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七)

“哈,人还真是多。”

蔡渭手搭在额头上,望着几十步外的蔡京家门。

人头涌涌,从蔡京家的门口,到他所在的巷口处,全都给堵上了。

巷口处,几个官员在跺脚大骂。看起来应该是跟蔡京一条巷子的住户,都进不了家门。前门给堵上了,后门也给堵上了。

“这是池鱼之殃啊。”蔡渭看着很乐。

之前冯从义遣人到负责旧城右厢治安的公事所报了案,管勾官和巡检不敢拖延,很快就派了一队兵马来保护蔡家的人身安全,但一群保护士兵都是软弱无力,只要不砸门翻墙,剩下的都当作没有看到。

围在连邻居都受了害,一起遭了池鱼之殃。石头、砖块、瓦砾,甚至还有用荷叶包了牛粪、马粪丢进院子中。有的在半空就散开了,洒了院内院外一地。

蔡渭知道,蔡京和蔡卞同居一间官宅中。这下子蔡卞也同样倒了大霉。蔡元度是王相公的得意门生,但这一回,就是王相公都不会帮他,求到王安石的门上也没用——如果他现在能出门的话。

因为蔡京的私心,女儿做不成宰相夫人,王相公家里的枕头风吹起来,王安石都得绕着走。

蔡渭远远地下了马,让伴当都在外面候着,自己慢悠悠地晃过去。

他年纪还轻,喜欢凑热闹,听到蔡京在殿上做下的一切,便跑过来想看看蔡京这个竖子怎么败了事。见到被围得里三重外三重的蔡京家,兴致更是高了起来。人群中钻来钻去,从哪些小民嘴里听着骂蔡京的话,就像是三伏天里痛饮冰水那般痛快。

随便找了个看着就是事多的老汉,蔡渭就问道,“老丈,这是怎么了?是哪家欠了账没给?”

见蔡渭是个读书人的装扮,老汉不敢失礼,点头哈腰地回道:“秀才你是不知道,要是欠了账没给,哪里会有这么多人来?这家可是做御史的官人!”

“那可不得了。”蔡渭脸上又添了几分惊诧,“怎么有人敢招惹御史?!官家都能骂的!”

“御史骂人,要骂得在理,骂得在理,官家都能骂,可韩相公是什么人,谁有资格骂?!”

“韩相公?”蔡渭脸上的表情,似乎是在说着不能相信,“哪个韩相公?”

“就是宣徽相公啊。还能有哪个相公?过去的那个相州韩相公,早就回天上做神仙了。”

听到韩绛都没人知道了,蔡渭暗笑于心,“哦,他是怎么陷害的宣徽相公?”

“还能怎么陷害的?就是说韩相公名气太大了,立的功劳也太大,叫做那个功什么的。”

“功高不赏。”

“对对对,就是这个,就是功高不赏。”老汉叫了起来,“所以蔡贼要斩了韩相公,以防万一!”

虽然左一个蔡贼、右一个蔡贼听得有些扎耳朵,但蔡渭还是兴致盎然地问着,“这事可是确实?”

“那还有假?!不然好端端地会有这么多人来砸他家的门?”老汉阿弥陀佛的两声,又道:“幸好有皇后明察秋毫,才让宣徽相公没被那个奸人给害了。”

“就是!就是!”

见到这边有人聊了起来,还是个看着有些身份的读书人在问,一群男女就拥了过来,七嘴八舌地数落起蔡京的罪状。

贪墨、受赇不用说,徇私枉法也是少不了的。还有蔡家的家丁去买东西,不是不肯给钱,就是往狠里杀价,反正是无奇不有。

这边一个装束挺精神的老头子说蔡京跟韩宣徽有旧怨,恨韩宣徽没有提拔他判厚生司;

那边一个手上抓着佛珠串的老婆子说蔡京是天狗转世,上辈子在天上咬过韩宣徽,结下了因果;

蔡渭听得眉飞色舞,只是半日工夫,流言就变得稀奇古怪起来,虽然不值一哂,却是有趣得紧。

愉快的心情,一直保持到蔡渭回到家中,踏进蔡确的书房。

“蔡元长那边很热闹吗?”蔡确坐在桌前没动,只是脸稍稍偏了过来一点。

蔡渭本来准备瞒着蔡确,哪里想到一进书房就被揭破了,小声道:“儿子只是路过。”

“从东水关路过到旧城右厢?”

