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策动前夕,偶然偷窥

和瑞园里,蓝嬷嬷正在黄氏跟前念念叨叨:“也不知因着何事,太夫人竟然交待推托了宴请应酬,便是世子,这些时日出入都让带着亲兵,突地这般戒备防范,倒像是要出大事一般,偏偏没有交待仔细,别说夫人疑惑,老奴也觉得七上八下。”

黄氏轻轻一笑:“应是朝堂上的事儿吧,太夫人一贯就防着我,瞒得一句不漏的,当日与五娘往并州,不也是说走就走,哪曾提前知会一声儿,外头闹得沸沸沸扬扬了,咱们在这深宅大院儿里,竟还不知疫情已经那般严重。”

“太夫人到底还是偏心,虽说后宅妇人也插手不了朝堂政事,可但有风波,总得有个交待吧,夫人心里也才有底儿,只不让人出门儿,又不说缘由,不是白让人担心么?国公爷偏又孝顺,对太夫人言听计丛……”蓝嬷嬷只顾发泄不满,两片嘴唇翕翕合合,话题越扯越远,一忽儿是五娘的婚事,一忽又说崔姨娘,病了这么久,早该送去庄子云云。

黄氏的心思早没在蓝嬷嬷的嘴上。

直到白露入内,凑到跟前儿:“夫人,奴婢打探得知……”

黄氏眉梢渐渐挑高

“百余亲兵!”蓝嬷嬷惊呼:“即使五娘现在是郡主,出个门儿也不需要这般阵势吧,又有那一番安排,倒像是料定会出意外一般,越发让人不安。”

黄氏沉吟片刻,却也没有让白露再去打听,打发了她出去,这才嘱咐蓝嬷嬷:“我不能出门儿,只好让你明儿个跑一趟腿,请二嫂过来一趟,就说三侄子的亲事已经有了几分眉目,我要问问她主意。”

一夜无话。

为保万全,次日,卫国公亲自护送旖景出城。

百余公府亲兵,身着软甲,长剑铁腰,拥护着一辆紫檀朱盖双骐车穿街出城,这般赫赫扬扬,自然引得往来行人顿足观望——京都虽是贵胄聚集,但这般阵势倒也不是日日常见,人群里难免会有议论。

“车上嵌个卫字,莫不是大长公主出行?”

“听说车前那骑紫驹上,身着紫氅的贵人,正是卫国公,应是护送公主。”

“你们难道不见仪仗上头有广平的字号,怎会是大长公主,应该是新册的郡主才是。”

“听说宫里皇后娘娘冲厄,郡主是去清平庵替娘娘行斋戒解厄。”

“原来如此,怪不得国公爷亲自护送呢。”

“我有熟人儿在国公府里当差,据他所说,原本大长公主也与清平庵住持尼师投缘,待郡主三日斋戒后,要去清平庵拜访呢。”

“啧啧,都说这位广平郡主受宠,果不其然,去时由父亲护送,归时由祖母接返。”

“这话说得,怎么一股子酸味儿,假若是我有这么一个才貌双全、聪明伶俐的孙女儿,也把她当得如珠如宝。”

“呸!你也不怕大话闪了腰,你再怎么宠,能宠出这般阵势来?”

一阵哄笑。

既是自家亲兵随行,又有卫国公亲自带领,旖景在城郊别苑略停两刻,自然不会有任何阻碍。

这一处别苑,原本也是国公府诸人盛夏就近消暑的地方,或者偶尔宴请之处,往常只有负责洒扫修护的粗使仆妇在此,人数不多,之所以春暮爹娘被调来此处,原本也是因为大长公主示下——旖景及笄,已是议亲的年龄,春暮将来定会陪嫁,大长公主有意春暮一家为旖景陪房,春暮爹娘原本是国公府内外管事,依例,要提前交付手中差使,别苑本无事务,可让他们在此过渡空闲期。

至于已经确定的另外两家陪房,杨嬷嬷原本就在旖景院子里,秋月祖父打理的荣庆斋又是旖景的嫁妆,倒不必交付差使,并夏柯之母虽在府内领着差使,却不是管事之职,也没有交付的必要。

尚余一家陪房,大长公主尚且还在择选当中,并未确定。

且说眼下,当旖景跟着春暮娘到了别苑西侧的跨院儿里头,才掀开厢房的锦帘,竟瞧见了一幅“情深意长”的和谐画面。

卧榻上一床厚重的锦被下,男子睡得似乎不太安稳,额头上覆着条冒着热气儿的棉巾,一旁春暮正看着那张眉心浅蹙,眼睑轻跳的面孔出神,时不时用手里的绢帕,替灰渡抹了一把脸上渗出的热汗。

目光甚是温柔。

旖景竟看得怔住,犹豫起该不该干扰房中二人。

身后忽而一声轻咳——“怎么不进去?”

