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选择

夏侯尚倒不是跟曹真有什么矛盾,他其实给曹真传递过蜀军增兵的紧急军情,让曹真随时做好支援潼关的准备的。

但是呢,天子那边,夏侯尚必须上书说明情况——为什么自己已经带兵解围了潼关,还滞留潼关不归。

别忘了,夏侯尚是护军大将军,他的职责是拱卫天子中军,而他带领的中央禁军,还是曹叡身边最后的一支禁军部队。

带着这么一支部队外出征战,滞留不归,不可能不告诉天子知道。

可问题是,夏侯尚这么一上报,曹叡接到战报却是吓了一大跳。

前两天才刚刚接到曹真的请奏疏奏,得知曹真把九万步骑联军给浪的就剩下两万五千人了,曹叡当时差点就一口气没缓上来。

要不是曹叡还年轻,比他老爹的身体素质要好上那么多一点,估计也得两眼一黑。

现在好了,前面的战果还没消化完,夏侯尚又给自己带来了噩耗。

曹真再浪,终究还是带着数万士卒退回了关内,潼关失而复得,终究是保住了司隶地区的屏障。

现在夏侯尚送来告急战报,说蜀贼聚兵六万进攻潼关,而夏侯尚手里只有一万人驻守潼关潼关要是再失守的话,那曹叡真的要考虑,是不是移驾回邺城了。

曹叡赶紧命人找来刘晔,陈群,向这两人问计。

倒不是曹叡自己没有应对方案,实在是.现在整体的局势非常的复杂。

宛城那边的局势也非常的紧张,司马懿几乎每隔三天就有一封求援书信到来,希望曹叡尽快给宛城派出援兵。

曹叡确实在曹真退回关内后,给曹真送去诏书,希望他在休整结束后,尽快领兵去宛城救援司马懿。

但曹叡同样也知道,曹真退回关内的军队军心不振,战斗力堪忧,因此给了曹真十天的时间休整部队。

可现在,潼关同样告急,如果曹真率兵去支援宛城的话,谁来支援潼关?!

但凡曹叡手头还能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出来,也不至于让曹真绕那么大一个圈子去支援宛城。

所以,曹叡现在需要做出取舍,到底是救宛城,还是救潼关。

这就不是曹叡自己一个人琢磨一下就可以做出决定的,曹叡必须征求朝中重臣的意见。

而如今在洛阳,有一定的军略能力,又能代表朝中重臣意见的人,也就只有陈群,刘晔两人了孙资和刘放常年负责政务,这方面他们插不上嘴。

曹叡还是很清楚,什么事情该问什么人的。

可问题是,这么大的事情,刘晔和陈群也有点拿不准主意啊。

宛城司马懿那边传来的战报,写的是非常严重的。

蜀贼九万荆州军围攻宛城,经过快一个月的围城强攻,硬拼消耗后,如今宛城守军已经从开战前的三万人,下降到两万人左右了。

伤亡三分之一,宛城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再没有足够的援军前去宛城支援的话,继续这么伤亡下去,宛城守军士气早晚会崩溃掉的。

而武关方面,根据司马懿和郭淮的联合奏报,蜀贼在武关道外集结了四万兵力,但由于武关道狭窄,真正能进入武关道驻扎,进攻武关的蜀贼兵力只有一万余人,这点兵力,还不足以对有七八千魏军驻守的武关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宛城。

一旦宛城失守,武关就算是被人切断了和中原之间的联系,失去了继续坚守的价值.宛城在,武关在,宛城一丢,武关也守不住。

到时候,中原腹地不仅门户大开,甚至要面临十余万蜀贼的进犯。

因此,早前的计划,就是让曹真对自己麾下残存的司隶军稍作休整,然后让曹真直接领兵去支援宛城。

只要宛城不丢,司隶的安全就有足够的保证。

但现在.潼关那边蜀贼也增兵了,而且一下子就是增兵三万。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那潼关方面也会面临被攻破的危险。

而一旦潼关再次被攻破的话,蜀贼甚至不需要从宛城绕一圈来进攻洛阳,只要跨过一个弘农郡,前方就是洛阳。

要命的是,现在曹叡已经拿不出任何兵力去阻挡了。

嗯,至少官面上的兵力,全都派出去了.至于私底下的兵力征召,一直不算太顺利。

这就是现在面临的两难局势,刘晔和陈群都在认真思考应对之策。

刘晔想了半天,首先说道,“蜀贼虽占四州之地,然凉州贫瘠,三万兵马入关作战已是极限,雍州新定不足十年,丁口未附,四万余郡兵也在情理之中蜀贼又从何处,调来这三万精兵?!”

刘晔在第一时间,对汉军的兵力表现出了质疑。

主要是所有汉军的总兵力,如果前线战报无误的话,加起来实在是太多了些。

宛城方向,根据司马懿的说法,荆州兵有九万这兵力就离谱,蜀贼不要荆州了么?!真当孙权是重信守诺的君子?!

而武关方向,如果郭淮没有谎报军情的话,四万蜀贼,应该是已经包括了益州郡兵了吧。

那么问题来了从现在的所有情报来看,蜀贼前后已经凑了二十万军队出来了,蜀贼又从哪里凑出来的三万兵马去支援潼关?!

