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闲谈江东诸将

第259章 闲谈江东诸将

建安二十年的冬天,来临了。

今年的气候有点反常,天气不算特别的冷,荆南大地上基本没有下雪,但冬雨一直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又冷又湿的,连徐庶都在给张溪的信里抱怨这事儿。

江陵地区,今年只下了一场雪,剩下的时间也是阴雨绵绵的,让人浑身难受。

按理来说,荆州地界的天气不应该这样的,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就是那么奇怪。

而在淮南地区,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淮南地区本身就不怎么下大雪,有也是小雪.但今年,断断续续的下了快一个月的雨了。

这就让本来打算在濡须口跟曹操对峙的江东军很难受。

是的,曹操又南下进攻淮南了,而且还是希望在濡须口一带取得突破。

孙权嘛,上次逼走了曹操,这次当然不虚啦,一边命令濡须口的守将蒋钦负责坚守,另一边则拜吕蒙为都督,率兵支援濡须口。

但这一个月的雨,浇的江东军上下,士气低落。

当然,曹操那边其实也不好受,但曹操那边的情况,跟江东的情况不一样啊。

曹操是真的一人说了算的,军粮和士卒大多是来自军屯和民屯,受到的约束比较小。

可江东这边,因为实行的是世兵制,江东的士卒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世家大族的私兵。

而江东的世家大族,正常情况下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江东本地世家,一类,是淮泗军功集团。

淮南这地方,是淮泗集团的老家,同时也是孙权北出占据青徐的瓶颈,只要突破了这个瓶颈,那么淮泗集团一方面可以杀回老家,衣锦还乡,另一方面就可以辅佐孙权进入中原腹地,进取天下。

但江东本地世家们,会把自家花钱养的私兵,来帮淮泗集团的人夺回家乡,帮助孙权问鼎天下么?!

很显然,人家又不傻缺,当然不乐意啦。

先不说你孙权进军青徐后,能不能真的问鼎天下,就说那帮淮泗佬,哪个江东世家的人喜欢的?!

这帮人当年随着孙策打进江东,哪个手上没有江东世家的人命?!哪个没有抢过江东世家的田产丁口?!

如果不是打不过他们,江东世家还能忍到现在?!

前几年,曹丞相南下江东,跳的最欢的人不就是这些江东世家嘛,他们巴不得曹操打过来,反正在曹操手下也不可能比过得比当初在孙策手下时候更憋屈,投降曹操不仅能保住官位,还能让这帮淮泗佬彻底完蛋,多好。

结果没想到啊,孙策是挂了,但孙权这个看着软乎的家伙刚强了一把,淮泗集团的那个周瑜又意气风发了一下,一把大火把曹操给烧走了。

好吧,曹操走了就走了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可你孙权你好歹支棱一点啊,好不容易杀退了曹操,倒是想办法给大家弄点好处啊.结果非要跟那个刘备结盟,最后偌大的荆州,只捞了三个郡,其中两个郡还是需要自己先垫钱才能开发出来的地方。

江东世家很不满意啊。

当初跟孙策对着干,自己损失惨重,现在跟孙权合作干,自己依然捞不到好处。

现在孙权又在那群淮泗集团的逼迫下,连续在淮南地区用兵,江东世家们能乐意么?!

本来就不乐意出兵淮南,现在又在路上淋了一个月的雨,怎么可能好好的打仗。

所以嘛,这次孙权虽然在淮南地区跟曹操对峙,但跟上次不同,这次孙权是被曹操给摁着暴揍,虽然也偶尔有闪光点,但总体来说,还是处在下风。

而且孙权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次淮南用兵,都督是吕蒙,前锋是蒋钦,徐盛,周泰等人,老将名将们是一个没带。

甘宁,程普病重还情有可原,但让周瑜留在建业守家,让鲁肃屯兵陆口主持长沙郡和桂阳郡的开发,这就无法理解了。

然后一群中生代加上孙权,打的一坨翔一样。

孙权的用兵吧,一向让人感觉一头雾水,有种人菜瘾还大的感觉这一点,别说关羽了,张溪都看不太懂。

大冬天的闲着没事儿,又是新年的,张溪上门拜完年后,关羽就留张溪一起喝酒聊天,顺便的就聊到了孙权的军事水平问题。

关羽一开始不是太看得起孙权的军事水平,毕竟这位一方主君,从第一次领兵打合肥,被蒋济一封信给骗走开始,关羽就觉得这人的水平就那样了。

但之后呢,孙权在濡须口打了一仗,还是正面跟曹操硬刚,虽然最后是孙权服软曹操才退的兵,但在隔壁观战的关羽并不知道这个细节,反正从结果上看,曹操没占着便宜,最后退军了,导致关羽对孙权的态度发生了一次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莫非,这位其实也是一位知兵的君主,只是第一次上阵没有经验,所以才被蒋济给骗了?!

毕竟曹操的水平在那儿摆着呢嘛,能击退曹操,已经算是很不得了的功绩了。

但后来吧,孙权在合肥浪了那么一圈,让关羽都含糊了。

这货到底是什么军事水平?!

虽然,因为周瑜的力挽狂澜,孙权在合肥城下打的也不算难看,最终也是全身而退的。

但关羽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名将,一眼就看出了孙权在合肥之战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还连续犯了两次。

都是对中军的保护不足,很容易让人偷袭中军。

第一次,是周瑜及时救援,这才转危为安,第二次,还是周瑜提前做出了安排,否则就孙权当时剩下的两三千人,要是能打得过张辽率领的三千人,他关羽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写。

张辽什么水平,他关羽还能不清楚么,这位出马,同等兵力下,关羽自己都没有必胜他的把握。

也就是说,要没有周瑜,孙权现在还有没有命在都不一定呢。

现在更是在濡须口被曹操摁着摩擦关羽都怀疑,这个孙权到底是不是在演,怎么这个指挥水平忽高忽低的?!

