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圣堂勇士的终章

朱翊钧就是狐假虎威的那只狐狸罢了,而真正的老虎是张居正和戚继光,一文一武,辅弼国事,朱翊钧作为皇帝背靠大明京营锐卒,才能如此的狂妄到对所有人都可以生杀予夺,而多数的臣子又托庇于皇帝的威信。

这么多年,朱翊钧很珍惜京营,京营的锐卒,都是选出来的良家子,以戚继光提出的‘上报天子,下救黔首’为军魂训练而成,是黎牙实口中的圣堂武士,因为优厚的待遇、严苛的军纪,京营锐卒不会滋扰百姓,进而获得了普遍拥戴。

朱翊钧只要有功夫,就会到北大营去。

这么多年,朱翊钧也很珍惜现在的朝堂,在张居正这个威权人物的影响下,大明朝堂肉眼可见的变得清明了许多,吏治的清明,带来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大明行政力量终于恢复,政治从来都是不缺少规矩,缺少的是如何让大家守规矩。

朱翊钧勤政到海瑞都要批评,也是因为朱翊钧很珍惜现在的朝堂景象。

这是来之不易的,纵观中原五千年,也是少有的格局,朱翊钧自然要珍惜。

可是现在潘季驯、三娘子,绥远地方希望皇帝能够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来,为王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方面是侯于赵提出的一个大明,皆为王民;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潘季驯希望皇帝能够成为草原的人间信仰。

朱翊钧只是一个狐假虎威的君王,让他成为人间信仰,的确是加了担子。

其实这事儿挺犯忌讳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大明作为一个传统的世俗国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诉诸于神佛,多少有点离经叛道,属于是异端发言,所以,潘季驯、三娘子才利用林辅成、李贽等游学团,试探朝廷的反应。

这就是政治里的冗余,如果朝廷廷臣们一致反对,那也是因为游学团考察的时候,‘仓促之间’为了解决突发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太成熟’的建议,朝廷还能因为不太成熟的建议责罚吗?

但写成了奏疏,那就是政治谏言了,如果朝廷不采纳,可能会影响廷臣们对地方官的观感,进而影响升转。

灭佛容易,大明在绥远有七万二千人的卫军,大明京营用驰道部署,抵达归化城的时间,只要五天,灭佛对于大明而言,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而灭佛之后的善后事宜,才是重点,一如对于大明而言,收复河套容易,守住不容易。

“其实细想一下也挺合理的,实在是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了。”朱翊钧拿着潘季驯和三娘子的联名奏疏,批注后递给了冯保说道:“下章内阁廷议。”

这个担子,朱翊钧给自己加了,日后的骂名,他也背了。

荡魔天尊真武大帝是否转世,需要经过大明朝廷廷议决定。

三日后,大明皇帝出院了,礼部尚书沈鲤,为了皇帝出院,准备了盛大的仪式,搞得朱翊钧一脸懵,他的智齿横生,需要缝针,朱翊钧拆线后,打算离开解刳院回通和宫去。

这一开门,就看到了旌旗招展,锣鼓号角声骤然响起。

“搞的这么大?”朱翊钧愣愣的看着院子里的廷臣和门外的朝臣,疑惑的问道。

“热闹热闹。”张居正低声说道:“陛下,京堂万民,需要看到陛下的英姿。”

举行盛大的出院仪式,是为了安定人心,大明皇帝离开了呆了七天的解刳院,再次回到了人间,大明朝的君王回来了,自然需要所有人知晓。

“好吧,好吧,开始吧。”朱翊钧是知道有这么一出的,他也批准了,但没想到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罢了,规格等同于祭祀天地坛了。

而朱翊钧这次亲自奉祭了立在解刳院门前的岐圣岐伯。

岐伯是《素问》里的大医官,是黄帝的医倌,而素问全篇都是黄帝询问,岐伯回答,岐伯是医祖,所以解刳院奉祀,这可不是淫祀,就是贱儒们打上门来,这也是法三代之上的至圣先师。

