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兵营

襄阳通往南漳的官道之上,一队约数百人的清军,正以牵线行军的队列无精打彩的缓缓行进着,此时已近正午,天空之中没有半片云彩,一轮骄阳火辣辣的照射在广袤的大地之上,官道两侧是大片大片干裂的土地和干涸的沟渠,路边所见的亦都是凄凄的枯草,两侧的树木更是几乎全都被人剥去了树皮,露出白桦桦的树干。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菜禾苗半枯焦,”萧俊端坐于一匹枣红色的健马之上,望着眼前赤地千里的情形,触景生情,不由自主的叹息道。

旁边几个离得近些的兵士纷纷投来惊奇的目光,显然这些斗大的文字不曾识得半个的大老粗们,对同为营兵的萧俊能够吟诵诗句感到十分意外。

如今已是康熙十四年的四月,在过去的近一年之内,萧俊随着于公平定了黄州府内的东山之乱,此次变乱,数万乡民啸聚而起,对黄州城呈合围之势,于公凭借着多年以来在黄州百姓心中树立的威望,率两千乡勇将乱民击败,因功复职,改任黄州知府。萧俊亦因颇有些功劳,以秀才之身拔贡,多了一个国子监贡生的身份,在于公到任后,萧俊将母亲等人也接到了黄州府衙。

然好景不长,湖北出现了异常罕见的干旱,粮价飞涨了数倍,并且有价无市,无奈之下,只好到黑市去购买贵得离谱的高价粮,燕氏手头的几十两银子很快便不够用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燕氏此时却又怀上了她和孙子远的第二个孩子。虽然以拔贡的身份可以经过考试候缺八品的教职学官儿,但萧俊毕竟还未成年,这远水救不了近火,为了养家,萧俊只好重新回到洪山大营,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马兵,当兵打仗是可以多分到一些“行粮”的,如今正是奉命前往南漳前线。

萧俊座下的健马名叫“飞霜”,此马全身枣红,四蹄雪白,因奔跑起来,雪白的四蹄翻滚,如风驰电掣,由此得名,

虽然不是什么万里挑一的名驹,却也是极其的神俊,此马是当初于公平乱时,巡抚大人赠送给于公上阵杀敌所用。除此之外,张大人还送给了于公一付十分精良的棉甲,此甲以七斤棉反复锻打压得极实,内衬七乘七的铁片,前后均有护心宝境。用来防护周军的三眼铳,效果极佳。临别之时,于公将此马和盔甲全部送给了萧俊,语重心长的叮嘱道:“此去报国杀敌,凶险万分,子玄行事当有勇有谋,这匹良驹,每日关在马厩之中空费草料,实在可惜之极,用来助子玄上阵斩敌倒是再合适不过。这付盔甲也可在乱军之中护得子玄周全。”

除了这健马和盔甲,萧俊腰间的一捆毛皮之中,还藏着他在阵前杀敌保命的最大保障:燧发三眼铳。

………

如今战况的发展对清廷愈发的不利起来,去年十二月原陕西提督王辅臣于宁羌被满清权贵逼反,随即挥师西进,于今年二月攻下西北重镇兰州,整个西北地区原本就有些微妙的局势立刻动荡不安起来。西北各路守将纷纷叛降,一时之间,西北地区成为了继两广、江浙地区之外的第三大战场。吴三桂获知王辅臣叛清后,立即积极与之联络,并且迅速改变战略,出兵荆、彝、郧、襄一带,试图打通与西北地区的战略通道,从侧翼完成对中原腹地的战略合围。而清军则见势不妙,派重兵囤于荆州、襄阳西南一带,不惜一切代价,竭尽全力阻击周军北上西进。

这一队官兵,便是赶赴到南漳一带前线参与同周军作战的,清军绿营,除甘凉地区以外,马步比例约为一比九,大多都是步军,因此这队官军之中大都是步卒,只有不到十人骑着马匹,却大都是些中下等的驽马,唯有萧俊甲胄精良、座骑雄健,再加上年龄幼小、生得俊秀,倒也十分惹眼。

洪山大营距离南漳不过数百里之遥,因此只走了数日,在第八日临近黄昏时分,一行人马终于来到了驻扎于南漳城外的军营之前,萧俊颇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军营,外边由一根根立起的圆木围成了一圈简单的寨墙,寨墙之上则是站立了一些巡视的岗哨,透过辕门可以看到里边密密麻麻却又排列得十分整齐的帐蓬。

因萧俊属马军精锐,刚一进连营,便与其它的营兵分开,被带到了一处位置相对靠里的营地,由于周军大兵压境,因此军营之内管束极严,兵士不得随意到处乱窜,不得高声喧哗,营兵们十人一队,被约束在自己的帐蓬附近,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擅自离开,站立行走,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法度,不得过于随意。

可是当萧俊来到这处驻扎着三十八名精锐马军的营地时,却发现此处的精锐们倒是十分的随意,一个个或是袒胸叠肚,或是懒洋洋的半卧在那里,哼着小曲儿,这些精锐,萧俊倒是认得十几个,正是当初在洪山营和自己一起训练过一段时日的那批精锐马兵,那个名叫柳雷的少年也在其中。

但这些精锐当中毕竟还是有不少人不认得萧俊的,这些人入伍要早些,因此当这些“老兵”,见萧俊身着靓甲,牵着俊马走进来时,先是一愣,待反应过来萧俊是这里新入伍的一员之后,立刻来了兴致,眼中纷纷闪过玩味的神色调侃了起来。

“哈哈哈,哪来的兔儿爷,啧啧啧,这小脸蛋儿长的,还有这身行头,到了咱南漳城里的相公馆,绝对是个头牌的料儿。”

“这细皮嫩肉的,比飘香院的窑姐儿长得都细肤儿,这娃儿不会是派过来专门伺候咱们的吧?”

