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定性

诸葛升帐,聚将议事,商议军略。

不过在正式开始议事之前,诸葛亮还得先说两句。

“关中之战,全赖诸君奋勇,将士忘命,却贼千里,保境安民,亮代关中百姓,向诸君致敬。”

“潼关一战,诸将运筹帷幄,冒死拼杀,虽未竟全功,却也使得曹真仓皇逃窜,丢军败绩,此成为大功也。”

这两句吧,算是定性,对之前两战的一个总结。

虽然吧,战争还没有结束,说这话有点早,但诸葛亮多么聪明敏锐的一个人,到了潼关大营内,很敏锐的就察觉到了如今军中的奇怪气氛。

即使不从北伐的角度,光从关中保卫战的角度来看,击退曹真,怎么也算是一场胜利吧怎么营中气氛居然还有些压抑?!

再稍微一了解,诸葛亮就明白为啥明明算是打了胜仗,潼关军营内的气氛却不算高了。

合着是因为前线的三将都有点觉得,潼关之战,算不上一场胜仗。

这个不行,对军心士气不利。

因此,诸葛亮必须提前说这些话,在官方层面把这个事情定性,也算是稳定军心。

但对于这个事儿吧,赵云还是有话要说的。

“丞相之言,云不敢冒功。”赵云站起来,对着诸葛亮拱手说道,“潼关一战,是云预判失误,导致文长“异道会潼关”之策功亏一篑.还请丞相责罚。”

这事儿,赵云必须站出来主动认错,毕竟真的是他的锅。

可诸葛亮却是轻摇羽扇,微微一笑,说道,“文长之策虽妙,然非万全之计也。胜败皆有可能,又何必执着于一时胜负?!子龙过虑了。”

这话说的,张溪的表情就很微妙。

诸葛亮主动夸赞魏延的策略很奇妙,总让张溪有种奇怪的不和谐感倒是对诸葛和子龙的互动看着挺顺眼的。

而魏延嘛一脸便秘样,很显然,对诸葛亮的说辞多少还是有点不满意的。

什么叫“非万全之计”?!

但凡能多坚持两天算了,现在纠结这个也没有意义了。

魏延好歹也是一个成熟的主帅了,虽然自己的战略失败了,但这种事儿纠结个两天就得了,多了就没意思了。

因此,魏延虽然很不爽,但好歹还是调整了一下心态,站出来,拱手说道,“丞相,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丞相此来,可是为破潼关之事?!”

这个话说的吧,张溪都想捂脸了。

咱就是说,大领导在眼前说着一些夸奖下属的话,虽然明知道这属于商业互吹,但你作为下属的,就不能稍微有点情商不迎合一下,也没必要直奔主题吧?!

魏延这个情商真的是.嘛,算了,要不是魏老匹夫呢。

而诸葛亮对此也没有什么意外,很显然,诸葛亮也很清楚魏延的脾性,根本没有在意,继续微笑着说道,“亮此来,确为潼关战事,然,却非为破潼关而来。”

嗯?!

这下张溪也有点憋不住了,出来拱手,问道,“今曹真退守关内,损失不小,若能顺势而下潼关,进逼弘农,则洛阳指日可待.丞相何言非为破潼关而来?!”

只要破了潼关,就靠挡在洛阳前面的弘农和一座年久失修的函谷关,应该是挡不了汉军北伐的步伐的。

而一旦攻克洛阳,平定司隶,则北伐大局已定,天下之地大汉居其半曹魏只有退守河北一条路。

这点道理,诸葛亮不可能不懂啊。

可诸葛亮依然不慌不忙,笑着,对张溪说道,“元长之言虽有理.然元长是否忘却了,当初制定北伐战略时,左冯翊当如何进军?!”

张溪闻言,微微一愣,然后就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了。

是的,当初制定这次北伐的总方略时,左冯翊要承担的任务,就是佯攻潼关,牵制魏军司隶主力,让他们无法去支援宛城方向。

真正的主攻方向,其实是在宛城。

现在诸葛亮主动提起这个事情,就是要提醒张溪,如今破不破潼关不重要,一战击破了魏军司隶军主力,又兵围潼关,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的战果了。

“若能克潼关,亮自然希望战而克之。只是,潼关险固,非等闲之策可破。又经历了文长偷袭失守之事,魏贼必然严加防范。”诸葛亮继续说道,“若要攻取潼关,只可强攻,无法智取,此事难矣。”

“破潼关难,围潼关却易。给魏贼足够的压力,使其屯兵驻守潼关不敢轻离,此亦是北伐既定战略如此,何须强破潼关?!”

诸葛亮这些话说完,也算是表达了他对潼关战事的态度——依然还是以牵制为主,配合荆州军攻破宛城为主。

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自从赵云,魏延突围撤离潼关后,再想夺回潼关,就已经不太可能了这点,不管是张溪,还是魏延,又或者赵云,都明白。

不然赵云也不会一上来就主动请罪了。

错过了最好的平推司隶,进攻洛阳的机会,即使是赵云,也是有些遭不住的。

但现在,诸葛亮却告诉大家,这样的机会既然已经失去了,那就不要去纠结了,还是着眼眼前,按照既定计划行事吧。

可.还是有点小问题。

张溪想了一下,说道,“丞相,此事恐也不易。魏军屯兵潼关,不过万人,如今我军算上丞相带来的援军,不过三万余人.曹真撤回关内之兵,尚有近三万人。”

张溪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就靠眼前的三万人,还不足以让有一万人驻守的潼关增兵。

而曹真退回关内的魏军,虽然历经了一场大难,但影响最大的还是军心士气,并不是实际战斗力。

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重新鼓舞士气军心,还是有可能去支援宛城战场的。

三万人去宛城战场支援以司马懿的能力,就算是关羽,恐怕也有些无能为力吧?!