万士和写了一篇青词,算是祷告文章,在皇帝祭拜之后,万士和将青词焚烧,算是谢过了岐伯庇佑。

朝臣先拜皇帝,再拜岐伯,冯保吊着嗓子宣读了一本圣旨,而后圣旨通传四方,安定人心。

至此,皇帝生病的阴云终于从大明的天空散去,太阳依旧升起。

朱翊钧的身影出现在了文华殿主持了廷议,又出现在了北大营操阅军马,至此一切关于皇帝的谣言不攻自破,而那些趁机惹是生非的家伙,也遭受到了惩罚,沈自邠、雒于仁等一众十四人,还有西土城富户许有仁等一十八人,被办了个加急,拉到了菜市口斩首示众。

大明皇帝并没有亲自去监刑,因为皇帝很忙,休息了七天,很多事都需要亲自去处置,看贱儒脑袋落地并没有那么重要。

在大明皇帝忙碌的时候,在鸿胪寺坐班的黎牙实,放下了手中的钢笔,吹干了墨迹,颇为满意的将自己翻译好的一卷书,放进了铁箱之中落锁。

翻译好的书,都要再经过交叉审定后,送三经厂作为泰西文集的一部分刊印。

他翻译的是一篇神话故事,关于圣堂勇士帕拉丁的故事。

黎牙实看着少卿高启愚说道:“在泰西,圣堂勇士是在所有骑士之上的一种传说骑士,他们宣誓、他们效忠的从来不是王权或者神权,而是崇高的理想,是人间一切美好的守护者。”

“但在泰西圣堂勇士只能变成一个传说,因为他们效忠的对象不是王权,当君王的品德接近于崇高的时候,就像是陛下一样,那么对理想的忠诚和对君王的忠诚没有区别,当君王的品德有限时,他们对理想的效忠,反而成为了君王的顾虑。”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君王的品德是显而易见的有限。”

“当君王的品德有限,对这种理想的效忠就会有顾虑,自然会有居心叵测之人造谣和中伤圣堂勇士的品德,最终驱逐这些勇士,而君王也会因为失去圣堂勇士,而失去一切。”

天生贵人,也就是贵人的道德是有限的,这些宣誓效忠于自己理想,而不是王权或者神权的帕拉丁,他们对君王不是忠贞无二的,所以,就会成产生间隙。

高启愚思索了一番摇头说道:“对于大明也是如此,京营也是起起落落,经历过许多次的波折,永乐年间兴盛,正统年间战亡在土木堡,景泰年间兴盛,天顺年间解散,成化年间再次组建,弘治年间没落至今万历年间,再次兴盛。”

“现在大明试图折中,取了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主张,希望能够让京营锐卒们保持足够的信仰和战力。”

“矛盾说告诉我们,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也在螺旋上升。”

黎牙实对大明京营出乎意料的在意,他真的真的很喜欢讨论京营,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军事机构在理论上是不应该存在的,手持钢枪,是人间最暴力的集体,身怀利刃、杀心自起,但大明京营做到了上报天子下救黔首,李如松在武川县借了牲畜,居然后来还给了钱。

“在这殖民、侵略以及掠夺他国的时候是不利的,因为掠夺战争和侵略战争是不义之战,你也清楚圣堂勇士是为了守护世间一切美好而存在,殖民、侵略、屠杀、掠夺、奴役,这些都和美好无关。”黎牙实还在坚持他的高道德劣势论。

“如果需要掠夺和侵略,可以用雇佣来的蛮族,汉唐这么做,大明也可以这么做,有些脏事做了会人心涣散,那京营的锐卒不做,交给这些蛮族雇佣兵即可。”高启愚解释了这个疑惑。

良家子拿去搞屠杀,实在是太浪费了,大明在海上也是以客兵、牙兵为核心战斗力,雇佣了不少的土著和倭奴,战争是矛盾激化到最激烈的体现,战争必然伴随着杀戮、镇压和掠夺,大明从来没有否认过这一点。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干这些脏活累活就是。

