司马师追杀截杀的。

这种情况下,夏侯霸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主动出击,配合司马师一起击破王昶的断后步卒,然后追杀没有了后卫防护的蜀贼。

另一个,是暂时按兵不动,一旦出现战场意外的时候,夏侯霸也能及时接应到司马师。

很显然,以夏侯霸的性格来说,他肯定是选择了第二种应对方式。

但是,这也没持续多久,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司马师就派人来后方传令,要求夏侯霸尽快跟上,一起围歼蜀贼。

理由很简单,王昶确实安排了断后部队,但王昶只率领了五千人来断后,剩下的近两万人在张翼的率领下,正在急速后撤。

而司马师是带领着一万人在追击进攻,王昶兵力不足,只能是边战边退眼看着就要挡不住司马师了。

这种情况下,司马师肯定是希望夏侯霸赶紧的跟上来,一起尽快的击溃王昶所部,然后合兵一处,一起追击蜀贼退兵。

如果兵力太少的话,战果也不会太大,会让这群蜀贼的主力轻松撤走的。

再一个,如今局势都已经这样了,蜀贼的后翼断后部队都已经伤亡近千人了,还不见到蜀贼有什么伏兵出现,可见蜀贼应该是没什么伏兵可言的。

再不追击,可就真的错过机会了。

司马师派人前来传令,说明了前方的情况,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就算是夏侯霸,也是想不到任何不追击的理由。

然后夏侯霸就领军追了上去。

一开始还是追击的很顺利的,王昶根本挡不住夏侯霸和司马师的联手进攻。

但追着追着,追到孟津渡以南三十里的地方,事情就不对劲了。

王昶和张翼两人领军撤过一座山坡后,从这个山坡后面,突然出现了大队的蜀军。

说是大队蜀军,但其实兵力也不算多,加起来大概就两三千人而已,而且大部分还都是弩兵,只有千余人的苗刀兵守卫在这些弩兵前方。

就兵力和军种配置而言,你要说是伏兵吧,也行,但这么点数量的伏兵,别说司马师不在意,连夏侯霸都没太在意。

这点兵力,还都是不能近战的弓弩手,想要埋伏近两万魏军,基本等于是痴人说梦甚至司马师怀疑,这是王昶在情急之下丢出来的弃子,只是为了阻碍追兵于一时,好方便他们逃跑。因此,司马师是一点没有犹豫的,继续指挥士卒率先追击。

弓弩手嘛,弓矢杀伤力是有的,但只要快速接近,缩短距离,剩下的事情就是单方面的屠杀而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可.司马师很快的就看到了黑压压的一片乌云,用极快的速度,覆盖了自己的前军。

那是箭雨,遮天蔽日一般的箭雨山坡上的两千弓弩手,硬生生的射出了一万弓弩手该有的弓矢群。

等司马师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前军五百余人,已经没有几个人是能站着的了。

而更要命的是,蜀贼的第二批箭矢打击来的也非常的快,而且几乎是没有多少间隔时间。

面对这样的弓矢射击速度和覆盖范围,哪怕司马师要用以命换距离的方式强攻,恐怕也根本没有近身的机会。

蜀贼的弩兵,怎么就能打出如此大的箭矢覆盖范围,又如何能做到在这么短的间隔内,连续发动攻击的呢?!

这个问题,司马师不懂,现在也不是搞明白的时候.攻是肯定攻不上去了,甚至再不走,随着蜀贼的弓弩手前压,自己的中军主力都要被这群蜀贼的弓弩手的射程覆盖了。

必须尽快撤退。

而就在司马师下令撤退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的两翼,突然的出现了两支部队,兵力都在万人左右,正在快速的从两翼包抄过来。

