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议事(二)

宛城和许昌镇守将军的问题是解决了,但事情还远远没有到彻底解决的地步。

没兵啊。

现在曹丕不仅缺时间,他手里还没有可用之兵。

如今长安局势并不明朗,曹真和郭淮到底能撤回多少士卒拱卫长安三辅,这点曹丕根本不知道,南阳方面又经历了一场大败,三道防线基本可以确定就只能剩下一道,兵力损失肯定也不在少数。

虽然张辽在疏奏里说,他已经让张虎领军两万回防宛城,但这两万士卒都是败军之卒,军心士气如何谁也不知道,就算司马懿有通天之能,也不能依靠一帮败军去作战。

再一个,关羽的荆州军团,如今已经增兵到八万了,宛城守军撑死了不过两万余人,兵力对比四比一从纸面实力上来看,司马懿要守住宛城,也会非常的困难。

“子扬,这援兵,却又从何而来?!”

曹丕再次向刘晔问计。

现在曹丕对刘晔,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毕竟之前刘晔确实给曹丕解决了很大的难题。

曹丕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对啊,屯田民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当初曹操执行屯田制度,一方面,是为了安置无地流民耕种,充实府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保证兵源。

而孙资和刘放来了之后,放下书册,也没说话,只是侍立于一侧,随时等着曹丕发问。

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这个办法吧刘晔怕自己提出来了,下半辈子自己恐怕就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曹丕一听这话,脸色顿时一黑。

因此吧.刘晔琢磨了好一会儿,决定为了自己的下半辈子生活,稍微迂回一下。

虽然长安和三辅都非常的重要,但毕竟有潼关和武关挡在前面,这两地方都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就算让蜀贼占据了三辅长安,他们也很难绕过潼关和河东地区,进入中原。

刘晔赶紧的说道,“上策者,天子可遣使江东,行武皇帝故事,割青徐,淮南之地以诱江东,令其攻荆州之后,以解南阳之围。调徐晃等将回军长安,助曹子丹拱卫三辅,以抗刘备。”

长安方向守不住,倒还不是太大的问题。

这事儿,简单不了。

还让我这个当天子的亲自去跟这些世家们商议大魏天子的脸面可就彻底丢尽了。

这帮货色,指不定会提出什么无理要求出来呢时间久了,这个天下,到底是世家的天下,还是他曹氏的天下?!

这下可把刘晔,孙资,刘放三人都给吓坏了,赶紧的让内侍去叫御医来给曹丕看病。

曹丕心里略微一思量,心里大概有数了,命侍从去取洛阳一地的屯田民文册过来,他要亲自翻阅。

曹丕的身体一向是很不错的,怎么今天突然就算被气的,也不至于要被气成这样吧?!

但曹丕终究还是能沉住气的三策呢嘛,这才第一策,还有两策没听呢。

而且就算这些世家们都把面皮扯下了,大家都只讲利益——大魏要分出多少利益来,才能让这些世家们满意,让他们答应出兵帮忙守卫长安和南阳?!

这个刘晔,是今天早饭吃多了,撑到脑子了吧?!

是,当今天下,世家大族大多隐匿丁口,私藏部曲,但这种事儿,是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事儿么?!

别说拿到台面上来,就是官面上的太守,刺史去询问,他们也会一脸无辜的表示——“我等皆耕读传家之良人,岂会做此违背国家法度之事?!”

这个中策,曹丕听完了,脸色又黑了三分。

如今中央禁军和中原地区的地方郡兵都已经捉襟见肘了,但屯田民基本没动啊,这不正好用来应急嘛。

曹丕顿时大喜刘晔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想出三策来。

刘晔也不意外要不是为了摆脱自己的嫌疑,傻子才会把这个策略当上策用。

真的,要不是刘晔姓刘,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出身,又素来对大魏有功曹丕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刘晔是世家们推到前台来的一个代表,一枚探路的棋子。

因此,曹丕没忍住的看了刘晔好几眼,这才勉强忍下内心的气,继续说道,“此策.再议,请卿试言三策。”

只是这个兵力的问题,刘晔却也十分的为难。

“中策者,可与河东,司隶诸世家商议,令其等出族中子弟,为国效力,共抗蜀贼.南阳,长安等地,事关世家福祉,世家大族当不会坐视蜀贼占据,必会与陛下同心同德,共抗贼军。”

曹丕一听这个策略,眼睛都亮了。

“荒唐!无耻!斯文败类!!!”

这么好的主意,这个刘晔,怎么嗯?!不对!!!

这么好的主意,刘晔为什么偏偏最后一个说,还把它列为下策?!

曹丕可不相信,刘晔是真的早饭吃多了,脑子被塞住了这其中,必有缘故。

曹丕到底不是缺心眼,他看看刘晔,发现现在刘晔一副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地板上的花纹很好看的样子.这事儿,恐怕没这么简单。

当真是当世奇才也。

曹丕思来想去,除非是问题出在了屯田制度本身上了。

但南阳方向要是守不住的话,那蜀贼真的就可以长驱直入中原,兵锋直指洛阳了。

这要是结盟了,不就等于是承认了江东孙权小儿自立之举.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那意思吧,你刘晔要都是这种不靠谱的馊主意,那第二条,咱们再商量商量好了。

刘晔也知道曹丕的意思,但他也没办法,只能做出一副惋惜之色,对着曹丕说道,“下策者.征召中原屯田民为兵,以实西北战事。”

曹丕呵斥着,想要站起来,但突然眼前一黑,再次跌坐了下去。

可这么简单的一个策略里,能有什么问题,让刘晔不得不把这个策略,定为下策呢?!

