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协

多尔衮的意思很明显,我们满洲已经有皇帝了,日后与你大明再无任何瓜葛,在政治上是独立的,别再想耍什么上国的威风。

也因此,在说了这句话后,不愿就此落了下风的多尔衮就沉下脸来:“我大清为两国之好,特派本王前来与尔等和议,尔贵国却派个不中用的侍郎郎中来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不想和谈,若果是如此,本王现在就可回去,到时候我们兵戎相见就是!”

“睿亲王好大的口气,你说你们有了皇帝,是谁?我大明皇帝陛下下达诏书同意了吗,尔等不过一群羁縻之臣也敢自以为是!本官好歹也是三品侍郎,这位杨郎中也挂着四品之衔,这规格已算是看得起你们了,难不成你们还想来个大学士不成!”

温体仁很是傲娇地说了起来,而杨嗣昌也笑将起来:“不过,这睿亲王说得也对,我们二人的确是不中用的,要不然也不会派到这里来跟一群不懂教化的人讲道理。”

多尔衮虽说素来算得上是一个举重若轻的人,但在温体仁和杨嗣昌的联合羞辱下,也是气得勃然大怒。

但就在多尔衮正要作时,蓟州总兵黄得功就带着临时调来的两营禁卫军跑了出来,且直接将多尔衮等鞑子使者围了起来。

而黄得功也是故作傲慢地喝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既然来我蓟州城和谈,就要有和谈的样子,若是敢生事,就别怪本官不客气!”

黄得功这话一出,禁卫军就立即举起了枪,似乎就要直接对这些鞑子攻击一般。

多尔衮等见这架势,除了怒哼一声,也不好再说什么,也只得先进了城。

温体仁见此不由得笑了笑并朝黄得功拱了拱手,而杨嗣昌则先打马也进城里来。

蓟州城倒也繁华,只是今日因要举行和议一事,所以街道上安静了许多。

两边一到谈判桌上倒也没藏着掖着,多尔衮先提出了自己这边的要求即要与大明结成兄弟之国,而且是大清是兄,大明是弟;

其次应仿前朝大宋对金之政策,大明也应该向大清纳岁币五百万两,还得必须开通贸易,且应将东江镇毛文龙之控制的部分辽东之地归还给大清,并赔偿损失,还得罢免毛文龙、袁崇焕二人。

杨嗣昌不由得一笑,心想看来毛文龙和袁崇焕二人对这满洲的危害也不小,要不然这多尔衮也不会专门提出来。

而这个时候,温体仁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大明只认父子之国,不认兄弟之国,贵国若真不肯归附我大明,可以自立国号,但不得称帝,且必须称吾皇为父,其一国之君也不能称帝,只能为国主,仿南唐李煜之于宋之赵匡胤;

而我大明又非大宋,你大清又非金国,何来纳岁币一说,尔等既为子国,就得有孝敬父亲之心,每年当继续朝贡,且比往年还得加五倍才好;

对于辽东之地,毛文龙和袁崇焕所控制之区本就是我大明之地,何谈归还一说,要说到地盘,我大明陛下只允诺辽河以北之地为尔等生存之地,却为何迟迟不还海州卫以南之半岛!”

多尔衮没想到明廷居然是这样的要求,这简直就跟皇太极要求的大相径庭。

所以,他想也没想就直接拍了桌子,喝道:“不行!你们未免欺人太甚,海州卫以南三十余城皆是我等辛辛苦苦打下了的基业,你们若想要,打回去便是!”

杨嗣昌这时候不等温体仁反应,也跟着拍起了桌子:“别以为我大明不敢,实话告诉尔等,现在我大明皇帝陛下已募兵二十余万,且都按照禁卫军之规格训练,若尔等执迷不悟,一心要与我大明作对,好啊,我杨某敢保证,不出半年,这二十余万精锐之师不但能将海州卫以南的四十余城收复,也能将沈o阳、赫图阿拉等地收回!”

“你们!”

多尔衮气急败坏地坐回在了椅子上:“你们简直欺人太甚!”

温体仁见此也只好重新站了起来,道:“好了,好了,既然是和谈,就不要这么剑拔弩张的,我们既然都各自提出了自己这边的要求,那下面就开始一项接着一项的谈,不过,我看着这样子,大家今日都没什么好心情,索性就等到明天再谈第一项,即两国到底是兄弟之盟还是父子之国。”

温体仁这么一说,杨嗣昌直接就拂袖而去。

而多尔衮等也是怒气冲冲的离开了谈判的大堂。

几天后,在紫禁城的朱由校此时也收到了温体仁派人快马送回来的报告,就不由得笑道:“很好,这个杨嗣昌,还真有胆略,敢和多尔衮直接对吼,这才是我大明臣僚的威风,而这个温体仁也算是绵里藏针,此次和谈不愁没效果,传命二人,继续和鞑子周旋下去,鞑子现在急于达成和解,然后后开通贸易解决其粮荒问题,而我们就一直拖着,逼着他先妥协。”

