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变经济活动方式的统治阶级 (第四更)

犹如朱由校所料,贵州盘水土司的动乱最终演变成的就是各个土司间的厮杀,朝廷的官兵只守着几处紧要地带,并适时的给水西安氏、水东宋氏一些军饷和粮草外,并不参与他们的厮杀。

盘水土司的蛮兵的确也颇有实力,也不知道是蓄积了多久的实力,竟然还用上了火炮等物,不过这也说明军械司或者军队里出现了腐败人员,竟然私自走私武器。

朱由校少不得让东厂联合军法处严查,对于这种走私主战武器的腐败行为,朱由校是采取零容忍的。

尽管有朝廷的支持,但盘水土司的确颇有实力,水西安氏的十三寨转眼间已被攻破大半,播州杨氏几乎已到了彻底消亡的时刻。

但朝廷直接统治的地方依旧安稳如常,陈继儒依旧在崖洞里教书,各地客商依旧带着商品进入各大集镇。

随着秦良玉的白杆兵到来后,战争范围才进一步扩大,盘水土司的蛮兵不得不与白杆兵进行一场又一场的鏖战,胜负却很难料定,这种丛林作战,很难一劳永逸地全歼,基本上在盘水土司损失一千的时候,白杆兵也会损失八百。

好在白杆兵这边有朝廷支持,而盘水土司到底属于叛乱,基本上还算是白杆兵占上风。

战争持续了半年,最先被打残的是水西安氏、水东宋氏等被盘水土司攻打的土官们,然后是盘水土司,被白杆兵打得几乎所剩无几。

按照朝廷严令,盘水土司不能姑息,所以白杆兵不得不继续追剿,而这样也造成白杆兵自身也受了一定的损失,等到第四军的一个旅进驻赤水与泸州后才结束了这场战争。

但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川贵的局势正式被朝廷控制,附近稍有实力的土司包括石柱土司都不再具备影响局部地方局势的能力,且不得不遵从朝廷旨意以休养生息。

而在这段时间,在广西境内的朱由校却浑然不觉离自己不远且由自己挑起的战火正越来越炽热,此时的他正很享受着这泛舟于碧波之上的感觉,远处飘来的是壮族人嘹亮的歌声,近处则鹭鸶的叫声都让他的身心为之轻松不少。

静谧的晚霞贴着一座座独峰,独峰下是蜻蜓嬉戏的稻田,这种很难在紫禁城里感受到的美景,让他很为之陶醉。

而且,据李明睿说,从梧州到桂林一带,很多稻田都是皇庄开垦的荒地并已承包给当地百姓,因此还造成当地乡绅找不到佃农,不得不降租减息吸引壮劳力佃户,后来甚至还出现了不要租且还要倒给工钱帮忙收割的现象。

这种现象也不仅仅是在广西才有,几乎在其他承宣布政使司也会发生。

随着国有土地的比例扩大且朝廷对于农业的财政依赖越来越趋近于零,使得乡村的耕地很难成为乡绅们获得持续性收入的源泉。

不少乡绅开始把存储的钱不再拿来购买田地而是去经营买卖甚至入股投资。

如同后世房地产火爆以后,人们不愿意把钱继续存在银行,而去疯狂购房一样。

毕竟买地后还得花钱雇人耕种,但农产品的利润并不可观,尤其是在太平年景,粮价持续走低,百姓们或许可以一边自给自足一边赚点小钱补贴日用,但对于生活奢侈的士绅们而言,倒不如商场暴利更让他们获得足够多的财富去支撑他们那庞大的开支。

整个大明,没有人不谈买卖,即便是就近发生的贵州盘水土司叛乱,附近地区的人想到的不是这些叛军打到邻省怎么办,而是想着如何借此挣一笔钱。

因为这战事一开,贵州的铁价、粮价、布价等必然都是陡然攀升,而邻省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依旧因为大明殖民扩张后的红利,导致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如铁价等价格依旧在走低。

于是,便有很多大胆的商人冒着被官府查知的风险走私这些生活或生产资料,以赚取这里面的差价来获得利润,这若搁在几年前,敢这样走私重要生活和生产资料给鞑子必然是满门抄家的重罪。