诸葛亮当然听懂了张溪话里的含义,但他却不以为意。

一方面,身在左冯翊的张溪并不了解现在右扶风地区的具体战况,他并不知道不仅北军已经进入了右扶风战场,连张飞率领的益州援兵也到了。

现在宛城,武关方向,集结了荆州兵九万,益州兵六万,总计十五万人在进攻。

另一方面

“亮已命张翼领军一万,今晚连夜出营十里,明日一早打自己旗号入营,明日命向宠如法炮制,后日命人虚打胡太守旗号连续三日虚张声势,扩营增灶。如此,魏军必不敢轻退也。”

这就是诸葛亮给出的应对策略——虚张声势。

连续三日派人出城假装援军,带领万人入营寨增援,同时在原有的营寨基础上虚设营寨,多设草人只要不靠近侦查,站在潼关城楼上,一时半会儿是分辨不清楚的。

算上这虚张声势多出来的三万人,潼关城外的汉军营地就有足足“六万人”了,就不信曹魏还敢用一万人守潼关,曹真还敢带兵去救援宛城。

你别说,张溪听完诸葛亮的说法后,仔细思考了一下,突然觉得吧.魏军上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实话实说,诸葛亮的计策算不上多么的精妙,其实破绽还是很多的,要用三万人制造出六万人的声势出来,撑一时还行,时间长了很容易被人发现的。

但.现在情况特殊。

本来汉军就是主场作战,调兵来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要不是兵力规模太过离谱,一般人都不会怀疑,以关中的总人口,紧急动员的话,会派不出三万兵力来。

而不管是曹真还是夏侯尚,大概率都不会派出斥候或者细作深入汉军营地。

曹真是刚刚经历了大败,已经退守弘农了,暂时没有这个能力,而夏侯尚乍看到敌军有三万人来援,谨守关墙都来不及,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察觉到有异样的。

而当夏侯尚判断出对面的汉军增兵的话,出于保卫潼关的需要,肯定会要求曹真尽快完成休整,领兵来援的.曹真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得知前线具体情况,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只要能骗过魏军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那么即使最后被夏侯尚或者曹真识破了,恐怕宛城那边已经分出胜负了。

张溪想来想去,觉得这事儿挺有操作性的,而赵云和魏延想了一下,好像也没有比诸葛亮的计策更好的应对方案了。

就这样,张翼带兵,连夜离营,隔天一早,打着自己的旗号,领兵入营。

第二天,是向宠如法炮制。

第三天,张溪让苏则虚打胡遵的旗号,再次虚张声势。

而在潼关城楼上,连着看了三天蜀贼来援的夏侯尚,终于是坐不住了。

不过嘛,夏侯尚并没有直接跟曹真联系,让曹真领兵来援.夏侯尚做了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举动。

他上书天子,告急!!!

第1110章 东吴的小心思第155章 刘备亲临第641章 练将第1113章 失算第589章 试探第854章 潼关之战(九)第260章 赴约文会第486章 众议第1242章 应对第459章 变故第1165章 平策第1025章 变数第749章 各怀鬼胎第205章 局势变化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564章 错失机会第432章 偷袭汝南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1065章 姜维东进第550章 毌丘俭的决断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461章 孟达对曹真第914章 压力第429章 抢时间第333章 朱桓的建议第335章 徐庶在行动第455章 张郃摸鱼第109章 江东舆论第178章 前因后果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1083章 登门造访第1197章 退守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717章 缺乏经验第594章 轮班制第1088章 遭遇颠倒第97章 襄阳的反应第36章 单福荐诸葛第8章 年底酒宴第623章 进攻和撤退第1075章 又是联姻第925章 误会第1042章 迁都之议第1247章 特殊照顾第1113章 失算第933章 鲁阳第261章 成都议事第1031章 大汉南军第393章 曹魏的反应第274章 王基第509章 臧霸的决断第158章 送犁第185章 应对第1059章 偏师出兵第576章 截击第980章 张昭的态度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535章 陈仓防务第166章 暴露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357章 东三郡第1097章 坏消息第520章 张溪定计第540章 散关之战第848章 潼关之战(三)第1188章 兵出并州第1193章 苍山岭之战第112章 找错人了吧第502章 重想第808章 添油第704章 挑明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175章 从长计议第580章 接应第1000章 公安撤军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1196章 识破和突围第846章 潼关之战(一)第1186章 河内变化第1202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三)第157章 盐铁和制度第47章 曹仁第453章 上邽对峙第1131章 兵力调整第1141章 濮阳失守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667章 劝降二将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336章 公安城的战斗第823章 重泉县内第354章 曹操第109章 江东舆论第971章 曹叡的郁闷第324章 激将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135章 江陵决战(二)第1006章 开战第455章 张郃摸鱼第296章 临阵变故第72章 军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