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二征葛尔丹(七)

君臣之间说了会儿话,见天色已晚,便引领着车队一路向御营行去。却不想众人走了还不到一刻,几辆粮车的车轮便陷在了路间的沙坑之中,即便健骡拼命的拖拽,却只在原地移动了几分而已。于成龙当下急上心头,甚至顾不上向康熙告罪,即刻下马过去查看,见车轮深陷湿沙之中,便与押运的官兵一道,双手用力地推着车辕。两推之下,车轮稍稍有些松动,正待使力的当间,于成龙突然觉得肩头一轻,身边赫然多出了一人,侧目一看,竟是皇四子胤禛!于成龙顿时甚为惶恐,正欲出言劝止,胤禛手不离车辕,转头对众人道:“我喊一二三,诸位与我一同用力!”众人于是都涨红了脸,于成龙也憋足了劲,在胤禛的三声号令之下,一举将车推出了沙坑。

待于成龙抬起头,才看到在另一辆车旁,康熙正在轻轻拭擦着手掌上的泥水,当下怔住了,半晌,嗫嚅道:“皇上,您……。”

康熙展颜一笑,道:“你能做的,朕难道不能?”说罢,走到于成龙身边,递上自己刚刚用过的帕子,口气之中满是关爱,又道:“你都快成泥人,再不拾掇一下,仔细旁人参你君前失仪。”于成龙接过帕子,迟疑着,眼中几欲落下泪来。

正在这时,就听胤禛一声怒喝:“你混蛋!”康熙面色一变,转身看去,见胤禛站在一名侍卫面前,横眉怒目,而那侍卫却是一脸不服气的神色。

康熙不明就里,心中微恙,冷笑一声,道:“倒是有趣的紧。振甲啊,看来朕这里还有一场家务官司。”稍稍顿了一下,康熙提高音量,道:“怎么,你们两个还要朕请你们过来不成?”

正在僵持之中的胤禛听到出康熙语气之中的不善,撇下那名侍卫,急步走了过来,对着康熙一躬身道:“皇阿玛,儿臣参一等侍卫萨尔图妄语不敬之罪!”

康熙疑惑地看了看胤禛,这时又见萨尔图急奔而来,跪地大声道:“奴才不服!”康熙没有理会叫着撞天屈的萨尔图,看向胤禛,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说得明白些。他如何妄语,怎么不敬?”胤禛双眼之中尽是怒火,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怒气,道:“萨尔图适才不帮着推车不说,儿臣还听到这奴才低声辱骂,全无半星人臣之道。”“哦?你可听清他骂什么?”康熙虽是询问语气,却人人都可听出那份肃杀的冷意。胤禛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儿臣耻于说出那些不堪之辞,免得污了皇阿玛圣听。”于成龙听到此处,已知大略情形。萨尔图是镶黄旗觉罗宗室,红带子,身份贵重,算起来是康熙不出五服的堂兄弟。此人担着一等侍卫衔,却从没外放过,只是在内务府上驷院挂个名领着供奉而已。似这等从来都是在京城里面享福享惯的贵胄子弟,怎堪吃得起西征漠北这种苦,抱怨几声只怕太寻常了。

康熙自然也明白了事情究竟,侧目撇向萨尔图,道:“四阿哥这么说,可冤了你?”

萨尔图自幼出入禁苑,与康熙稔熟,此时竟一点不怵,梗着脖子道:“奴才没叫冤,奴才只是不服,也有话要说!”

康熙逼视着萨尔图,见此人目光毫不畏惧迎了上来,便轻笑一声,道:“还算有胆子,没有装熊不认账。也罢,朕从无不教而诛之举,朕就让你说!”

萨尔图就地叩了个头,道:“主子,这一路上,风里雨里的,奴才沙子都吃了好些天了。一天就一顿饭,不过是几块干肉几个烙饼的嚼裹,水都吃不上几口。这苦,奴才也受着呢。但奴才以为,奴才的职司就是护卫主子,监管上驷院牧马事,其它的,自该是旁人的差使,奴才管不着。不就推车这点芝麻小事,四阿哥至于就朝奴才撒气?”