黎牙实两手一摊,欲言又止,最终没有说出话来,大明有坚持,也有变通。

黎牙实翻译的这篇传说故事,是帕拉丁,也就是圣骑士传说中的终章。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泰西短暂的出现过一个罗马帝国,那就是查理曼帝国,也就是现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前身,领土囊括几乎整个泰西大陆。

理查大帝死后,圣骑士还在,帝国开始内战,为了夺取皇帝位,展开了长久的战争,有的圣骑士因为不愿意对平民动手,被杀害;有的则是因为残忍的战争,自己成为了刽子手而悔恨不已,最终自杀;有的则因为不愿意当屠夫而逃离;

亚伦·德·布朗,他的父亲是追随理查大帝的十二圣骑士之一,亚伦因为不忍战争的残忍,在巴拉丁礼大教堂前,点燃了自己,引起了轩然大波。

盛极一时的圣骑士们,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最终变成了传说。

黎牙实郑重其事的说道:“拥有坚定信仰的军队,在守护人间美好的时候,就是人间无敌的,但在进行不义之战的时候,其战力和流民组成的贼配军,没什么区别。”

“现在陛下的勤勉,风雨不辍的前往北大营操阅军马,如此这般的辛苦,是因为陛下的道德接近于崇高,有两个问题,朝廷必须要考虑到,防止京营步了帕拉丁这些圣堂勇士的后尘,第一个就是陛下懈怠,第二个就是继承人的品德有限。”

“人性都都趋向于懈怠,陛下的勤勉是违背人性的,贵人更加无法保证品德的高尚,这是之前陛下就已经和张先生讨论明白的问题,而且国朝还有这么多贱儒的铁例。”

“所以,这是困局。”

“如你所言。”高启愚眉头紧蹙,而后逐渐舒展开来,笑着说道:“这不是我们应该操心的事儿了,到那个时候,咱们早就是一抔黄土了。”

“陛下,春秋鼎盛,大明之福。”

黎牙实笑容满面的说道:“好吧,你说得对,我多少有点杞人忧天了,这不是我们要头疼的问题。”

因为皇帝病危带来的种种乱象,让高黎牙实考虑起了帝国继承人这件事,泰西的圣骑士是如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是有借鉴意义的。

高启愚和黎牙实只是在闲谈,这是皇帝病危带来的影响和顾虑,但张居正作为帝国首辅,却不能将这件事交给后人的智慧,因为在张居正这个帅老头看来,后人没有智慧。

张居正站在高位,他很清楚现在大明这种蒸蒸日上,甚至日新月异的局面是来之不易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都是少数中的少数,仅有奋六世之余烈的商鞅变法,在那个大争之世,曾经短暂出现过。

这是张居正唯一想到的似曾相识的时代。

万历十二年四月十三日,大明皇帝恢复健康后,第一次正式主持廷议,清晨的阳光明媚,春天的燕子在叽叽喳喳的筑巢,随着植被的逐渐恢复,天空变得越发的清朗,煤烟造成的烟尘和霾灾,只在深冬和初春出现了。

“先生是真的舍得,熊廷弼半大点的孩子,送到绥远去?”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张居正请旨遣熊廷弼随扈潘季驯,为王化绥远做贡献。

“熊廷弼深受皇恩,十五岁也不小了,若不是在全楚会馆就学,早该婚配了。”张居正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形成一股维持新政、维持朝堂清明的合力。

“那就让他去吧。”朱翊钧思索了片刻,决定让熊廷弼前往绥远随扈潘季驯,在绥远累积更多的实践经验。

“刑部主事俞显卿,上书弹劾礼部主事屠隆,游宴淫纵。”张居正拿出了一本奏疏来。

单单弹劾一个礼部主事屠隆,还不值得拿到大明文华殿来廷议,除了屠隆之外,还涉及到了两位侯爷,一位是西宁侯宋世恩,另外一位是临淮侯李言恭,还有一个就是礼部的少宗伯,礼部右侍郎张佳胤。