却是卫国公紧随其后。

旖景才见春暮吃了一惊,转头看来,手足无措地起身,竟像是做了什么坏事被当扬拿住的慌乱,心里那层预感,便又确定了几分。

只灰渡却猛然惊醒,一个翻身下榻,险些踉跄着绊倒。

多得春暮顺手扶了一把,灰渡才又站稳,定了定神,一步上前,恭身一礼。

“属下参见五娘、国公爷。”

旖景打量他,且见比当日并州时瘦了整整一圈儿,应当是高热未退,黝黑的面孔上透出一抹铜锈般的黯红。

“快些免礼,坐下吧,不需客套。”旖景忙道。

卫国公这时也已入屋,自寻了把椅子落座,便听旖景询问灰渡病情。

“小病无礙,不劳挂心。”灰渡急吼吼地一句,伸手取出贴身放着的密函,呈给旖景:“五娘,世子嘱咐属下务必亲手转交给您,其上所书,应是要事!”

灰渡自从奉命,日行百里,风雨无阻,好不容易赶回京都,却撑不住昏厥,又知五娘被诏入宫,更是焦灼了几日,这会子才算松了口气,哪有安坐的心情。

旖景拆了密函,须臾看完,却是一叹:“灰渡,你被骗了。”

连卫国公都吃了一惊,疑惑地看向旖景,灰渡便更是如遭雷击,整个人活像是烧焦了的木桩。

“你看看吧,世子的信。”旖景将手里的一张薄纸,递给灰渡。

灰渡自然是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五娘,世子信中所书,可是大事!”

旖景接过信来,又转交卫国公。

她当然明白虞沨的用意。

信上所书的确是计划之一,便是将金榕中谋逆之心上禀天听,谏请圣上下谕,着河南、湖北都司演出一幕闹剧,诓得金榕中以为一切顺利,楚王果然投诚,助袁起数万“叛军”直抵河南直隶,与之汇合,进攻京都,如此,便能使金榕中自入陷井,将其一网打尽。

可这计划原本早已策定,何劳灰渡再递一回。

虞沨用意,无非是要诓得灰渡自离险境罢了。

纵使灰渡起疑,拆信来看,也不会察觉。

而之所以叮嘱必须亲手转交旖景,是他知道旖景见信便会明了,假若事有不顺,总有办法绊住灰渡,使其不再赴险。

心细如发,他总是如此。

当听旖景略作解释,灰渡又是一个踉跄,转身欲走。

“灰渡,世子之意你该明了。”旖景轻叹一声:“他是不欲让你涉险,而我既以实情相告,便是证明眼下情况有利,世子大有成算能平安归来。”

而这时,春暮总算也忍不住了,竟拉了一把灰渡的衣袖:“你病未痊愈,高热未退……”

“五娘恕罪,并非属下信不过您,只世子于属下有活命之恩,唯有生死与共,才能报世子多年照护之情。”灰渡依然坚持要返回湘州。

旖景也知灰渡心意已决,不再多劝,只是说道:“你要返回湘州未尝不可,但眼下有一件事,关系世子安危,交给你才能放心。”

灰渡当然是半信半疑。

旖景却对卫国公说道:“父亲,阳泉郡王亲赴湘州关系重大,虽有楚王府亲卫护持,女儿却仍觉不安,灰渡本是世子信重之人,万不会有半点疏忽,若由他随护郡王,更添一分稳妥。”

虞沨本意,虽是不让灰渡犯险,眼下事态,他之安危却全系阳泉郡王能否顺利到达湘州,当旖景得知灰渡回京,这个打算便已经酿成,而灰渡又决心要去湘州,她并无能力强留,只要阳泉郡王平安抵湘,一切计划便有八成把握。

生死与共,是她眼下做不到的,唯有交托给灰渡。

“灰渡切记,阳泉郡王之安危关系着能否使这场兵祸消于无形,更关系到世子能否平安归来,你肩上责任重大,万不能有半分大意,定要保护郡王平安抵达,面见袁起。”旖景沉声而言。

而对于灰渡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再返湘州,在此条件下,他情愿赴汤蹈火,当然不会再有半分犹豫。

只一旁春暮,目光留连在男子有如刀斧刻成的利落面颊上,饱含担忧,与莫名不舍。

旖景看在眼里,一时却没有闲睱过问春暮的心思,又嘱咐了灰渡留在别苑等楚王令下,便继续往澜英山去。

果如所料,当大长公主三日后将去清平庵的风声一张扬开来,旖景在佛庵里斋戒的三日倒也风平浪静。

那百余亲兵,当然驻守在清平庵外,甚是严阵以待。

而幽谷佛堂里,时光仍是那般波澜不惊,半分不受庵*谋酝酿的影响。

在旖景眼里,净平尼师却不似都中贵女传言那般“阴森可怖”,话自然是少的,当然也不会谄媚奉迎,她五官生得甚是清秀,倒与佛翕上手持净平的观音像有几分相似,虽说年过半百,眼角依然舒展,未染岁月雕痕。