然后吧,曹丕就看到了孙资,刘放两人,捧着一堆竹简绢帛进来了。

然后曹丕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卿且说来。”

“此策不可行,卿且言他策。”曹丕沉声的,说道。

可如果不提呢不仅仅是南阳方向,就是长安方向,恐怕也很难坚守住。

刘晔一听这话,顿时心里有了底.回头那帮世家要是怪罪起来,可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当初禅让代汉之事,曹丕挟天子以令天下,又掌握着天下精锐之兵,也不得不用默许世家掌握一定的特权来换取这些世家们的支持.现在真正意义上求上门去了,这些世家们能那么简单的放过你?!

这特么是上策?!

谁家上策一上来就要割地的?!

而曹丕看完了送来的竹简绢帛后,给气的,实在没忍住,直接一把把竹简绢帛全部掀翻在地。

还有啊,你是不是忘了,老子这次出兵,虽然是被人揍了不得不还击,但一年前老子就下了诏书,是要讨伐江东不臣之辈的。

当年太祖武皇帝南下荆州的时候,甚至连潼关都不在自己手里,不一样放心大胆的南下征讨刘表,孙权,也没见马超,韩遂等辈在关中闹出什么大动静来。

可屯田制度,是当初太祖武皇帝下令在全国各地普遍使用的一种制度,尤其是在中原地区,作为太祖武皇帝的起家之地,这地方的屯田制度一直都执行的很好,屯田民的数量经过数次迁徙,也是人数最多的区域能有什么问题?!

“臣有三策,请陛下决断!”刘晔拱手说道。

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册,随便一个文吏取来即可.这两位自己的智囊,怎么跟着一起来了?!

曹丕真的有点丢不起这个人,刚刚从大汉手里得来的天下,这才几年啊,就被逼得要割地求和.这么做,谁能相信大魏是天命所归?!

我只出主意,选择是天子做的,有本事你们怼天子去好了。

因此,刘晔是真的犹豫。

虽然说,征召的屯田民不经训练,战力肯定堪忧.但这年头的郡兵,其实比屯田民也好不到哪儿去吧?!

再说了,屯田民人多啊,如果真的要紧急招募的话,中原地区,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组建出一支十万人的屯田民部队出来。

而曹丕也觉得奇怪,自己刚刚怎么就两眼一黑了但也仅仅就是两眼一黑而已,跌坐在地上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缓过来了。

然后这个气劲又上来了。

啥御医啊,现在是看病的时候么?!

整个洛阳地区,五年前登记在册的八万屯田民,如今就剩下五万了.特么谁来给我一个解释?!

洛阳这个西都重地,居然都能有这么大的缺额,其他各地的屯田民还能剩下多少人?!

特么这群不要脸的世家们,下手也忒快了些吧?!!

第144章 张机第928章 授徒第83章 议策第126章 绝北道第1087章 应对第695章 祭祖前后第259章 闲谈江东诸将第372章 密谋第169章 抵达油江口第112章 找错人了吧第384章 巡视地方第512章 关羽的战术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军第971章 曹叡的郁闷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406章 梁绪在行动第37章 一顾茅庐第25章 徐庶第171章 联姻第1113章 失算第162章 卖马第887章 庞统训姜维(二)第703章 疲蜀之计第208章 雒城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34章 榨油第145章 文聘归心第800章 郭淮的疑虑第290章 战报第922章 江陵水军第1228章 练兵第481章 孙权在准备第1003章 江陵保卫战开端第692章 争论第1240章 中止经济战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540章 散关之战第803章 三方应对第1136章 出卖第151章 赵累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46章 家内琐事第933章 鲁阳第603章 张郃退兵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608章 攻心第160章 孙尚香的奇妙冒险第1215章 下诏伐吴第1167章 主帅人选第448章 混战过后第535章 陈仓防务第279章 江东密议第1233章 孙权的压力第838章 试探性进攻第448章 混战过后第64章 博望之战第101章 汉津口之战第511章 曹丕的谋划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第868章 选择第309章 江东在行动第1168章 曹爽掌权第1100章 撤军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422章 大雪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544章 小镇用兵第602章 大昌集搏杀第1226章 对内妥协第698章 坦白第295章 两军对阵第30章 对比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130章 攻城(一)第1232章 劝降司马懿第845章 特殊兵种的作用第815章 司马上奏第999章 水战决胜第966章 洛阳战事(三)第415章 抄袭狗的计策第1116章 伏击第1208章 投降?!第19章 练兵第44章 二顾茅庐第568章 应对方案第1226章 对内妥协第1110章 东吴的小心思第19章 练兵第760章 司马懿的失策第1058章 过江第1255章 一统天下第735章 决议第651章 退兵第66章 战后动态第577章 接应第798章 贾逵和蒋济第1158章 背锅第875章 司马昭的误判第922章 江陵水军第502章 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