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南巡(六)

康熙听罢胤祥、胤祯二人的陈奏,看着手中轻飘飘的布包,半晌不语,继而又望着船外不知想些什么。胤祥、胤祯在一旁默默侍立着,也不敢打扰康熙,直到康熙轻轻叹了一声,胤祥才斟酌着劝道:“皇阿玛也不用太过忧心,四哥和八哥必然已在安排赈济之事,眼下又有了漕粮救急,官府正广设粥棚接济附近州县受灾的百姓,儿臣听闻,百姓们都感念着圣恩,直说要献万民伞呢。”见康熙还是面沉似水,胤祯顺着胤祥的意思接道:“十三哥说的是,百姓所求,无非是口吃食而已。儿臣和十三哥一路上都留心着,无论城中乡野,如今均井然有序,并无丝毫乱象。”

康熙微微颔首道:“你们两个不光是在为朕宽心罢?方才说的这些话,拿的这个布包,是谁的主意?可是打算为施世纶说项来的?”言罢,直视着胤祥,胤祥一时语塞,面上已是泛了红,康熙看着面前的两个儿子,终究露出些慈爱,点了点头,道:“朕没有责你们的意思。你们这次也算用心办差,朕颇为欣慰。施世纶虽说未奉旨便截漕粮,于体制不合,但其能审时度势,不避讳物议而行利国利民之事,朕也不会怪他。”胤祥、胤祯听罢暗暗吁了口气。康熙接着道:“你们去叫马齐、张玉书递牌子见朕,朕有些事与他们说。你们也早些安置罢,明儿朕可能还要让你们回淮阴去。”康熙语气之中带着些难得的温存,兄弟二人听了,暗自都觉得欣喜非常。

淮阴府内堂之中,胤禩打偏坐着,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茶,胤禛看着他,尽量放缓了声色,道:“八弟,不是四哥苛求,咱们身为皇子,有些事确是要避嫌的。”胤禩看不出面上的表情,只淡淡道:“四哥这话小弟听不明白,小弟哪一步行差踏错的,还请四哥教我。”胤禛心中暗恼,胤禩前日言语之中便一直在为董安国开脱,可是以为他胤禛真的不晓得董安国为何许人?

三年前于成龙解河道总督而就直隶,究其根底,还是因为靳辅。之前在靳辅与于成龙之争中,康熙最终偏向于成龙,靳辅被夺职闲居。然而,几年治河的教训,却让康熙终于认识到原来靳辅所议才是正道,正要复靳辅的职,却惊闻这位老臣因长时间的郁郁不得志已阖然仙逝了。靳辅的去世使得康熙颇为懊恼,内疚之余便有些迁怒于于成龙,便使其左迁为直隶巡抚。河督空缺时,董安国不过是工部侍郎,平素便是走大阿哥的门路,得知此讯,便央着大阿哥上了荐本。适逢大阿哥经两次随驾亲征,正是朝野之间名望最盛的时候,康熙对大阿哥的折子几乎是每本照准,董安国便一跃三级而为河督。而胤禩自六岁入上书房始,便由大阿哥之母惠妃抚养,与大阿哥一向亲厚。只是胤禩如此对待董安国,究竟是为了大阿哥还是为了他自己?

胤禛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道:“也罢,八弟自己权衡着便是。眼下于成龙已下了死令,凡水情危急敢退一步者,便用皇阿玛赐下的天子剑先斩后奏。沿河各府县大小官员都在抢修着河工,八弟若是不介意,与我一道堤上一行如何?”胤禩颔首道:“但凭四哥吩咐便是。”

御舟之内,康熙已是动了微怒,道:“朝廷穷十数年之功,所费甚巨,原以为能还世间一条太平清澄的黄水,可如今还是黄水泛滥,危及十几个州县。朕此次南巡,特意颁下旨意,官员毋庸接驾,当以政务民事为要,可张鹏翮、宋荦依旧停了衙,整天跟在朕身边,致使施世纶奏报无门,灾民无粮可济,朕身边无人了吗?要他们紧着侍候?”马齐、张玉书都跪伏在地,二人知道,康熙为了水情灾qing动了意气,此时发怒无非是宣泄而已。前些日子,张鹏翮、宋荦迎驾之时,康熙还十分欣喜,慰二人道:“尔等俱是朕身边老人,旁的人不来朕也不惜,你二人朕却是晓得,即便有旨意,也是必定会赶来伴驾。”而今不过几日,