礼部主事屠隆和西宁侯、临淮侯时常游宴,皇帝病危消息传出这七日时间里,都老老实实的没出门,等皇帝出院了,这才出门继续游宴,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因为憋了七天,喝了点马尿(酒),就有了淫纵之事。

至于淫纵的场面,实在是有点不堪入目,在青楼,大庭广众之下,闹得人尽皆知。

“西宁侯和临淮侯,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和屠隆搅合到一起了,而且还结拜,称兄道弟?”朱翊钧看完了奏疏,眉头紧锁,武勋和文臣拜把子,当真是有点别开生面。

“陛下,西宁侯和临淮侯并不习武,也从未参加过京营遴选。”戚继光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作为武勋之首,不知道这两个武勋的情况,因为他们属于勋军,光领俸禄不视事儿,不归戚继光管。

戚继光这个大将军,只管军中武勋。

都察院总宪李幼滋开口说道:“屠隆是万历五年进士,拜了礼部右侍郎张佳胤为座师,而后在万历六年去了松江府青浦县任知县,万历十年回京上计,考成后,经过了少宗伯张佳胤保举留任京师为礼部主事。”

“西宁侯和临淮侯好诗文,而屠隆擅诗词,这偶然相识,一来二去,西宁侯和临淮侯就想拜屠隆为老师,但屠隆自然不敢收侯爷为弟子,只好兄弟相称了。”

“昨日西宁侯宋世恩昨日游宴,对屠隆说:徼天宠灵,业蒙先生许某称弟。异日者,家弟妇将扶伏拜太夫人、嫂夫人,西宁侯是真的觉得屠隆有才,要带着妻子登门拜访。”

李幼滋解释清楚了情况,西宁侯是真心实意的认可屠隆的文采,还要带着妻子登门拜访,算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而不是什么酒肉朋友。

“陛下,臣以为,哪怕是勋军的武勋,不视戎事,也应当习武,最起码也要通些军务才是,而不是声色犬马,永乐有祖制,十步十矢七中,方可袭爵,臣以为应当稍复祖宗成法,最起码也能拉的开弓才是。”大司马曾省吾对武勋荒废武艺之事,非常不满。

作为极端保守派,曾省吾立刻搬出了祖宗成法的袭爵条款,要求恢复祖宗之法。

“文恬武嬉,世俗败坏如此,可为国朝大计?若有变,也有人可用。”曾省吾解释了自己这么主张的原因,如果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也能指望得上,而不是无人可用。

“算了,吃闲饭不捣乱就是了。”朱翊钧思索了一番,还是没有为难这帮膏粱子弟,因为根本指望不上。

大明世袭三大在京公爵,已经沦为了大祭司,上一次俺答汗伏诛,三个大祭司郊祭世宗皇帝,按照礼法,是要从德胜门出发,步行前往西山皇陵。

这帮武勋和文臣一样的走不到西山皇陵,最后只好派了车马拉着他们去的。

朱翊钧都能全副武装跑十里地,这些勋军的武勋,真的跑不了。

“臣无法约束弟子,臣恳请陛下责罚。”张佳胤作为礼部的右侍郎也在文华殿内,看到奏疏的那一刻,也是两眼一黑,这个屠隆平时看起来挺斯文的,居然玩的这么花,那可是大庭广众!

“不是刑部主事俞显卿诬告吧,确有此事?”朱翊钧看向了都察院总宪海瑞询问事情的真假,他继续说道:“屠隆在松江府青浦县做知县的时候,狠狠的得罪了俞显卿,回京后,二人诗文相忌,积成仇恨。”

原告俞显卿和被告屠隆有仇,而且不是小仇小怨。

俞显卿是松江府上海县人,而且还不是小门小户,俞家在青浦县也有不少田产,屠隆清丈十分严明,根本不理他大家大户,而且俞家还有一部分侵占田亩,被屠隆责令还田。

钱粮逋赋、逃欠人丁、土地丈量、水利灌溉,这些事儿,屠隆在做青浦县知县的时候,没少折腾俞家。

万历十年,俞显卿入京准备第二年的科举,在京师,屠隆和俞显卿在诗文上开始了较量,屠隆稍胜一筹,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