“本来俺以为柳雷就够娘们的了,没想要今天来了个比那假娘们还更象真娘们的。哈哈哈哈哈。”

“………”

“………”

………

萧俊有些郁闷的揉了揉额头,他是个秀才,民间俗称“相公”,跟这相公馆还真是大有缘份,相公馆的男宠们,可是跟秀才们一起共享这“相公”称呼的。

将“飞霜”送进马厩之后,萧俊不动声色的来到柳雷的身边,柳雷倒还是那付热情爽利劲儿,见萧俊吃瘪,眉间带着笑意,十分熟络的和萧俊攀谈了起来:“咦,你怎么也来了,你不是跟在那个知府大老爷身边吗?”

“哎,别提了,遇到灾年,家里揭不开锅,没有办法,只好重回军营,听说当兵打仗可以额外的赚些银两?是这样吗?”萧俊叹了口气之后,话锋一转,试探着问道。

“我来此地也没多久,现在战况正紧,一个多月前,刚刚狠狠的干了一仗,贼军那边正调兵遣将,估计没多久还会有大仗,除了那点饷银,上边儿还规定,斩敌一名赏银五两,敌人身上的银两的一半归你。还有,我们这些精锐还会做为哨骑出哨,也会有些油水,但得靠运气。”柳雷将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萧俊。

紧接着二人又细聊了一些军营中的事情,很快便到了开饭的时间,萧俊行了一天的路,早已有些饿了,嗅着空气中不时飘来的阵阵肉香,不禁大流口水,看来这军营之中的伙食还是不错的嘛,这大灾之年还能够有肉吃,萧俊暗自想道。

没过多久,随着一声号角声响起,这些散漫的精锐们,个个慢吞吞的拿着器物,们开始排队领取饭菜,萧俊跟在柳雷身后,二人说笑着,没过多久便轮到了自己,随意的看了一眼手中的饭菜,萧俊却不由得一愣,一小碗勉强能吃得半饱的糙米饭,一碗清得不能再清的清汤,向菜锅内望去,却见诺大一口锅内,只是孤凌凌的飘着几根菜叶,便算做是菜了,案几上倒是堆放着不少的盐块和醋干,当作咸菜食用,萧俊只好无奈的掐下一块盐块和醋干,默不作声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柳雷看出了他的不快,笑道:“习惯就好了,他娘的,时常欠饷拖饷也就算了,连饭都不让吃饱,这仗还怎么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刚才明明闻到有肉香来着?”萧俊疑惑的问道。

“那是给八旗老爷兵们预备的,咱是二等人,享受不到那待遇,现在全国战乱加上闹灾,据说到处都缺粮食,咱们至少比外边饿死的百姓强些,这方圆几百里,连根菜苗都见不到,附近的省份闹灾闹得太厉害,从更远处运,又无法长时间保存,所以便是顿顿这么几根菜叶。”柳雷如倒豆子般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萧俊知他说的是实情,没有再说什么,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萧俊刚刚将饭吃完,却见一名武官冲着自己走了过来,柳雷在他耳边轻声道:“此人是统领我们这近四十名精锐马卒的杨千总。”

萧俊闻听此言,立刻上前拜见。

这杨千总摆出一付官威微微颌了颌首,忽然道:“你的马不错,本将正缺一匹好马,这马本将就留下了。”

第129章 猛轰第54章 阵斩第35章 搏杀第78章 少女第123章 定计第5章 围剿第71章 出城第114章 放榜第111章 作画第25章 亲事第142章 入瓮第134章 收益第50章 迎敌第130章 设伏第123章 定计第91章 遇袭第145章 交战第91章 遇袭第83章 赎银第63章 乞妇第28章 求活第93章 营救(二)第18章 拷问第96章 售曲第60章 伏击第25章 亲事第37章 脱险第116章 策论第1章 月娘第3章 追杀第3章 追杀第15章 幼妻第107章 中举第101章 灭匪第12章 习文第109章 密谋第42章 图谋第127章 伏击五十五章 战后第54章 阵斩第38章 隐居第43章 造桥第48章 投军第72章 强敌第119章 离别第142章 入瓮第119章 离别第165章 脱困第31章 教导第162章 见闻第48章 投军第38章 隐居第125章 夜袭第103章 乡试第141章 吓唬第160章 收网第146章 击溃第34章 陷井第26章 身世第59章 购院第124章 暗流第33章 藩乱第39章 精锐第100章 牌票第85章 秋月第73章 战象第8章 授艺第152章 马匪第109章 密谋第95章 曲子第141章 吓唬第121章 乡勇第116章 策论第165章 脱困第166章 回衙第66章 办法第73章 战象第9章 袭杀第83章 赎银第143章 战前第17章 惊变第93章 营救(二)第32章 闭关第70章 兄妹第43章 造桥第61章 逃离第71章 明月第20章 投毒第2章 燕氏第164章 过隘第63章 乞妇第36章 逃亡第162章 见闻第71章 明月第136章 田税第108章 姚成第69章 赏银第46章 之众第68章 夺台第154章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