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已经拥有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这个帝国虽然实际上并不统一,分成四块,但彼此毕竟还有联系。对于那些还在蒙古草原上的人们来说,成吉思汗开拓的蒙古帝国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是蒙古人的真正归属。所以,在大都的元朝皇帝,始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又是元朝的皇帝。作为后者,是千年王统的传续,必须经过带有传统汉人仪式的认可。但作为前者,他则是蒙古人的王,是超出汉地皇帝之上的王中之王,必须经过蒙古王公贵族“忽里台”大会的推举,履行蒙古充满萨满教气息的特殊仪式,才具有合法性。

显然,对于元朝列位皇帝来说,蒙古大汗的位置要高过元朝的皇帝。自忽必烈开始,他们都是先到上都,召开忽里台大会,继承蒙古大汗,然后再回到大都,做元朝的皇帝。

蒙古大汗按道理只能由成吉思汗的子孙做,但蒙古汗位并没有严格的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是嫡长继承,还是传位于贤?成吉思汗并没有立下一个准则。更严重的问题是,成吉思汗这个大汗之位,固然是他自己打下来的,但也必须经过忽里台大会的推举。因为即使作为成吉思汗,他也必须尊重蒙古人过去的传统,大汗必须经过全体贵族推举,由推举赋予大汗的合法性。成吉思汗之后,窝阔台的汗位虽然是成吉思汗指定的,但同样需要忽里台的推举认可。窝阔台之后,汗位的争夺成为成吉思汗子孙之间势力和能力的角逐。凡成吉思汗的子孙要想图谋汗位,就必须有足够的贵族王公支持,忽里台大会的召开与会上的较量,成为问题的关键。

忽里台是蒙古语“聚会”的音译,是全体蒙古贵族商议重大事务的场所,后来成为推举大汗的仪式,一般由摄政者或者大汗生前指定的继承者召集。汉人皇帝的继承固然亲贵大臣也要参与意见,但主要还是要依皇帝自己的意志,而且,制度上也有相应的规定,绝对没有推举这一说。所以,新皇帝一般用不着讨好谁。但是,蒙古大汗不一样,谁要想坐上这个位子,必须得让大部分蒙古贵族感觉到他是能代表他们利益的,至少得找到相当数量的蒙古贵族前来开会,而且必须讨好这些会议的参加者,否则,他就做不了大汗,勉强做了,也不稳。忽里台大会还是新汗登基的仪式,这种仪式完全按照蒙古的老规矩,弥漫着萨满教的神秘气息和蒙古草原宴享的热烈氛围。

当然,蒙古大汗也是中原王朝的皇帝。作为以中原王朝的正统自命的继承者,他们也学了一些汉人仪制,建宗庙、设年号、立庙号、刻玉玺,还制2定了一些不够完整的朝廷礼仪,借以说明他们是王朝传续的正统。

不过,汉人的仪制,还是被打了很多折扣,朝会是蒙汉规矩混杂。

忽必烈建国之始,并无国号,跟从前一样,只称蒙古。至元八年,才采用汉臣刘秉忠建议,建国号为“大元”,取《周易》“大哉乾元”之义。

元朝的皇后,不像汉人王朝那样,一个时期只有一个,而是同时有好几个。每个皇帝一般都有五六个皇后,有时往往以正宫、大皇后、次皇后、三皇后这样的称谓加以区分。 小说.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 最新章节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 网址:http://www.xoyo100.com/html/5/5157/2535528.html

第48章 猛安谋克制度第11章 王霸之道两汉1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第10章 法家帝国秦2第29章 科举制度2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29章 科举制度2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机构第72章 清朝的朝贡和理藩体系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第67章 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2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56章 政治中枢的变迁1第29章 科举制度2第39章 缺乏道德维系导致的制度性动荡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第53章 社会等级与政治文化第10章 法家帝国秦2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统第16章 王霸之道两汉6第9章 法家帝国秦1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29章 科举制度2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12章 王霸之道两汉2第72章 清朝的朝贡和理藩体系第65章 明朝独特的宗藩制度第35章 中唐决策机制的变化以及宦官专权的原因第25章 考试帝国隋唐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21章 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的初现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运作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体系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31章 隋唐时期的监察体系第9章 法家帝国秦1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统第15章 王霸之道两汉5第31章 隋唐时期的监察体系第55章 绝对王权明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56章 政治中枢的变迁1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17章 贵族与皇权三国第16章 王霸之道两汉6第77章 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第25章 考试帝国隋唐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12章 王霸之道两汉2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体制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体系以及决策机制第77章 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第23章 军队私人化的走向第22章 地方官制与行政区划的演变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户调式与门阀政治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运作第41章 繁复的中央行政机构第21章 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的初现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体系以及决策机制第23章 军队私人化的走向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核制度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60章 明代的学校与科举制度1第67章 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2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67章 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2第9章 法家帝国秦1第4章 封建时代的确立商第10章 法家帝国秦2第64章 明朝的监察制度第67章 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2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39章 缺乏道德维系导致的制度性动荡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机构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体制第12章 王霸之道两汉2第21章 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的初现第40章 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两宋第56章 政治中枢的变迁1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绿营兵制第46章 草原帝国金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4章 封建时代的确立商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体系以及决策机制第55章 绝对王权明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