利益冲突再加上诗文上被压了一头,俞显卿怀恨在心,听风就是雨也有可能。

“不是诬告,确有其事。”海瑞首先确认了这是个事实,而不是诬告,因为早上还没上朝的时候,海瑞就跟巡城御史沟通过了,若不是衙役赶到,这三个人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淫纵呢。

“刑部有顺天府衙门的公文,昨日王希元王府丞带着衙役去的太白楼,确有其事。”王崇古佐证了这一点,王崇古其实没说,他儿子王谦昨天就在现场!

王谦回家之后,绘声绘色的、手舞足蹈的把当时的场面给形容了一遍,大有要自己做一次的架势,差点让王崇古掏出七星环首刀来。

朱翊钧思索了片刻说道:“褫夺西宁侯宋世恩、临淮侯李言恭侯爵位,礼部拟人来看袭爵,夺俸三年,五年内二人不得出府一步,否则拿下过问。礼部主事屠隆革罢官身,回籍听用。”

“礼部右侍郎张佳胤,罚俸六月,略施小惩,张卿,你回去就把屠隆赶出门下,他有些才能,但是不能恃才傲物,不把公序良俗和律法放在眼里。”

“臣遵旨。”张佳胤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四月的天并不热,但张佳胤已经浑身是汗了,罚俸六个月,下次再有事,就可以考虑回家种红薯了。

“陛下圣明。”张居正没有表示反对,如此荒唐的事儿,在京师首善之地发生。

哪怕是关着门呢!

具体淫纵场面,就是大堂的二楼栏杆处,就玩起来,还大声叫嚷,下面吃酒的人,看了场活春宫,这事儿一大早就传遍了整个京师,街头巷尾的三姑六婆都知道了,甚至还在讨论三人大小和时长的具体细节。

而且因为生物的局限性,三个人绝对没有喝到断片的地步,烂醉如泥是玩不起来的,三个人当时绝对是清醒的。

这种文恬武嬉的不正之风,朱翊钧自然要遏制这种风力的传播。

大明享受了白银流入和商品经济转型的好处,自然要承受其代价,绝对自由说的拥趸并不少,这个屠隆和这两位侯爷,显然很喜欢绝对自由,对于公序良俗,其实不怎么在乎,否则也不会在清醒的状态下,做出这等事了。

“陛下,俞显卿再奏,请命前往绥远支边。”张居正又拿出了一本奏疏,还是这个刑部主事俞显卿主动离开京堂,跑去绥远找机会升迁了。

“好好的他为何要去绥远?”朱翊钧疑惑的问道。

“俞显卿觉得潘总督治水有方,想去拜师学艺,正好绥远缺人。”张居正俯首说道。

朱翊钧两手一摊说道:“先生,朕已经二十二岁了,糊弄小孩也不能这么糊弄吧。”

“他因为游宴淫纵弹劾了屠隆和西宁侯、临淮侯。”张居正只好解释了原因,原则上,大明官员都不能去青楼玩,但那是原则上,俞显卿以这个理由弹劾,就坏了潜移默化的规矩,所以就必须走。

没有人庇佑,三伏天过火焰山,一个遮阴的地方都没有。

俞显卿显然是想找个遮阴的人,潘季驯就是他找到的那个适合他的遮阴处,在潘季驯手底下做事,除了苦点,就都是好处。

当然,苦是真的苦。

“去吧,去吧。”朱翊钧想了想,还是让俞显卿去绥远了,主要是不累积地方经验,俞显卿难道一辈子都要在京城观政?

