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大人,时代已经变了

第644章 大人,时代已经变了

自古至今,这片土地,是一个人情社会,不管在社会的哪个阶层,人情的往来,礼仪规矩,亦是必然且必须之事。

人情的往来,自然也就形成了一条条错综复杂的利益脉络。

而这种错综复杂的人情往来,礼仪规矩,才铸就了这个文明的核心……即礼仪!

也正是因为礼仪的存在,才成就了这个民族长盛不衰的向心力。

华夷之辩,最根本,则在于礼。

但凡事有利自然也就有弊。

礼尚往来的人情体系,形成的一条条错综复杂的利益脉络,充斥着这个社会的每一处。

官场,自古以来,皆是毋庸置疑的重灾区。

就如泉州税案,只是顺藤摸瓜,就几乎将整个海疆,数省之地牵扯其中,靠的,显然正是利益往来的联系。

而武勋的反击,对地方田地农税的揭盖子,显然,也可轻轻松松的顺藤摸瓜。

前明时期留下的种种陋习,在大恒,依旧根深蒂固。

如所谓的科举师生关系,所谓的朋党乡党,礼尚往来转变的利益关系等等……

一切,也都可顺藤摸瓜。

在天子严令之下,三法司也只能硬着头皮督办,若仅仅是如此,自然少不得官官相护。

但有武勋在一旁死死的盯着,这无疑就很是难受了。

武转文,乃至民科武院,带来的,便是朝中各部相当数量的假文官。

很多事情,要欺上瞒下并不难,但要瞒过同僚,还是死死盯着自己的同僚,这可就不容易了。

查!

彻查!

正如三法司在海疆督办的走私之案,不停的顺藤摸瓜,牵连更深层次的糜烂。

这一次次农税之案,亦是如此,一次又一次的顺藤摸瓜,由下至上,一连串的田地税案被牵扯而出!

短短几个月时间,下到从九品的小官,大到正三品的布政使……

这般糜烂如雪花一般传至中枢,面对如此,天子显然也被这掀出的龌龊给彻底震怒。

商,只是锦上添花,让国家更强盛的基础,商再怎么烂,也动摇不了国家的基础根本。

商再怎么糜烂,也不过是少一点商税,大环境的繁荣,依旧能够给大恒锦上添花。

就如那海疆的走私,虽说少了关税,但商业的行为,依旧会促进经济的繁荣,从而带动周边地域发展。

只要保持严苛的监督,控制糜烂在一定范围即可。

但农显然不一样,有关于农的任何一丝一毫之糜烂,哪怕只是一亩地,也很可能关乎一家一户百姓的身家性命。

让百姓活不下去,会是怎么样的场景,历朝历代,已然说得一清二楚。

有压迫,就必然会有反抗!

这是在动摇大恒的根基国运,天子必然不能容忍!

朝议之上,一番雷霆大怒,给本就沸腾的局势,再添上了一把火!

持续了大半年的风波,在抵达昭武六年下半年后,在天子的这一次雷霆大怒之下,俨然后劲十足。

一个个官员将领相继落马,三法司在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审阅的案情卷宗,俨然比大恒立国数年来审阅的案情卷宗,都要多上数倍不止。

毕竟,在以往,一切风波,大都是天子亲自主导,天子,可从来不讲什么规则,锦衣卫拿人,审讯,处理。

整个过程,可与三法司没有丝毫关系。

而这一次,文也好,武也罢,被掀的盖子,却皆在三法司走着流程。

文武的制衡之下,倒是让这场风波,成了毋庸置疑的反腐行动。

毕竟,在文武制衡监督的三法司走流程,没有毋庸置疑的证据,那可就是漏洞,是小辫子,被逮住了,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如此之下,落马的文官也好,武将也罢,显然都是有罪之人。

文武的焦灼重心,也在于三法司。

但相比较文官,武勋的优势,显然更大。

毕竟,武勋能够制衡监督三法司,但文官,可监督不到军法司。

武勋们查到了,往三法司一递,监督之下,不想查也得查。

而文官们查到武勋糜烂,却只能转交军法司,成了军队的内部事情。

而大恒的军队,从前明时期起,就早已彻底与文官无关系,现如今虽随着秩序正常,文官与军队的关系,也仅仅只是限于后勤而已,对审查,监督,根本难有触及。

这一点,在如今这个局势之下,显然至关重要,对于文官而言,更是致命的缺陷。

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个缺陷,在这政治的斗争中,显然愈发明显。

步步紧逼,带来的,便是步步溃败,到最后,这场风波,俨然又快要演变对地主士绅的清洗。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曾经的主导权,在于天子,文官士绅们只能被动承受。