这番话一说,顿时让康熙面上失了笑意,道:“方才四阿哥说你混蛋,朕还有些不以为然。此刻朕听了你的说辞,倒真让朕开了眼界。世间居然有你这等无君无父的畜牲!”康熙一面说,一面不停踱着步。于成龙了解康熙的性子,一旦这位万岁爷真的发了脾气,便是脚步不停,嘴上刻薄。

萨尔图不知是不是吃了猪油蒙了心,居然还不谢罪,执拗道:“奴才愚钝,不敢领这个罪!”

康熙口气愈加阴冷,道:“你顶的好。你身份贵重,跟在朕身边做侍卫已经屈了你,怎么还能劳动你大驾推粮车?像你这等大爷,朕用不起,你这就回京去宗人府等着听候处置!”言罢,再也不看萨尔图,丢下一群人,上马挥鞭疾行。

胤禛神情复杂地注视着萨尔图,皱了皱眉,道:“我若是你,此刻便去上折子请罪是正题。”然后招呼着剩下的侍卫们,匆匆追着康熙的背影而去。

于成龙也轻轻叹了口气,带着粮队继续往御营方向前行。夕阳之下,还跪在当地的萨尔图留下了一个长长的侧影。

第二日,胤禛听说,萨尔图自刭而亡。而得悉之后的康熙则传令三军,云:“畏难不前者如萨尔图者,虽死而不能恕其罪。萨尔图随身及在京所有家产、马匹、骆驼等皆分配于此战功高之将士。其尸首于营中示众十日,以儆效尤。”

在前营将士艰难行军的同时,在京监国的太子却正沉溺于床第之欢而不亦乐乎。康熙数月之前为胤礽册封了太子妃石氏,只是石氏为人恬静,只是大婚初ye浅尝人伦之后便一直劝胤礽要以国事修身为要。但胤礽既已体味温柔乡之妙,怎肯就此罢休,便借着监国之便,三天两头地让雅各布从宫外选些民间的女子入宫伺候,甚至,胤礽还颇有些龙阳之癖,还曾经要了几名面容姣好的少年进宫。太子做的这些腌臜事,自以为无人知晓,却并瞒不过上书房中授命辅政的马齐。马齐兼着内大臣,宫闱护卫本就是应有职分,太子的一举一动,早被一些侍卫,密报到了马齐之处。在对太子行径大摇其头的同时,马齐不免暗想:“难道这大清的江山,以后就要交给这么一个行为荒唐之人不成?对于太子的所作所为,到底该不该禀告康熙知晓呢?”

第361章 风云渐起(七)第112章 历史轨迹26 兄弟三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167章 国事家事(五)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第221章 浑水(二)第171章 南巡(二)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183章 科举弊案(五)第163章 国事家事(一)第137章 二征葛尔丹(四)第182章 科举弊案(四)第270章 尘埃落定(十三)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286章 督抚之争(十二)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23章 浑水(四)第301章 意动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82章 出征(五)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210章 惊变(六)第93章 又生风波(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197章 风雷涌动(四)第199章 风雷涌动(六)第167章 国事家事(五)26 兄弟三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二)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361章 风云渐起(七)第44章 麻烦(四)第327章 万寿(四)第148章 二征葛尔丹(十五)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29章 暗潮汹涌(六)第63章 何去何从(四)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199章 风雷涌动(六)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255章 议储(七)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第280章 督抚之争(六)第184章 科举弊案(六)第90章 首战葛尔丹(六)第164章 国事家事(二)第387章 问鼎(十一)第274章 尘埃落定(十七)第53章 初识愁滋味(七)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06章 嫌隙(一)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第284章 督抚之争(十)第385章 问鼎(九)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173章 南巡(四)第217章 惊变(十三)第47章 初识愁滋味(一)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第107章 嫌隙(二)第61章 何去何从(二)第20章 围猎(四)第31章 八阿哥(二)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73章 南巡(四)第126章 暗潮汹涌(三)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二)第301章 意动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9 喜讯一第224章 浑水(五)第390章 问鼎(十四)第366章 风云渐起(十二)第270章 尘埃落定(十三)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204章 风雷涌动(十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170章 南巡(一)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288章 督抚之争(十四)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355章 风云渐起(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45章 麻烦(五)第130章 暗潮汹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