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章 张岱是主笔

随着报刊在大明的传播,报童的这个职业也是应运而生。天籁小说

从晚明以来,自耕农便大量破产,而在江南这等富庶地方更为普遍,大量无地百姓涌入南o京、苏杭等地,伴随而之的也有许多流浪的孤儿,在此之前,许多孤儿只能靠着乞讨度日,而如今有了报童的职业,倒也解决了不少报童的生存问题。

朱由校看见一身着短衣的男孩挎着个布包一边喊一边叫着,便也有些兴趣对王承恩道:“去买一份。”

朱由校说着就问向一旁的魏忠贤:“这些卖报的孩童有多大的年纪,卖报有多少收入,能活得下去吗?”

“回陛下,也都不过是在十二三岁,大都是一些穷苦百姓的孩子,与其让他们去给城里的大户们打长工没白天黑夜的熬,还不如臣将他们召集起来卖报,他们给大户干没有钱只能管一顿饭,而我们《大明日报》是按照卖报份数给钱的,一个报童一月下来也能得个五六两银子,足够他们贴补家用或者自己生活了。”

魏忠贤回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到底还是孩子,还是得以学业为重,你魏忠贤既然能想到用他们来卖报谋生,也要在学业上多多资助他们,我大明的千秋基业能否一直传承下可不是靠的你这个没把的家伙,而是他们,明白吗?”

“微臣明白,微臣已经出资在南o京城建设了好几家私塾,免费提供给这些穷困百姓家的孩子读书,而且报童也是从这些孩子中选的,他们每天就只是放学后卖卖报”,魏忠贤这么一说,朱由校便没再说什么。

而这时候,王承恩则已经丢了一枚银锭给那报童,然后拿了一份报纸就往朱由校这里走来。

朱由校看见这《大明日报》,倒也与之前的《大明日报》改进了不少,字体明显要细了不少,内容容纳量也就增加了许多,甚至还配上了插图,便不由得笑道:“可以呀,魏忠贤,这字体细若蚊蝇,看来皇家工程院对印刷技术的改进对你们大明日报的帮助也不少啊。”

朱由校说着便下旨去《大明日报》所在地,对于《大明日报》,可以说是朱由校在江南最大的功臣,这些年来为自己的政治宣传做了不少功勋,朱由校来江南不能不去看看这位大功臣。

魏忠贤自然是万分高兴的,他来到江南后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建立了《大明日报》,并使得自己虽然离开了京城,但在政治和文坛上从未降低过自己的影响力,甚至现在他还成了大明思想界的主要掌控者。

因为《大明日报》的日益壮大,魏忠贤也有了自己的一大帮文人集团,甚至一些文人现在不但不再骂他为阉竖,反而将他视为文坛领袖,而魏忠贤现在也附庸风雅,拼命的刷自己的威望,也开始大张旗鼓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等到了一处三进院落,魏忠贤就先来到了朱由校跟前:“陛下,这里就是大明日报了,因现在招的编纂先生太多,微臣的镇守太监府已经住不下了,便做主买了一处宅邸专门供给大明日报。”

朱由校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当初他只是给魏忠贤提了个要办一个报社的旨意,也没有告诉魏忠贤具体怎么做,或者做好后该给大明日报什么样的地位,这也跟他作为皇帝事务繁多有关系。

现在想来,魏忠贤现在能将自己的一个想法变成现实,且还让《大明日报》还在诸多大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得不承认,魏忠贤还是有很强的领悟力和执行力的。

不过,现在《大明日报》的确还有诸多问题,比如现在的《大明日报》虽然已经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口舌,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行政和职能定位,到现在也只是镇守太监府的一个不明确的附属机构,很多时候更像是魏忠贤的一个私人作坊。

朱由校抬头看了看,见这宅邸倒也算得上是宏伟庄严,一座黑漆大门上挂着一块“大明日报”的匾额,匾额下是魏忠贤自己的题跋,便笑道:“专门拨座府邸给大明日报,倒是很好的事,但这匾额上的字可不够分量,不过,我说魏忠贤,你也不知道找个大儒来题个字,用你自己的题跋可就掉价了。”

听朱由校这么一说,魏忠贤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陛下说的极是,臣本来是想请一幅陛下的御宝的,但又怕有所冒渎。”

