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国子监祭酒刘宗周犯事

自以为自己大清总算占了些便宜的多尔衮的心情便又好了些。天籁小说

但不知不觉间,也正因为他对他唱双簧的温体仁和杨嗣昌二人少了警惕,导致他一不小心就答应了温体仁和杨嗣昌提出的一个又一个要求。

对于吴襄等关宁军,他是不在乎的,只要朱由校不参与进来,不给吴襄提供钱粮与兵马支持,他甚至觉得自己大清都能直接吞并吴襄所部。

而接下来对于大明要在沈阳建立大使馆的事,对于多尔衮来说,倒是闻所未见之事,在听了温体仁的讲解后,他才明白敢情就只是一个为维护来大清做生意其他事的本国百姓利益的机构,同时还负责与他大清国联络。

看这样子,就是要为以后的和谈打下基础的意思,多尔衮欣然接受了大明提出的这个要求,在他看来,自己大清国日后必定能做到当年金国那般强大,即便不能灭掉大明,也能逼得这个日益腐朽的王朝签订城下之盟,所以提前建个大使馆也方便到时候再次进行和议。

多尔衮不禁暗笑这大明皇帝朱由校虽说不是英明之君,但也不是真的很傻的昏君,要不然也不会将自己的后路都想好,预备着他日自己大清国十万铁骑南下时,他也好通过这个什么大使馆求和做第二个宋高宗。

当温体仁又提出满洲不得与蒙古结盟的要求时,多尔衮就越觉得这大明的皇帝朱由校是一个心无大志只想着过太平安稳日子的君主,要不然也不会要求自己大清不与蒙古结盟,不就是担心自己大清再次假借蒙古之道南下吗。

多尔衮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在他看来,自己大清国与蒙古是结盟还是互为仇敌,可不是他大明能决定的事。

与其如此,倒不如先给这朱由校一颗定心丸,也好麻痹一下大明。

和谈很顺利的结束,温体仁和杨嗣昌待多尔衮走后,看着已经由双方盖章画押了的国书不由得对笑起来。

温体仁不由得指着杨嗣昌道:“杨武选,本官可没想到你竟如此会做戏,那样子比荷花班的戏子还像。”

“温侍郎也还不是这样,你我啊,是半斤八两”,杨嗣昌说着就看了看和议的内容,长叹了一口气道:“这下算是可以给陛下交代了。”

……

今日早朝。

刘宗周决定在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的面再进一次言,进言内容自然是要阻止朱由校要与鞑子和谈之事。

而其他朝臣虽然也都知道和谈一事一旦解决,陛下下一步的重心必定转移到内政上来,抢先开刀的自然是大乡绅和藩王。

但现在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几乎都是小地主出身或者庶民出身的官员,即便不是也大都是性格并不强硬或者如张居正那种宁愿损害自身阶级利益也要保全国家利益的所谓敢为之士。

所以没人要跟着刘宗周去触朱由校的霉头,而刘宗周要这样做也不是要让这些无原则服从当今陛下的官僚去支持自己,他要的是让天下大部分士绅的支持,他觉得自己即便真的被朱由校砍了脑袋,还故意加注污名,但天下的有志之士绝对不会视而不见。

再加上屁股决定脑袋,当一个人的认知局限在自己所在阶层的利益时,就会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正义之举。

温体仁和杨嗣昌此时也已经回到了京城,并同样来到了朝房,且准备着直接在朝堂上向陛下朱由校报告此次的和谈事宜。

不巧的是,在刘宗周进入朝房时恰好看见温体仁正与新起复的官员杨嗣昌闲谈。

刘宗周见到温体仁不由得大喜,朝杨嗣昌拱了拱手后就拉着温体仁走到一边,低声问道:“长卿兄,你这些时日去哪儿了,刘某本想和你联名上折子好直接在此次朝会上反对陛下要与鞑子和谈一事,但偏偏一直找你不到,你是礼部左侍郎,本就是负责外藩之事,这折子有你的署名本是最恰当不过的,你要不看看我拟的内容,若同意,就现在补上你的名,也好流芳百世。”

刘宗周此时还不知道温体仁已经将他出卖,并还圆满完成了和谈的事。

到现在,刘宗周还以为温体仁还站在自己这一边,并同样认为陛下所要行使之和谈万万不能有。

因而,刘宗周便想着联合温体仁一起上奏,在他看来,温体仁作为礼部左侍郎,其引起的震动自然要比自己一个从四品的祭酒大。

温体仁即便脸皮再厚,此时也有些不好意思,唯唯诺诺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讪笑道:“刘祭酒别这样,本官人微言轻,虽说忝为礼部左侍郎,但也不过是个闲人,哪里能做得了这等大事,您还说另寻他人吧。”