在当下大明,观政没法升转。

“王次辅,大诰里有言:诸官挟妓宿娼有禁,罢职不叙,戴枷示众三日,大诰不行日久,若有人置喙,为屠隆等人求情,就给屠隆带枷锁游街吧。”朱翊钧看向了王崇古,交待了这件事的后续。

有人求情,就直接给屠隆带枷锁游街去!

他们干的事儿,实在是太过于抽象了。

“潘总督问灭佛,各庙宇悬挂真武大帝像之事。”张居正说起了潘季驯、三娘子给出的办法,他思索了片刻说道:“陛下,忠顺夫人在京,不如宣来询问?”

三娘子又入京了,一年跑三趟,她这个布政使最大的责任,就是保证羊毛生意的稳定,这涉及到了巨大的、而且是当下草原最重要的利益分配,三娘子必须亲力亲为。

“先不要宣见了,廷臣们有何意见?”朱翊钧不打算先问三娘子,而是问大明廷臣的意见。

王崇古十分肯定的说道:“陛下,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发展并不均衡,大明清丈在各地推行,甚至辽东都在推行,但贵州和云南,仍迟迟未行,就是因为这些地方,不适合清丈的政令。”

“草原作为新辟之地,政令也该因地制宜。”张居正表达了他的观点,支持灭佛改信之事,逼迫草原的喇嘛教转型,和大明社会相适应。

“臣以为不妥。”海瑞立刻说道:“陛下是天子,天子就是天子,不是神佛。”

第580章 风雨只打飘零客,佛门只渡有钱人。第670章 都是这些势要豪右,害苦了朕!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476章 匠人们的分红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强烈的求生欲第578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归政,乾清宫大火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363章 多大点事儿?张居正兜得住!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总是一如既往的有办法第665章 伸张正义朱青天第435章 欺你老迈无力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龙号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装发饷,我们假装打仗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329章 京师第二阔少第569章 朝臣静悄悄,必然在作妖!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这杆大旗,我们晋党要扛!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477章 太残忍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遥遥领先!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宁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数旁通十五屏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这条路走得通的话,就走通了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进献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尝不是一种夫目前犯?第483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95章 借工兵团营法一用第504章 连棉布都不买,做什么特使!第一百零六章 凭空造牌小皇帝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381章 君子之恶,小恶为大恶第587章 贫农刘二不曾偷第559章 大明举重冠军朱翊钧第684章 下章京营,准备拷饷第474章 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第428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锭不是货币,银币才是第四十章 曲则全,枉则直第676章 有六部没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582章 轻徭薄赋害穷民,与民休息多虚耗第377章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休想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义,判尔斩立决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万银,图谋世界之路第568章 大明在倭国的厂卫在倭京都地检特搜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390章 不过是旧时代的残党罢了第464章 抛开军事威胁不谈,推广海外宝钞第678章 一体拿问坐罪,以谋逆论第五十五章 清谈可以灭虏,北虏安在?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681章 反对的声浪太大的话,就让他们去挖煤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帅,张四维他欺负朕!第691章 巨舰,让蛮夷彬彬有礼第487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垦荒芜田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壮,不能同行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册一账,收付记账法第609章 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图!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进献第九十三章 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渡自绝人第497章 陛下剑指之处,大明军兵锋所向第465章 三角贸易的形成第518章 自此以后,当乘长风破万里浪!第512章 皇家理工学院第676章 有六部没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353章 不是思维简单,而是这样做效率最高第438章 岁月蹉跎,往事不复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无上真经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吗?第525章 那都是过去倭人做的,和现在倭人无第542章 有内鬼,这是借刀杀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观兴国,大建安邦第321章 陛下何故谋反?第532章 礼法不能是新政的绊脚石第372章 读书人最是擅长,杀人不见血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条喜好白银的东方巨龙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553章 我是缇骑,我怎么会骗人呢?第675章 如此宝地,当有德者居之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290章 你拿这个来考验朕,朕怎么可能经受第346章 去奢崇俭,诚乃救时要务第432章 对北虏的全新玩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第556章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502章 不解风情朱翊钧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变第689章 《论奸臣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