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围猎(三)

康熙见射杀的野兽已狼藉遍地,传谕网开一面。穆子煦和索额图即将兵丁向左右带开,无数惊慌的野兽决堤一般从这缺口逃走了……

康熙的“行宫”其实就是在围猎场的中央地带以木桩和布围搭起一片营地,中间竖立大大小小几十座帷帐,中间最高大的一座就是康熙的御幄。营地门口左右高悬着两只巨大的纱灯,耀眼的灯光照亮了通向中央的小路。御幄内烛光明亮,笑语阵阵。

康熙换了常服,头上戴一顶六合一统便帽,只是帽上镶着的一块碧绿入湖水的翡翠现实了主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康熙面南盘腿坐于毯上,几位阿哥侧席相陪,索额图、明珠、高士其、莫洛等也都盘腿坐在另一边。由于今天猎获甚丰,康熙心中异常喜悦,传谕其他随围的近臣同来幄内用膳。

此时,随行的御厨禀告说鹿肉已经烤制完毕,康熙命分赐众人享用,众人皆食指大动,都知道这野火上烤出的鹿肉又鲜又嫩,香气诱人,别有一种风味儿,比宫中御厨烹调的御膳还开胃口,几位阿哥基本也都快饿了一天了,只是皇帝在旁,不敢放肆,只能一点一点地撕着用,大臣们也要讲究君前礼仪,而且受孔夫子的教导,所谓:“食不言,寝不语”,也都一片沉默。只是那些侍卫没有那么多讲究,一边大嚼一边不住赞好。

康熙笑笑道:“今天不讲君臣分际,诸位爱卿不妨放开些个,笑语无禁,你们挨个说些笑话典故助兴。先从阿哥们开始,说的好有赏,说得不好罚你们不准吃烤鹿肉。”

众臣称是,然后就都低头思量,想怎么能拨皇帝一笑,拿个大彩头。太子道:“既然皇阿玛有令,儿臣就抛砖引玉,先说一个。说隋文帝开皇年间,越国公杨素任尚书令。当时有一位姓出名六斤的人想拜见杨素,便带着名纸到尚书省,在门口遇到了儒林郎侯白,请求侯白代他署上姓名。侯白遂写成“六斤半”。名纸很快传到杨素手里。杨素对这个人的姓名感到奇怪,便召来出六斤问道:“你的名字叫六斤半?”出六斤回答道:“您搞错啦!是出六斤。”杨素拿着名纸在他面前一晃:“这上面为何写成六斤半?”出六斤解释道:“刚才在门口请侯秀才代写的,大概是他写错了。”说到此处,众人已经莞尔,太子接着道:“杨素马上把侯白召来,指了指出六斤问道,“你怎么把人家的名字给写错啦?”侯白分辩说:“没写错呀。”杨素便拿起出六斤的名纸,指着侯白书写的“六斤半”三个大字,得意地问道:“肯定是你写错了。若不是你错,为什么人家姓出名六斤,请你代笔,你却写成了‘六斤半’?”侯白恍然大悟,回答道:“是这么回事,刚才我在尚书省门口遇见他,他求我写字,既然他说是出六斤,我捉摸着那只能是六斤半了,不料到竟写错了。”听到此处,众人无不笑得前仰后合。康熙一边笑,一边道:“好个侯秀才,真真是做个商贾的材料,六斤半,还不算亏本。”

太子笑道:“皇阿玛开心,儿臣就算略进了孝道。”

康熙道:“这个笑话有意思,太子说得好,赏太子猎得的黄羊一头。”

太子忙站起谢过。

大阿哥看见太子拔得了头筹,不由有些着急,急忙道:“皇阿玛,儿臣这里也有一个笑话。”

康熙瞧瞧他,心中着实有些厌恶。自从上次知道是由于他的缘故撩拨太子打碎了安南进贡的玉灵芝,而后又将四阿哥胤禛作为替罪羊,还得四阿哥被盛怒之下的自己重责,已经对他非常不满,甚至有了此子用心险恶的判断,此番看到他又跳将出来,便没有好气地道:“也好,胤褆,你且讲来听听吧。”