说着,温体仁就忙躲开了刘宗周,见刘宗周还要和他说话,他便忙拉住了吏科都给事中管绍宁:“对了,我们刚才说到哪儿了,好像说到当年杨慎之临江仙对吧,要说这杨慎啊,的确是我朝难得的才子,这江南有伯虎,西蜀就当推他这位辅之子了。”

管绍宁很是愕然地看向了这个穿着绯袍貌似官阶不小的官员,暗道自己何时跟眼前这位官员说到杨慎了。

就在吏科都给事中管绍宁准备细问时,外面传来了几声鞭响,俄然就是鼓乐响起,有宦官高喝:“百官入朝!”

一众官员忙整衣肃队,按照品阶顺序6续朝乾清宫正殿走来。

好在温体仁是礼部左侍郎,而刘宗周是国子监的从四品祭酒,两人所在位置相隔着好几个朝臣,所以温体仁此时也才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但也不敢看刘宗周。

而刘宗周此时也是搞不明白温体仁为何变得如此糊涂,好像还在故意躲避自己。

不过,刘宗周没打算放弃拉温体仁同自己一起阻止陛下与鞑子和谈一事,因而他还是不由得伸长了脖子一边走一边低声喊着:“长卿兄,长卿兄!”

这时候,负责维持早朝秩序的御史看见了刘宗周的举动,忙大喝一声:“国子监祭酒刘宗周早朝上大声喧哗,出列,待陛下处置!”

刘宗周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罪过,有些无语地退出了队列,站在汉白玉柱旁,低垂下了头。

没多久,朝臣已经6续入殿且分左右站好,而朱由校也坐到了宝座上,看见温体仁和杨嗣昌也在,便点了点头,如今和谈已经达成,自然是要通知给百官们知道的,而今日正好是朝会的日子,朱由校便决定直接由温体仁等在朝堂之上宣布。

不过,这时候先站出来的是维持朝堂秩序的那位御史,那御史拱手道:“陛下,朝臣都已到齐,但国子监祭酒刘宗周于朝会时大声喧哗,犯下大不敬之罪,请陛下裁断!”

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击皇太极第八十八章 袁崇焕第四十一章 秦晋百姓若反,则孙承宗必死第四十一章 秦晋百姓若反,则孙承宗必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极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阁老见郑芝龙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国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汹涌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阁老指导都御史第两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张溥求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一百九十一章 谋杀与官绅们的反对第两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四百五十八章 关于电的研究进展第两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锁拿进京第五百零八章 攻进京都第两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开宴会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二章 红丸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国公民分三等第两百五十八章 郑氏海盗是个大问题第五百九十五章 占领马赛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八章 皇后第八十八章 袁崇焕第五百零三章 驱赶红毛鬼第四百五十八章 关于电的研究进展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团灭威尼斯共和国陆军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杀李永芳第两百一十二章 包围孔府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学士与兵部左侍郎视察津门第二十五章 活捉鞑子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对付第六百零二章 开发美洲(上)第十章 孙之獬献宝第两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个活口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动力纺纱机与文化产业兴起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三百七十二章 郑芝豹被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杨嗣昌的意见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三百四十九章 瑶家女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时候开启战端了第两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动作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变了第九十六章 生杀予夺一念之间第两百九十七章 皇家军事学堂第三期招生现场第五百七十章 铁路建设与公路建设第四十七章 正军威,斩杀驸马爷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三百二十八章 宁远城外筑京观第三百七十六章 广州之围解除第五百二十五章 军事上高压经济文化上低压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九章 早朝第一百九十五章 责问第二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对吴三桂的羞辱第一百九十七章 从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一百九十章 欲盖弥彰的孔衍圣公府第两百零三章 判处凌迟第三百四十七章 郑家海盗要来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群臣憎恨温体仁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一百二十章 无良文人范文程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三百四十章 满径春雪因雨湿第四百八十一章 户部尚书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从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两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织造局门前撒野第三百九十八章 从皇家科学院的书办开始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铎被狙击第两百二十四章 挖吴三桂祖坟第四百零六章 数百颗哥萨克人头与西征军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协第五百零八章 攻进京都第两百一十七章 让孔氏父子跪在文庙前第两百五十四章 让阎应元来做巡抚第两百八十八章 禁卫军闯入楚王府第四百三十一章 报复行动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军陆战队对战五万土著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五百九十七章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见天皇第一百八十一章 启程南巡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极更大方第五百零八章 攻进京都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视贵州与陈眉公第三百五十九章 别忘了萨尔浒第三百五十二章 阁老送阁老第三百零五章 罢免两位内阁阁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第两百六十九章 罚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