而这一次,被圈定在朝堂三法司中,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武勋”借着职权的优势……逼着文官们自己拿刀子割自己的肉。

问题的核心,俨然是……文官,在文官的主场,却无力主导,甚至被他们一向看不起的武人逼迫着,连反抗都无力反抗。

其原因为何,已然很是清楚。

那就是,在文官的主场,充斥着大量武勋势力的“假文官”,大大的压迫着传统文官士绅大恒的生存空间。

且如今选材教育体系都未曾确定,文官士绅们的新鲜血液,要么被排斥在大恒秩序之外,要么,就成为了非正统出来的文官。

厚厚的隔阂,导致根本无法与传统文官形成合力,捍卫大恒秩序之中他们这些传统文人士人的生存空间。

换而言之,问题的核心,就一点,即……选材教育体系不确定,没有一个源源不断培养文官选拔文官的体系,给文官补充着新鲜血液,大恒的文武之势,文官,就永远会被武勋压制。

他们之前之所以能与武勋抗衡,那也只是因为……天子对武勋的打压。

而非他们自己想像中的那般,是天子扶持着武勋打压他们文官士绅……

在大恒建立,以武立国,改朝换代之后,前明的那个政治环境便随之演变,文贵武贱,已经快要成为历史!

在这昭武六年,持续了整整一年的风波之中,不少文官,已经不由自主的认识到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时代早已经变了,他们却还沉浸在以往的清贵荣光之中,哪怕察觉到了变化,却也不愿接受。

可事实,并不被他们主导,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权。

大恒,只要大恒的文人士人。

他们死守着所谓的清贵荣光,纵使能坚守一时,也守不住一世。

大恒,终究不是大明。

昭武帝,也不是前明那些深宫天子。

冥顽不灵,终究会被淘汰……

……

(本章完)

第174章 朝堂的新篇章第111章 历史再次分岔第729章 平静第175章 天……要变了第263章 灵堂前第353章 癫狂与扭曲! 3000+第300章 猎人第217章 史载的国运之战第590章 杀猴给鸡看第335章 他也背负了无数人的希望第649章 军事重心第98章 几笔水墨?第495章 李修已死,唯剩昭武帝!2600第21章 山匪第592章 国之根本第63章 破格晋升第521章 国公之谋第447章 是自绝于天下第567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第242章 功成圆满第7章 药房见闻第38章 踪迹现第697章 人口之复杂第633章 德不配位第716章 朝鲜第393章 战前第341章 数千年未曾解决的难题!第496章 落后就要挨打!4600第722章 当下未来第316章 归京第52章 大战将临第303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第406章 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第736章 定第469章 真正的内心第715章 禁忌第357章 再顺一次天家之心意!第213章 愿为将军效死!第469章 真正的内心第643章 顺水推舟第635章 刘起元的决断第159章 战!第717章 郑家第508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第534章 南攻北守!第636章 阶级的斗争 3000第331章 李修的本质第384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第261章 摊牌第383章 制度确定第173章 战后收获第188章 京城……注定血流成河!第407章 不可用者皆可杀!第548章 天倾之局再现!顾宪成第182章 猫腻第290章 碾压之局第6章 技能进阶第555章 风暴来袭第290章 碾压之局第64章 藏经阁第515章 千斤买马骨及孔府背书!第226章 那就再给辽镇一次机会吧第741章 争第722章 当下未来第511章 一县之景。第370章 改天换日第16章 特殊的存在第419章 赌一次第408章 还有什么存在下去的可能?第336章 汉之州牧,唐之节度!第353章 癫狂与扭曲! 3000+第430章 驾临第132章 又来刺杀第349章 无愧于心!第329章 文武并存的统治阶级第282章 通货为本,鬻奇为末第238章 舆论风向第721章 商第578章 无能为力第423章 谁先坐不住?第249章 两陵贪墨之案第1章 锦衣卫第197章 江山永在!第373章 祭天第252章 朕!第50章 输不起!第145章 有劲没处使第396章 最艰难的路第602章 教训第128章 终达所愿第569章 明第51章 袭来第722章 当下未来第611章 灾情 3000第52章 大战将临第52章 大战将临第13章 破虏刀,提升!第139章 安塞第165章 总督京蓟第357章 再顺一次天家之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