以蜀贼的丁口数量,要支撑这二十三万兵马的话,哪怕以穷兵黩武的标准,至少也需要三百万丁口,但实际来说,没有五百万人口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这些年蜀贼的发展是快,但这么多兵马,基本是举国之力了吧?

多一万人出来都困难,何况一下子多出三万人来凭空变出来的?!

好吧,就算蜀贼发动了全国总动员,把一些百姓都组织起来当炮灰.粮草军械呢?!

以蜀国的经济体量,要支撑起二十多万人的出征进攻,粮草又能支撑多久?!

因此,刘晔怀疑,要么蜀贼的这三万援兵是假的,是虚张声势之计,要么,蜀贼这样的进攻并不能持久,只要能坚守住一两个月,蜀贼就会因为粮尽而退。

刘晔的怀疑是很有道理的,基本算是看出了潼关方面诸葛亮的计谋,分析的也相当的到位。

但陈群却表示了反对意见。

陈群认为吧,蜀贼真要穷兵黩武一下,全国总动员,在雍州之地就能凑出三万人来。

毕竟,把百姓召集起来,分发一些简单的军械,用来充当攻城炮灰的话,也不是不行。

陈群认可刘晔的判断,也认为蜀贼要凑出三万经过操练的郡兵是很困难的,但弄三万民夫出来当炮灰攻潼关,也不是不可能。

炮灰虽然对攻城的帮助不会太大,但消耗一下魏军的守城器械还是能做到的根据夏侯尚的战报,现在潼关什么都缺,尤其是守城关键的箭矢弓弩。

粮草能从弘农县抽调过去支援潼关,但弘农县库存的军械,连补充曹真的那两万五千兵马都做不到,更别说潼关了。

守城军械必须要从洛阳这边送过去,而这,需要时间。

因此,陈群认为,虽然这三万人极有可能是乌合之众,但对潼关的威胁还是实质存在的,所以,还是需要考虑,潼关有失守的可能性。

两个人,两种看法,但就是不说,接下来该怎么应对曹叡头都快炸了。

当年太祖武皇帝,也是面对着这样的臣属么太祖武皇帝果然是英明神武的英雄人物啊。

反正曹叡是没有太多这种属下只做分析,需要自己来做决断的经验,毕竟往常的政务和军务,谁提出来问题,都会附带一个解决办法,曹叡觉得可行采用就可以了。

现在好了,手下人都只会互相驳斥对方意见,但就是不给解决办法.曹叡能怎么办?!

好在吧,曹叡多少还是个有主见的人君,历史上面对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群臣也是众议汹汹却没有实际对策,最后还是曹叡亲自拍板,御驾亲征驾临长安,鼓舞军心士气。

现在,曹叡也同样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既然刘晔和陈群都认为,潼关方面撑死了就是多了三万乌合之众的话下令内府和各地郡守,县令严密配合,尽快把坚守潼关需要的军械加急送去。

至于曹真立刻下诏,催促曹真结束休整,领兵支援宛城。

比起潼关,曹叡优先选择了宛城。

毕竟,潼关破了的话,好歹还有一个函谷关能拖延一下时间,但如果让十几万蜀贼攻破宛城,一举涌入司隶的话.就靠颍川郡的那一万郡兵,根本挡不住那么多蜀贼的!!!

所以,宛城援军,更为急迫。

第253章 岳麓山的由来第864章 乱战第389章 替代战略第97章 襄阳的反应第13章 吹牛第618章 突然出现的王平第342章 吕蒙的动摇和坚持第834章 追击第662章 张溪骂阵第900章 季汉的盘算第1072章 丁口第81章 冲阵第228章 战与和第29章 徐庶与张溪第561章 虚虚实实第565章 画风清奇的眉县世家们第608章 攻心第900章 季汉的盘算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295章 两军对阵第18章 家有新人第727章 补救措施第944章 撤军准备第1087章 应对第802章 援兵第574章 惩罚第35章 酒之事第893章 提前准备第1132章 秦朗进军第930章 黄河水军第194章 示范区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859章 潼关之战(十四)第551章 局势变化第529章 五丈原对阵第724章 人选第1060章 陆凯的眼光第500章 各州情报第578章 决策冒险第1131章 兵力调整第1007章 襄阳情势第490章 预算制度第528章 关羽搦战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656章 槐里围城第518章 二将第1184章 急袭第916章 摩擦结束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345章 周瑜出马第1179章 进兵河东第120章 竟陵之战第1163章 各怀心思第916章 摩擦结束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404章 姜冏和梁绪第716章 关中世家第906章 安抚第268章 鲁肃病重第174章 又回来了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858章 潼关之战(十三)第784章 调整第191章 长沙赴任第666章 败退第1210章 刘放的打算第9章 寇封第497章 一夜筑城第1112章 甄城第259章 闲谈江东诸将第17章 糜竺第1072章 丁口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514章 魏延的执念第947章 互相试探第654章 奇怪的三辅第14章 奸雄,必须是奸雄第1009章 虚实之战第855章 潼关之战(十)第96章 周瑜退兵第741章 教子第469章 南阳战局第396章 子午谷奇谋第367章 花关索第1219章 孙权的疑心第1006章 开战第294章 关羽的策略第797章 曹休的计划第580章 接应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第888章 巡江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56章 曲辕犁第389章 替代战略第811章 前后夹击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97章 襄阳的反应第336章 公安城的战斗第396章 子午谷奇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