朱由校听了却是无语地瞪了魏忠贤一眼,他可没什么好的书法造诣,转身对李明睿道:“李明睿,你来题这四个字吧。”

李明睿是内阁大学士又在文坛上享有盛名,且最近这段时间又是大红大紫的人物,因而由他来为《大明日报》题匾额倒也合适,魏忠贤见此也是欣喜不已,忙命人准备文房四宝伺候。

于是,众人便走进了《大明日报》所在的宅院,刚来到前院的大影壁前,朱由校就闻到了一丝油墨味,等到由魏忠贤带着进入一处书房,且等着李明睿题写“大明日报”四字时,朱由校还让魏忠贤汇报大明日报目前的基本情况。

“回禀陛下,现在大明日报主要是分成四个组,一个是采编组,主要是收集各处有用的消息;一个是文编组,主要是负责收集各类来递文稿并建议审核修改;一个是排版组,负责把要上报的各类文章和消息排版和配图;然后是校正,修改错误之处,接着就是印务,印务印刷好后就递给报童或由运送组将报刊送到订阅人手中,主要是各级衙门和书院以及各乡绅家。”

魏忠贤说着又道:“这所有组的编纂先生加起来光在南o京一处就是数百人,但每天依旧忙不过来,现在订阅报纸的是越来越多,而且在苏杭淞扬等地也有了分社,规模也就更大。”

“现在大明日报主笔是谁?”朱由校不由得问道。

魏忠贤忙回道:“张岱,此人在文坛上久负盛名,文笔和才华自然是卓越的,且是无所不通,微臣花了重金才请了他当这大明日报的主笔,但此人也有股傲气,不肯变通,前些日子因为臣要让他为罗记粮铺在大明日报上写一句广告一事,却被他严词拒绝,还愤然离去,大骂我掉到钱眼里,将本为庶民一窥王朝政事的报刊给变成了赚钱工具。”

第五百一十章 让祁彪佳去西伯利亚第一百零五章 无权节制毛文龙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兰珠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进入极盛时代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夺回澳门第五百七十六章 内阁又添新人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门崛起的新方式第七十三章 训练开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枪毙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发现第两百三十一章 活跃资本经济的阻碍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极更大方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时候开启战端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场行刑第三百二十八章 宁远城外筑京观第两百八十六章 皇太极恼羞成怒与东厂来武昌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检押解进京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八十四章 让朱由检当监斩官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兰西灭亡第九十七章 劫粮之凶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极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异处 (第三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国对大明宣战(第三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会表演的李阁老第三十六章 宁完我与鳌拜第两百二十一章 张岱是主笔第三百五十四章 郑芝虎面圣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一百章 情报第两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对爪哇国采取灭国行动(第四更)第三百零四章 下狱(下)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变了第五百九十章 进击罗马教皇国第四百三十一章 报复行动第一百一十五章 鞑子掠京畿第两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四百二十章 缉拿爪哇国王储第五百六十六章 “卖国贼” 爱德华亲王第三百九十章 较量第五百九十章 进击罗马教皇国第三百九十一章 郑芝龙惨败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汹涌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触逆大明国威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变得更糟糕第两百六十六章 贼心不死的满清第两百六十八章 遇刺与谋杀第六十章 天启八年就此开始第三十三章 拆东林书院第三百六十二章 钱谦益献策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铎被狙击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头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满满的鞑子第四十章 王承恩与孙承宗斗嘴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两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锁拿进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练与饮食第一百四十九章 阁老纳小妾(一)(第三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视贵州与陈眉公第两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五百八十七章 诓骗奥斯曼与罗刹国第两百一十八章 文庙前行刑第三百六十章 让李永芳首级挂到盛京城楼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九十六章 生杀予夺一念之间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事学堂开学的一天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启二十七年的大明现状第五百三十六章 红叶坞见顾横波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军方人物杨嗣昌第两百七十八章 姻缘卦象第两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锁拿进京第三十一章 钱谦益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没耐心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郑芝龙惨败第两百五十七章 经济工作会议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两百四十七章 游行第两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广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焕押往行在第两百七十七章 万人空巷拜皇上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兰珠面圣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宫我的家第八十二章 逃出军营与杖毙第一百零五章 无权节制毛文龙第五百六十九章 斩杀克伦威尔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弹发射与路障第两百七十七章 万人空巷拜皇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尔喀部的反应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三百七十二章 郑芝豹被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