许显纯听后便应声退了出去。

而蓟州这边,温体仁等与多尔衮等都不肯让步,所以一时间也果真僵持了下来。

大明这边依旧是不着急,温体仁干脆还与当地的乡绅诗词唱和了起来,丝毫没有将和谈的正事放在心上。

而杨嗣昌也与黄得功等去了军营考察,似乎也忘了他这次来是来和谈不是来替朝廷安抚边军士兵的。

多尔衮等鞑子开始也很镇定,好不容易以一种和平方式进入关内的他们也开始在蓟州城内大肆的消费起来,窑子青o楼都去逛了一遍,而对于和谈的事也是只字不提。

但随着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后,多尔衮也有些坐不住了,因为皇太极也已给他来信,让他尽快达成和谈,否则满洲的旗民将难以为生。

多尔衮只好求黄得功作为中间人去将温体仁和杨嗣昌叫来,准备重新开始和谈。

而温体仁一来到谈判桌上,也不坐下,就道:“本官还是那句话,贵国可汗可以自立为一国之君,但与我大明必须是父子之国,我大明为父,贵国即大清为子,如果这个不能满足,那还是别谈了。”

温体仁说着作势要走,而杨嗣昌这边也要跟着走,多尔衮见此只得喊了一声:“两位请留步,父子之国实在是万万难以接受,我大清认大明为兄就是。”

温体仁见此摇了摇头,和杨嗣昌相视一笑后就依旧继续往外走去。

多尔衮见此只得狠狠一咬牙:“父子就父子,但后面实在万万难以接受,还请两位退让一二,否则我大清宁愿与贵国同归于尽,也不会妥协一二!”

“退让说不上,不过我们可以继续谈,但今天不能了,本官已经和前朝的罗御史约好了去翠屏山,抱歉!”

温体仁说着就走了出去,而杨嗣昌也不由得对多尔衮拱手道:“不巧的很,杨某约好了徐大夫,听说他是蓟州城的第一名医,如今杨某正好略感风寒,需要找他瞧瞧。”

多尔衮无语,这二人一个因为一个前朝御史的约定就要推迟和谈,一个因为小小的风寒就要去瞧名医而推迟和谈,明显看得出来,这是不想退让的意思。

第两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费第三百四十九章 瑶家女第二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对吴三桂的羞辱第两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离第五百九十三章 进击瑞士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对付第两百零四章 调禁卫军入鲁地第四百零二章 当古典军队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伦敦条约签订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两百六十八章 遇刺与谋杀第九十三章 会试第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圣公关系甚大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与夷灭三族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不能再留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条铁路干线通车第九十七章 劫粮之凶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机仍在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发事件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缢死缅甸国王第六十七章 不给力的宋应星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国扩张到奥斯曼附近第五百六十六章 “卖国贼” 爱德华亲王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变了第七十四章 严格要求第两百三十九章 威胁与讹诈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极被押解进京第五百八十七章 诓骗奥斯曼与罗刹国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鞑子了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卫军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时候开启战端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层文官间的斗争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五百九十八章 统一欧亚第两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的战略第四十章 王承恩与孙承宗斗嘴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击皇太极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五百零五章 准备让倭国消失第两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九十二章 本指挥使看上你了第两百二十章 会见南京官僚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五百二十六章 体验澳门城市生活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极被押解进京第两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六百零二章 开发美洲(上)第两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员对国家资本的抵制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两百八十八章 禁卫军闯入楚王府第二章 红丸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极第两百零九章 孔兴凯心狠手辣第四十五张 建立科技体系第一百五十一章 阁老纳小妾(三)第五更!求订阅!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出山海关第十二章 当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视贵州与陈眉公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归流第五十三章 廷议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诸番第四百三十五章 准备对付建奴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布投降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五百九十五章 占领马赛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里是东林党的老巢第五十二章 让朱由检进京第二十五章 活捉鞑子第三百五十章 郑芝虎败象已现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许官员经商(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与奴才第二十二章 撤换边镇总兵官第两百零五章 南宗来人第四百零八章 禁卫军突然出现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弃第两百零九章 孔兴凯心狠手辣第两百零八章 孔闻诗要求见皇帝朱由校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占关宁军老巢第五百七十三章 扩大战争与拉动经济第五百七十六章 内阁又添新人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见朱由校第两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广第两百九十章 山呼万岁第三百三十四章 为难的皇太极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鞑子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间四月雪纷飞(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罢免两位内阁阁臣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里是东林党的老巢第四百零五章 全歼哥萨克骑兵和处理战俘第两百二十一章 张岱是主笔第两百零一章 孔闻诗受审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贩烟先禁烟第四百二十章 缉拿爪哇国王储第两百六十二章 张岱恨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