因着大长公主并非佛前信徒,旖景打小也没受到什么熏陶,对于早晚一个时辰的静坐诵经,只觉有些难挨,但是苍山幽谷的静谧怡人,倒是极合旖景心意,也并不觉得离了丫鬟随侍便是受苦,反而对动手摘菜洗米,生火煮食的“粗活”兴致勃勃,但短短三日下来,她便自食苦果——那养尊处优的小手开始萌生冻疮,灼痒难忍。

三日斋戒转眼而过,明日便是归期。

这一晚,旖景自然辗转难眠。

因为明日,应当便会有“变故”迭生,金相开始策动,而一应计划也当逐步展开。

幽谷静夜,风声扫过山林,起伏有如涛音。

衾寒枕冷难入梦,披衣蹑履出客厢。

一弯残月,冷峭地斜在黯云移走间,清光蕴透天地,使得万树朦胧,柯叶扶疏却清晰地画在阶前石道,一路翦翦。

旖景拢着肩上白狐裘披,踏着月色信步往前,才转过几株梅花,便见往西的一排庵堂,窗内灯影摇曳。

夜半三更,是谁还在佛前诵经?

心里微微的一阵疑惑,便使步伐下意识地往那而去,才到门扇下,便听里头似乎有依稀的哽咽声。

旖景心下大奇,往门扇缝隙处一望。

一席缁衣跪坐,背影清瘦。

一排烛灯,照亮翕上灵位,当旖景看清其上字迹,心下越发惊奇。

宛妃蓝瑛?

大隆建国,几代帝王妃嫔,宛氏便只有一人。

却听哽咽声中,地藏经低诵。

一连三日早课晚省,旖景对这声音已经十分熟悉了。

正是住持净平尼师。

但为何这清平庵里会有宛妃的往生灵位?净平尼师又何故哽咽?

第两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响,是为何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诏返辽王,将有杀祸第七百六十八章 穷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书信,请见王妃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群芳聚宴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里,已有暗涌第两百三十七章 储君无能,实为隐患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头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黄氏被斥第四百四十七章 表妹“企图”,原因仰慕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祸心渐起第九十四章 月下阴谋,如何破解第一章 醒来豆蔻,爱恨重头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发传言第六百七十六章 卫冉“入仕”,子若为奴第一百五十三章 闺阁之间,小有芥蒂第四百零五章 百变皇子,何为真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痛打江月,张氏陷局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潜入大京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发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两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许氏不平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十一章 当年学堂,惊见旧迹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获,混乱局势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审案,世子旁观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强请赴藩第十二章 早生死结,一朝爆发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门,所为姻缘第九十三章 戏里戏外,谁主浮沉第两百零七章 贵女之间,泾渭不明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连环嫁祸第六百三十六章 总算通信,大胜归来第两百六十八章 心弦幽寂,为一人吟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情天家,谁主输赢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虚荣,妄自尊大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朝回门,有药可救第五百一十五章 机锋对恃,“公主”落败第两百五十八章 朝中风云,城里变幻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伤,我之遗憾第四十五章 为寻外援,夜探妓坊第七百五十八章 杨秦互掐,辽王不愚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拨,小小报复第一百三十六章 谁之劫数,终究难参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无疑,绝不饶恕第两百零一章 远人才归,又将外行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一百二十三章 携手合作,并肩共进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念到位,主角忽改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宁海卫家第十三章 细纻有迹,花簪无踪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五百零七章 诸子弑母?人伦悲剧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险第三百零七章 悚然而惊,却成交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颜如是,无可奈何第九十七章 蛇蝎比之,尚有不足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三十八章 从前知己,隔世再见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闲谈”,却生惊疑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桩姻缘,几环圈套第六百三十六章 总算通信,大胜归来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杀机早伏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义难全第一百五十九章 嫌隙难消,心生倦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对峙双方,狡言不断第六百零九章 虚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两百九十九章 人已谋事,未知天意第五百八十五章 慈母之心,帝王之疑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难两全第四十一章 突生祸事,马*婚第四百七十四章 试探得因,总算决断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圆,血祸又至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衅,旖景不忍第五百三十八章 数桩喜事,又有恩封第九十七章 蛇蝎比之,尚有不足第三百六十三章 郑村死者,陇西归人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樱桃第两百三十四章 戏已开演,各归各位第四百七十章 终是难免,成人笑谈第二十六章 赐名之喜,责罚之恨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蝎毒计,宋氏决断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无诏,唯一见证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败涂地,秦母求死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长嫂发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深思熟虑,两全之计第两百五十二章 早有安排,美色陋计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七百零二章 两对父子,一桩惊闻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阖墙,纵容之祸第四章 梦时梦醒,愧疚如山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对策,婚事仍悬第三百八十四章 强辞夺辩,委实傲奴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势,三姓混战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来顺利,忽再危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