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宪政与党内民主_二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但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不能实行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只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对依法治国进行引导和指导。党的领导有利于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党能够组织和领导政府遵守执行法律,建构监督机制,强化党和政府的自我完善能力,促进人民民主的实行。只有党才能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提供切实的保障,保证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并使其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共产党发展人民民主执政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实行党内民主是推进人民民主切实可能的途径。推进新世纪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紧紧抓住党内民主这个关键。党内民主的关键一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实施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执政,加强法律监督。

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

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二、实施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执政,加强法律监督。在16大报告和胡锦涛讲话中,反复指出宪法的性质“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但同时也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胡锦涛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个有机统一的方式只能是宪政的方式。因为它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再因为停留于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而增生阻力。宪政是一种法治化的民主和程序化的政治,它使一切政治问题转化为一个可以操作的法律技术问题,也使改革中的一切制度变迁问题转化为一个宪法问题。这既为一个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保障,也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的目标提供了路径。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员和党的干部只有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才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使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锐利武器。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执政权力。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贯彻党的主张,体现人民的意愿,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依法治国还要加强法律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有对宪法和法律执行情况实行监督的最高权力,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同时,要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使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能及时得到纠正。以司法激活宪法实施,确保宪法得到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体遵行”,使宪法条文得到强力的遵从,确保宪法成为审视一切行为尤其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自身行为的“合法性”武器,即成为至高无上的宪法在现实社会中的现实途径,又成为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一个政治概念悄然演化为一个法律概念,使民主的发展得到法治的现实保障。

中国共产党已经把建设政治文明的目标提出并加以实践。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目前实践的层次就在于探索:如何将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统一。第十届人代会上,国家主席第一次向全体代表庄严表示;“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我们坚信,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的要求提出发展党内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党一定能够通过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发扬党内民主把过去依靠政策和路线、依靠法律和政策、依靠法律和政令的一条政治文明逐步发展道路继续向前发展,发展到依法治国的新阶段。

(此文载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本章完)

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二、在以学员为主体中定位,进一步突出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特点民主监督思想及其规范与发展_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一、“一国两制”的实施,丰富了我国的宪法理论与实践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内在联系四、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二、牢牢把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四、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与党在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四、“一国两制”的实施,为大陆、港、澳、台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鉴法律文明成果的历史实施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与载体_二、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第一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一、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二、社会整合是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现实依据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二、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主监督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一、什么是“五型”干部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四、团结共事,努力保持党内的和谐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第一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四、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党的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三、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内在联系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北京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设中不断进步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一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一、民主党派纲领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四、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党的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几点建议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第二、实践“三个代表”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威力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可行性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二、借鉴历史经验,“反独促统”,发展和壮大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三、积极创新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第一、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导二、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四、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党的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二、北京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二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面临的严峻挑战二、如何做“五型”干部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一、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中定位,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方向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一二、在以学员为主体中定位,进一步突出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特点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与作用_一、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二、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主监督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三、在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中定位,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一、民主党派纲领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五、在开放互动中定位,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一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难点从纲领的兼容性看民主党派的政党独立性_一、民主党派纲领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二、社会整合是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的现实依据二、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主监督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三、“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呈现出多法域并存与发展的格局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当今世界政党纲领的兼容性特点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一些思考_三、对加强社区统战工作的几点建议新中国宪法变迁与统一战线_一、《共同纲领》首次使党的统一战线呈现在宪法性文件之中三、坚持完善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试论宪政与党内民主_一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二、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与党在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二、“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我国形成了两种法律制度并存的局面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建全与完善_一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一、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二、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党的统一战线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三、不断创新,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二、创立人民民主理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民主的内涵新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大发展_二、《意见》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三从北京民革的发展看参政党建设_四、团结共事,努力保持党内的和谐二、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四、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运行机制建设的具体建议新中国宪法变迁与统一战线_一、《共同纲领》首次使党的统一战线呈现在宪法性文件之中三、在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中定位,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第二时期研究状况的概述和分析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功能_一、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的可行性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一、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_一、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为统一战线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