张溪对此吧,表示自己也无法理解。

说实话,其实张溪是知道的,孙权这个人,内政技能点满,宫斗水平极高,但军事水平嘛.嗯,大概就水战指挥和胆略还可以,其他的一文不值。

但张溪不能这么说啊。

眼前这位可是二爷啊,不是一般骄傲的二爷。

历史上的二爷,虽然没有大意,但对陆逊替换吕蒙当大都督,也表达过对陆逊的不屑的。

这要是当着二爷的面,说孙十万的水平就那样.搞不好襄樊之战的时候,二爷真就走演义路线,真敢把南郡抽空了也说不定。

而且吧,现在的二爷,因为有周瑜的高光水准在前,对吕蒙也相当的看不起,或者说,在二爷的眼里,就没有吕蒙这个人的存在。

这事儿还真的不能怨二爷,主要是这个时空的吕蒙吧,仗打的不少,但真没啥特别出名的事迹。

好不容易偷袭了一次荆南吧,被徐庶给挡在了湘潭,寸步难进,现在当都督守卫濡须口吧,被曹操给堵住了一顿暴揍.这样的人,就是张溪也很难想象,这货还有没有这个资格,领兵偷袭荆州。

就算张溪拐弯抹角的提醒二爷,要小心吕蒙,二爷也是嗤笑一声,说一个无能莽夫,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就在张溪担心,二爷这是傲气上来了,又看不起人了呢,结果二爷话锋一转,说江东唯有周瑜,鲁肃二人,需要多加提防,谨防他们偷袭荆州。

张溪瞬间把心给放回去了。

好家伙,原来周瑜没死,还有这种好处.二爷一直惦记着周瑜,就怕周瑜偷袭荆州呢。

毕竟周瑜经过赤壁一战后,就已经是天下公认的名将了,再加上这些年二爷就在隔壁,对周瑜的各种情报收集也一直没有停下,对周瑜的认知,可是深刻了不少。

对了,还有鲁肃,二爷对鲁肃的评价也非常的高,认为鲁肃这个人,虽然主要是主持幕后工作,没有带兵经验,但是他把驻地从巴丘直接移到陆口,就好像一根鱼刺一样死死的卡住荆州的喉咙,让关羽始终不敢轻易北上。

不然就现在襄阳城的守将满宠,二爷早就提兵去襄阳城下试试他的斤两了。

可鲁肃屯住陆口,闹得二爷也不敢从荆南调兵,武陵的徐庶,零陵的潘濬,公安的文聘,二爷都不敢调动,就怕鲁肃突袭荆南或者公安。

别说什么鲁肃主张孙刘联盟了,经过荆南之战后,二爷对江东的戒心就从来没有放下过,其中就包括鲁肃。

而周瑜就更别说了,二爷觉得,如果是周瑜要对南郡下手的话,不管是从江夏方向,还是从长江上,都有可能进犯。

上次荆南一战,二爷在长江上被周瑜堵住了一顿揍,闹得二爷现在还觉得荆州的水军不行,拼了老命的造船训练水军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二爷真不担心吕蒙,但他担心比吕蒙更猛的周瑜,以及一个虽然躲在幕后,但卡的他不敢轻易北上的鲁肃。

什么时候这俩人都死了,二爷才敢放心大胆的出兵襄阳,否则的话,没有完全的准备,二爷也不敢贸然行动。

(本章完)

第470章 关羽的决断第841章 甩锅第476章 刘备称帝第755章 轻松获胜第855章 潼关之战(十)第885章 徐庶断策第1026章 张飞冲阵第872章 紧急求援第1047章 南征第123章 联军第247章 成都述职第1208章 投降?!第191章 长沙赴任第132章 攻取荆南第865章 战后第156章 曲辕犁第728章 东吴出兵第941章 误判第1196章 识破和突围第355章 休战与封赏第554章 南阳僵持第200章 涪城相会第76章 邓艾去留第731章 雍州战事第104章 长坂坡之战(三)第206章 涪城之战第720章 雍州防务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996章 试探第438章 等不来的张郃第286章 张郃战魏延第277章 矿营第23章 反对第102章 长坂坡之战(一)第621章 跑了第1208章 投降?!第161章 出门在外皆不易第1238章 改良第5章 上任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317章 武陵蛮动乱第1023章 诸葛八阵图第1135章 接应第479章 看不惯第685章 考题第72章 军械第772章 拖延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367章 花关索第11章 邓艾?!第296章 临阵变故第401章 突袭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374章 滇马第802章 援兵第491章 汉中预度部第387章 北方有变第12章 秘方第166章 暴露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846章 潼关之战(一)第92章 疲兵之计第270章 江东第600章 包抄后路第1086章 抢攻第133章 亲事第1092章 共议第530章 郭淮的后手第518章 二将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515章 伪木牛流马第1105章 骑兵对决第88章 被围第342章 吕蒙的动摇和坚持第936章 蒲坂津之战第7章 三国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905章 同行第337章 北方战场第180章 迎亲第859章 潼关之战(十四)第507章 开战第331章 烧营第862章 尾声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524章 郭淮的狡辩第615章 王双的奋起第88章 被围第997章 后手齐出第730章 领兵人选第948章 各地局势第237章 巴东郡保卫战(一)第625章 遇事不决就突阵第881章 关羽的异常第855章 潼关之战(十)第989章 战备第687章 蒋琬和陈祗第1162章 三年后(三)第229章 结束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