一支部队的旗号是“孟”,另一支部队的旗号是“柳”.司马师不用去考虑这两个旗帜代表的主将是谁,他只需要知道,王昶带领的弘农郡兵里,就没有这两个姓的领军将军。

很显然,这两支部队,根本就不是弘农郡兵。

由此,司马师得出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判断——中计了。

司马师意识到自己中计后,立刻下令回军,尽快的去跟夏侯霸的接应部队靠拢,两家合力,趁着敌军还没有完成合围前,尽快突围。

可这个时候,王昶是不会轻易让司马师回撤的,他已经率领自己的弘农郡兵,反身又杀回来了。

而对于司马师来说,更加要命的是,他前脚才刚刚通知夏侯霸前进汇合,后脚自己就中计了现在夏侯霸也在司马师的调动下,陷入到了包围圈之内。

也就搭着夏侯霸的能力也不差,反应速度也够快,在看到前军司马师所部的两翼出现蜀军的时候,立刻下令后军停止前进,五千人就地设防,五千人跟随自己去接应司马师,这才给司马师和夏侯霸保留了一线生机。

可脱身是脱身出来了,带去的两万士卒,回来的只有不到五千人,剩下的士卒,全陷在包围网里了。

没办法啊,蜀贼兵力太多了,几乎是用五万士卒在围殴两万魏军。

而魏军中计被围后,彻底陷入了混乱,整个军心士气完全没了,除了夏侯霸留下来就地防守的五千士卒因为在战场边缘作战,勉强还能保证一些战斗意志外,剩下的魏军士卒彻底乱套了。

再加上这一路撤回孟津渡,魏军是反过来被蜀贼一路追杀还能有五千不到的士卒撤回孟津渡,已经算是夏侯霸及时应对的结果了。

为此,司马师不得不一回来就跟夏侯霸道歉.这次真的是他太浪了,硬生生浪没了一万多士卒。

可夏侯霸其实也没好到哪儿去啊。

如果说司马师是自己往坑里跳的,他夏侯霸也一样是有一只脚踩到了坑里,只是有了司马师的前车之鉴才勉强抽身而出都是惨败而归啊。

这事儿在司马师这里,是夏侯霸救了司马师一命,但放在曹魏的天子曹叡那里,这俩货都一样,全都是败军之将。

最重要的是,一战战损了一万五千人以上,军心士气大挫.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两人也有些没底了。

毕竟,两人现在已经是搞清楚了,这次,是蜀贼大举来援,而且领军将领,是本来应该镇守在荆州的天下名将张溪。

张溪都已经出现在了孟津渡了,那么接下来要打的,恐怕就不是简单的洛阳攻防战了。

蜀贼,恐怕是要有大动作了!!!

第283章 进攻准备第1250章 搅局者(三)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459章 变故第531章 冲阵对决第1181章 河东战事明朗第1195章 撤军方案第457章 换将第596章 正面较量第839章 战略改动第1003章 江陵保卫战开端第1231章 魏亡第210章 山道肉搏战第48章 鸳鸯阵初战第1115章 “河东大捷”第1239章 进攻方略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100章 接应第418章 疲兵计第871章 渗透战第1158章 背锅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846章 潼关之战(一)第1016章 意外的变数第753章 馊主意第1016章 意外的变数第217章 取名第430章 任免第1211章 六伐结束第701章 刘备病重第786章 孙十万的想法第711章 曹魏计策第1155章 方案第1034章 功亏一篑第692章 争论第382章 矿产争夺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912章 围点打援第41章 应对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868章 选择第867章 定性第517章 曹真的直觉第738章 青储第595章 凌晨突袭第506章 等第478章 争论第791章 防御体系第32章 江夏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1048章 战备第127章 谋取荆南四郡第717章 缺乏经验第202章 各方反应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859章 潼关之战(十四)第205章 局势变化第179章 准备第117章 铁索连舟第754章 出兵再战第1004章 邀约第279章 江东密议第18章 家有新人第640章 再见第831章 议策第266章 江东来使第796章 曹休的处境第125章 借将第493章 密议北伐第273章 开山第311章 曹操头疼第456章 反攻第1215章 下诏伐吴第337章 北方战场第413章 冀县城内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037章 曹叡的选择第148章 出巡第1195章 撤军方案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第255章 邓艾的亲事第105章 长坂坡之战 (四)第253章 岳麓山的由来第199章 营中琐事第828章 潼关失守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427章 人情交换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296章 临阵变故第357章 东三郡第1206章 兵临城下第1115章 “河东大捷”第382章 矿产争夺第1003章 江陵保卫战开端第859章 潼关之战(十四)第935章 互换第855章 潼关之战(十)第814章 双方误判第720章 雍州防务第1章 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