张鹏翮、宋荦只怕就要吃个大排头。

马齐有心为那二人缓颊,踌躇了一发,才小心道:“皇上,奴才以为,施世纶之举虽莽撞,却还算妥当之策,且四阿哥、八阿哥俱留淮阴,可临机视赈济之事,治水又有于成龙坐镇,上下用命,当无大碍。张鹏翮、宋荦二人久为皇上守牧一方,平素还是用心的,旁的不说,前些年张鹏翮随靳辅治水,双手都长满了茧子。宋荦也是素有廉名……。”

康熙挥手打断了马齐,道:“人常道朕仁厚,朕观你才是真仁厚。不过短短几句话,那几人的好都让你说尽了。”顿了一下,康熙才悠悠道:“朕适才虽着恼,却更多恼的是朕躬自身。”听康熙如同罪己一般的说法,马齐、张玉书立刻叩首请罪,康熙命两人起身,道:“张、宋两人处分还是要的,身为封疆,水况灾情初始未能及时筹谋,着降一级留任,罚一年俸禄。至于施世纶,你怎么看?”

马齐私下里对施世纶并没有什么好感,不过一年多之前,马齐奉旨查访修堤工程,康熙为示恩特意遣四名蓝翎侍卫扈从。这四名侍卫,出身不过旗下寻常官吏之家,平日又在外班当差,品轶不高,自然是被人吆来喝去的主儿。随马齐出外差,算半个钦差,自个儿便把自个儿当了人物。马齐到泰州,与河道会同办差,却并不住衙门,而是沿堤巡视,晚了便搭了帐子歇息。这四名侍卫原以为出差能吃香喝辣,顺手捞点好处,不想却是这种境遇,自然心中不忿,却不敢在马齐面前放肆,只能与河道上的兵丁一道厮混。河道兵丁不少本就是欺压良善的混混丘八,有了侍卫仗腰子,便少不得做下些骚扰地方的混帐事,被人告到了施世纶处,施世纶倒也毫不客气,直接下令一班府衙差役合着从城守营中借出的一哨兵拿了大棒子天天跟着,若是兵丁再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直接大棒子抡上去一顿臭揍。施世纶虽说明面上也算给马齐面子,出事只打河道兵,但马齐始终觉得心中有些别扭。

眼下康熙指名问到了自己,马齐拿定了主意,拱手道:“奴才以为施世纶有能臣之才,只是还需多加历练一二。奴才素闻施世纶于刑狱颇有见地,眼下湖南按察使需守制出缺,可否调其入湘地?”

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45章 麻烦(五)第63章 何去何从(四)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145章 二征葛尔丹(十二)第326章 万寿(三)第112章 历史轨迹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326章 万寿(三)第136章 二征葛尔丹(三)第33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一)第374章 风云渐起(二十)第1节 我来了 布鲁塞尔第72章 从军(三)第384章 问鼎(八)第236章 浑水(十七)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172章 南巡(三)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22章 浑水(三)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177章 南巡(八)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138章 二征葛尔丹(五)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199章 风雷涌动(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223章 浑水(四)第167章 国事家事(五)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26章 浑水(七)第29章 伤逝(三)第20章 围猎(四)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275章 督抚之争(一)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82章 问鼎(六)第358章 风云渐起(四)第391章 问鼎(十五)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390章 问鼎(十四)第225章 浑水(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120章 波澜横生(三)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18章 围猎(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43章 浑水(二十四)第53章 初识愁滋味(七)第209章 惊变(五)第355章 风云渐起(一)第17章 围猎(一)第231章 浑水(十二)第363章 风云渐起(九)9 喜讯一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06章 嫌隙(一)第144章 二征葛尔丹(十一)6 反思第204章 风雷涌动(十一)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383章 问鼎(七)第93章 又生风波(一)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328章 万寿(五)第327章 万寿(四)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132章 管中窥豹(一)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240章 浑水(二十一)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66章 尘埃落定(九)第285章 督抚之争(十一)第368章 风云渐起(十四)第144章 二征葛尔丹(十一)第33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一)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178章 南巡(九)第62章 何去何从(三)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15 家祭二第224章 浑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