但现在矛盾已然改变,盘水土司也不是鞑子,这些商人也不是富可敌国的晋商,因而处理方式也就不一样。

但也正因为此,战争才打了半年之久,若不然,一个月就足够了。

朱由校自然知道会有很多官员和商人会趁此大发横财,但他除了让东厂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以外也别无他法,因为这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因为他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再利用土地发财,只能利用战争和贸易等方式发财。

盘水土司积蓄多年的财富和从其他土司劫掠来的财富大都喂饱了附近的扮演商人性质的士绅和与商人勾结的官员,而真正受损的除了当地土司还有朝廷,朝廷短期内在贵州的税收受到了损失也承担了一定的军饷。

但这并不是问题,这些当地官绅们发财后大多都会把钱放在皇家银行或者入股投资到皇家资本企业,皇家资本企业在获得巨大投资后会将这些投资花在更大规模的海外殖民项目上。

皇家资本吸纳他们的财富去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大家都在发财,只要社会总财富是增加的,分配也不出现问题,整个社会依旧还是欣欣向荣之态,局部的叛乱也不会带给人天下大乱之感,甚至让敏锐的人两眼放光,知道这是一次实现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

只要投资到皇家资本上,这些商人们可以借此分得更大的红利,李明睿等新兴官员也正是靠这个崛起为新的大官僚大资本家,他们接近帝国核心,自然更容易得到投资计划。

甚至他们会利用自己显赫官职以及和皇家资本过硬的关系来集资对朝廷的皇家资本企业进行投资,已被罢职的户部尚书郭允厚就这样玩过,甚至他还因此搞了第一家私人银行。

但很不幸的是,因为霍乱事件,导致他苦心经营的郭氏金融帝国功亏一篑。

第五十三章 廷议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亲第二十七章 敢要挟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稳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两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静的天启九年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来京城第四百五十章 当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授课第六十六章 软禁与威逼第两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意外死亡第四百零六章 数百颗哥萨克人头与西征军第两百五十六章 鸦片贸易带来的天启盛世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两百三十一章 活跃资本经济的阻碍第四百一十四 又惊又惧的文官们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七十章 敌来广州城第两百二十四章 挖吴三桂祖坟第五百章 不平等条约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叹华夏古人的伟大第三百四十四章 别开生面的经筵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启中叶,能臣已老第两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费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启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缩影第三百九十一章 郑芝龙惨败第两百九十七章 皇家军事学堂第三期招生现场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变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焕第四百八十二章 责问户部尚书郭允厚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时代的汉文化扩张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规矩则杀之第五百一十章 让祁彪佳去西伯利亚第七章 孙承宗不是杨涟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占赫图阿拉城第五百三十章 全歼西洋联合舰队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传动员鞑子普通民众第八章 皇后第两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动作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缢死缅甸国王第四百零七章 不过马革裹尸耳第五百九十八章 统一欧亚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见皇后张嫣第四百六十五章 当有帝王的富贵风流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六十一章 花钱与要钱第十四章 都来弹劾我吧第两百六十章 招工与土地承包第四百二十六章 将钱谦益打入诏狱(第五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饶恕第九章 早朝第六章 谁是亡国之君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启中叶,能臣已老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启中叶,能臣已老第两百零九章 孔兴凯心狠手辣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庄的性质第五百三十六章 红叶坞见顾横波第四十五张 建立科技体系第九十章 火炮第两百五十六章 收获民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出山海关第十七章 结党第两百七十八章 姻缘卦象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圣公孔胤植气急败坏第两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与庶民同罪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极第一百章 情报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无视林丹汗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很忙,帝王很闲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汹涌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很忙,帝王很闲第三百二十八章 宁远城外筑京观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极第一百零三章 射杀第四百零四章 战车碾压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国对大明宣战(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两百三十七章 很坏很坏的朱由校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国之臣的威风第五百章 不平等条约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极第四百零六章 数百颗哥萨克人头与西征军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场行刑第四百二十七章 进军爪哇国(第六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与奴才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两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六十七章 不给力的宋应星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审衍圣公孔胤植第五百零九章 巡视天下第两百一十章 鱼死网破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三百六十二章 钱谦益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