大阿哥没有注意到康熙的脸色已经不好,自顾自道:“儿臣说得是闽地有一个大海盗,名叫郑广,后来归降了朝廷,朝廷于是授给他一个官职。有一次,郑广和同僚们在一块吟酒赋诗,众人吟诗罢,都力劝郑广作诗一首。郑广被逼无奈,只得胡乱吟道:“不问文官与武官,文官武官总一般。列位做官再做贼,郑广做贼再做官。”

众人听了,无不大笑,只是高士其一直在注意康熙的脸色,看到不善,就一连肃容,没有言声。

大阿哥本来也随着众人一起笑,后来看到康熙的脸色,就局促起来。

康熙冷冷道:“胤褆,这笑话朕倒是听出几分讽谏的意思,照你看来,大清朝的官员先做官再做贼,还是先做贼再为官呢?”

众人都是聪明绝顶的,一听就知道康熙在借题发挥发作大阿哥,马上就肃静了下来,全都沉默不语。

大阿哥慌了,连忙道:“皇阿玛,儿臣,儿臣没有这个意思。”

康熙憎恶地看了他一眼,道:“朕今天注意了你一天了,你也真够能耐了,怎么连一只黄羊都没射中?平时好像射靶之时你总是教训你的弟弟们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好似只有你自己是最为出众,今天连四阿哥都射了一只黄羊,你却只猎得了几只雉鸡,好威风啊。”

大阿哥低着头无言以对,只是紧咬着嘴唇。

康熙又道:“你过来。”

大阿哥迅速站起,脚步轻轻走到康熙面前。

“伸出手来。”

大阿哥惶惑地伸出了手。

“看看你这细皮嫩肉的手,可以与水葱比美了。”

太子闻言,“噗”地笑出了声。康熙转头看了一眼,太子连忙闭起嘴,换上一脸正容。

康熙伸出了自己的手,说:“你看看朕的手!”

一只戴白玉扳指的大手出现在大阿哥面前,他看见那手上结满了厚厚的茧花。

大阿哥羞愧地低下了头。

康熙接着道:“尔等几个阿哥,早晚都是朕和太子的左膀右臂,朕可不希望尔等如赵括一样,又或者学了前明的诸王,只是些酒囊饭袋,朕要尔等踏踏实实,顶天立地,习真功夫,练真本事。也罢,今日朕也不想扫兴,也不屑说你,只是你这个笑话不好,不合时宜,朕罚你站着伺候其他人,今儿这里没有你的吃食。”

大阿哥悻悻的站到了一旁。尽量不去瞧别人蠕动的嘴巴,却也难以抵挡幄内的肉香,抑制不住一口口往肚里咽唾沫。

第246章 浑水(二十七)第393章 完结篇第59章 谁言寸草心(三)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240章 浑水(二十一)第382章 问鼎(六)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33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一)第181章 科举弊案(三)第216章 惊变(十二)第130章 暗潮汹涌(七)第204章 风雷涌动(十一)第329章 万寿(六)第369章 风云渐起(十五)第377章 问鼎(一)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第325章 万寿(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27章 暗潮汹涌(四)第358章 风云渐起(四)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76章 从军(七)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84章 督抚之争(十)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240章 浑水(二十一)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108章 嫌隙(三)第47章 初识愁滋味(一)第238章 浑水(十九)27 伤逝一第391章 问鼎(十五)第74章 从军(五)第218章 惊变(十四)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207章 惊变(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二)16 家祭三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172章 南巡(三)第277章 督抚之争(三)第83章 出征(六)第21章 围猎(五)第239章 浑水(二十)第169章 封爵(二)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221章 浑水(二)第180章 科举弊案(二)第76章 从军(七)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160章 河务(三)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58章 谁言寸草心(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70章 南巡(一)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11 郊迎一第263章 尘埃落定(六)第266章 尘埃落定(九)第84章 出征(七)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156章 洗三第217章 惊变(十三)第185章 科举弊案(七)第79章 出征(二)第279章 督抚之争(五)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126章 暗潮汹涌(三)第44章 麻烦(四)第373章 风云渐起(十九)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1 诞生第1节 我来了 布鲁塞尔第95章 又生风波(三)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60章 何去何从(一)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280章 督抚之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