见老子连走了哪里都知道,蔡渭不敢再搪塞,低头认错,“孩儿知错了。”

“算了,以后言行要注意。”蔡确没心思在这时候教训儿子,要烦心的事太多。

“大人,可还有什么事要吩咐的?”蔡渭小心地问着。他一见到蔡确,就像老鼠见了猫,巴不得能早点离开。

“有,想怎么还账呢!你能办?”蔡确很不耐烦,摆手让一头雾水的儿子退下去。

儿子离开,蔡确这才长叹了一口气。

因为御史台的事,他欠了章惇和韩冈一个大人情。章惇还好说,他自己有问题才平添了这么多枝节。

但韩冈就不一样了,他在蔡京身上损失太多,而蔡京背后是蔡确——在表面上的确如此,不管是韩冈的损失,还是蔡京的后台!蔡确也不能当作完全跟自己没关系,必要的补偿还是要给的。

更何况韩冈还帮着清理了门户,又帮自己达成预定的目标。

蔡确又叹了一声,换做是别人赖了就赖了。但韩冈、章惇那个级别就不一样了。只有地位对等,才有资格作交换。也只有地位对等,实力相当,才会让他选择联合,而不是对抗。

韩冈这一回可不是王安石当年被旧党群起而攻时,故意辞官逼天子二选一,而是一脚将蔡京踹倒,然后用力踩进烂泥地里。他从来都不喜欢去借助他人成事。这样的人,蔡确只敢结交,不敢再轻易得罪。

胆大妄为,手段强硬,而且极为狡猾。

只是在殿上时,受气氛影响,蔡确当真以为韩冈压上了多大的赌注,硬是要保住气学的安稳。在官位和学术之间,韩冈选择了学术,在蔡确看来,的确是大损失。

不过等到回政事堂之后,听殿中传出来韩冈与太上皇后的一番问对,蔡确就全都想明白了。

韩冈是什么代价都没出啊,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在近期重返两府,现在倒好,世人都以为他失去了很多,反而让韩冈在名声上得到了偌大的好处,更省去了以后的麻烦。等到日后韩冈想进两府了,废除誓言的理由一堆一堆的。看看那两句赌约,韩冈留下了多少漏洞可钻!

蔡确用笔搔了搔头,还这等人的人情,区区一个殿中侍御史就提不上筷子,必须要更高更多的好处,才能抵消得了人情债。

若是当初苏颂还没有进西府,那还好办一点。可韩冈已经推了苏颂进西府。这人情债就不好着落在苏颂身上了。而且章惇、韩冈、苏颂,关系极为紧密,日后如果苏颂或是章惇对东府有兴趣的时候,韩冈在背后肯定会出一把子力。

更有可能章惇进东府为相,苏颂接受西府之长的职位。如果三人同时发力,得到这个结果不是不可能。

这也是蔡确所不想看到的事。

几番思量,最后蔡确自言自语,“还是要给韩三送个拖后腿的过去才是!”

人选的问题,已经不用多费神去想了。之前韩冈才为他闹过的,三司使吕嘉问因此而灰头土脸,现在将他拉过来最是方便,也能让韩冈提不出异议。

——做不了三司使,而是改做一个翰林学士,想必沈括不至于有什么意见。

蔡确盘算着,玉堂那边正好有个空缺,提议让沈括来做,太上皇后那边也不会有异议,应该会很干脆地答应下来。

蔡确很清楚,沈括就是个墙头草,将他召回来,说不定还会背后捅韩冈一刀。就是他从此痛改前非,老老实实地站在韩冈一边,等他翰林做得生厌,想要往两府里钻的时候,有的韩冈苦头吃。

蔡确靠上椅背,心中有些得意,这人情债还回去后,也算是了了一笔账。而且还省了自己多少麻烦。接下来,韩冈的有些提议就可以公事公办了。

尽管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但还是得到了预想中的结果,而且可以说,比预计的还要好。如此一来,正好可以利用现在的形势,将自己的班底更加增厚,等韩绛致仕,独掌朝纲的日子可终究要到了。

除去了成本,蔡确开始盘点这一回拿到手的净利。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光是一个御史台,就至少有四个位置他能够确定抓在手中。而具体任官的人选,蔡确也早有了腹案。

但在这之前,蔡确决定好生地调教一下准备提拔的这几位,让他们不至于变成蔡京那种会反噬主人的劣狗。不过太忠顺的狗,不一定有性格坏的劣狗能派上用场。所以还得找一个用处更大,但也稍微危险一点的家伙。

“去请刑和叔来。”蔡确吩咐着外面的亲随。

刑恕在蔡确门下奔走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又在程颢门下很有些声望,在洛阳更是受到一些老臣的看重。

左右逢源的地方,当世真没几个能比得上他。也不知道在吕公著、司马光那边,他是怎么遮瞒过去的。

但蔡确相信,刑恕现阶段绝不会背叛自己。一条好狗应该知道谁才是主人,谁才能给它们肉吃。

而等到刑恕有了独立找肉的能力后,蔡确会很干脆地将他给处理掉。

这一点,很重要。

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中)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二)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上)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一)第一十章 霹雳弦动夙夜惊(上)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五)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四)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九)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潮(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九)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俩(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三)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八)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六)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上)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下)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八)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三)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二)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三)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五)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变迁(九)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四)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八)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六)第二十七章 宿怨难解杀机隐(上)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长风(十四)第一十八章 诸士孰为佳(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七)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七)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下)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九)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上)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一)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三)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五)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六)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六)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上)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九)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第七十一章 尘嚣(二)第七十八章 尘嚣(九)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三)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二)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八)第一十三章 已入苍梧危堞远(下)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二)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中)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四)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一)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五)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四)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一)第二百二十章 变故(十七)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下)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