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离间君臣

第333章 离间君臣

阿会鲁苏说得这般慷慨激昂,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他真的与崔澈有多年的旧怨。

当然了,现在也不是细究这个问题的时候。

既然有人抢了先,带头表忠。

剩余之人,如都速六、契丹八部酋长,更是争先恐后,纷纷向崔澈表达自己的忠心,当众立下誓言。

崔澈此时早就不见了醉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举杯道:

“好!能有诸位倾力辅佐,区区高句丽,崔某早晚灭之。

“今日先饮此杯,将来再与诸位畅饮于平壤!”

酒宴重开,觥筹交错,来了兴致,崔澈甚至自己弹奏胡笳,众人载歌载舞,将宴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同一时间,平壤城内,高句丽王高元却是烦躁得很。

高元如今已经收到了准确消息,此战,库莫奚、契丹、突厥都六速部都进行了全族动员,再加上崔澈自己抽调燕地精兵,东征大军不会低于三十万,这让他寝食难安。

五年前,才打退一波隋人的三十万大军入侵,辽东城攻防战,高句丽也有不小的损失,好不容易喘口气,结果大隋天子又派了三十万人。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隋军后勤无忧的情况下,即使高句丽人能击退隋军,只怕自身也要遭受重创。

但与此前不同,这是一支胡汉联军,而且是以胡人为主力,无论胜负,只要幽州精骑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对于隋朝自身的实力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我向你等问计,都是坚壁清野,守以拒之,待敌自退。

“要知道!崔澈虽然出自河北名门,但打起仗来跟草原上的蛮夷没有两样。

“行军作战,总会驱赶牲畜,还怎么指望他跟高颎一般,缺粮自溃。”

高元胸口起伏,群臣的无能,让他很是愤慨,这么多人,平时侃侃而谈,如今国家危难之际,就没一个中用的。

群臣纷纷告罪,并将目光看向莫离支,也就是宰相渊子游。

渊子游也无奈叹气,不据城而守,莫非还要与隋军野战不成,这年头,但凡与崔澈野战的,哪个不是惨败。

可谁让自己是宰相呢,渊子游暗自叹息,进言道:

“大王,臣以为不如遣使西行,向大隋天子请罪,或可化干戈为玉帛。”

群臣纷纷附和,谁也不愿意再与隋人大战一场。

却听高元冷声道:

“是要我再当那辽东粪土臣元么!”

高元觉得很是屈辱,他都已经放弃了自尊,堂堂高句丽王,甚至自称粪土臣元,杨坚为何还是不肯罢休。

实际上,要不是崔澈提出以胡制胡,驱使库莫奚、契丹攻打高句丽,杨坚在赢回了面子以后,还真不会继续追究。

隋朝再是强盛,那样的惨败再多来几次,也吃不消。

见渊子游连连称罪,高元长叹一声,无奈道:

“就算我愿意低头,隋人准备了这么久,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杨坚又怎么会罢兵。”

就在众人茫然无措的时候,乙支文德却进言道:

“大王,臣以为,可行离间之计。”

有大臣讥讽道:

“奚人、契丹人畏惧崔澈,见了他好像见了猛虎,挑拨离间,说来简单,也要看对方有没有这个胆量。”

乙支文德并非高句丽人,只不过是高元的潜邸之臣,才能身居高位,加之此前面对崔澈又打了败仗,因此多有大臣对他心怀不满。

但就连高元都觉得那名大臣说的有道理,这乙支文德根本就是胡乱出主意。

可乙支文德却笑道:

“我何时说是要挑拨崔澈与奚族、契丹的关系。”

众人闻言惊愕,高元心中好奇,催促道:

“快快说来。”

乙支文德侃侃而谈道:

“大隋天子,乃是雄猜之主,自立国以来,蒙冤而死的功臣大将不计其数。

“如今崔澈的党羽遍布燕地,漠南各族也对他俯首听命,大王若是大隋天子,能否视若无睹?

“事关皇位,就连亲儿子都不能相信,又何况只是女婿。

“本就怀有猜疑之心,若是在其国内散播谶言,声称‘燕地有王气’,‘崔氏出天子’,哪怕不能诱使杨坚诛杀崔澈,也定然要将他征召回朝,如此,可解国家之危。”

高元闻言大喜,心道:

‘果然,乙支文德败给崔澈,并不是他无能,实在是崔澈太过狡诈。’

不需要换位思考,高元自己也是一国之主,如果高句丽有崔澈这样手握重兵,又与外族交好的边陲大将,若是再来点谶言推波助澜,激化矛盾,他自己也会生出杀心。

不仅是高元,在场的大臣们纷纷称善。

但问题又来了,该怎样去隋朝国内散播谶言,要知道,高句丽与隋朝可不是睦邻友好关系,而且自从开皇五年以来,隋朝就在推行《输籍法》,在国内大索貌阅,会在户籍上标注民众的容貌特征。

高句丽若是想安插细作,实在是千难万难。

面对高元的疑惑,乙支文德笑道:

“方才莫离支不是在说要想隋朝派遣使团,请求大隋天子罢兵么?”

众人恍然大悟,使团去往关中,沿途要经过小半个隋国,有的是机会散播谶言。

高元大悦,赞道:

“能为我除去崔澈这个心腹大患的,唯有乙支文德。”

这番话虽然让乙支文德遭了不少大臣的嫉恨,但也为他证明,此前西辽河大败,乙支文德这位心腹,可没少遭受抨击,几乎被贴上了志大才疏的标签。

高元当即组建了一支两百余人的庞大使团,前往大兴求和。

与此同时,已经跑去贝加尔湖钓鱼的都蓝可汗也是满心的疑惑。

如今杨素在云州聚兵,都蓝可汗当然不敢继续留在独洛水,生怕杨素攻打达头可汗,顺带把自己也给收拾了。

他的疑惑是崔澈分明心存反意,为什么不肯从国内调兵,让他们消耗在辽东战场,反而是要驱使支持他的库莫奚、契丹作战。

左思右想,都蓝可汗这才醒悟:崔澈根本就不信任胡人,无论是突厥人,还是奚人、契丹人。

(本章完)

第106章 少年秦琼第528章 兵出陇关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审核)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426章 老将夜登第267章 兼祧之论第518章 壮志满怀第166章 千牛备身(第一更)第585章 中秋揽月第74章 惩治罪恶第564章 各有封赏第155章 可汗殒命第13章 辞亲远行第328章 巧遇小陈第11章 近春雅会第44章 提携后进第596章 封锁江面第431章 金墉之战(二)第610章 约定举义第251章 重义轻财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304章 重组骑兵第491章 正旦元会第336章 分兵策应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208章 表亲来投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226章 变故突发第212章 行军长史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76章 突厥消息第103章 县令百吉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587章 下诏南征第19章 感伤离别(4000)第92章 可汗夜遁番外发不出来第544章 大将献城第221章 夜渡长江第507章 受惊失眠第565章 地方分权第266章 东巡泰山第82章 勿虑婚姻第146章 回归蓟县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426章 老将夜登第192章 舅甥共话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559章 自比贞妇第549章 混为一‘潭’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327章 故地重游第551章 撤围而去第498章 好心错事好消息与坏消息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97章 结发夫妻第482章 宽赦为民第532章 重遇旧人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340章 改变想法第37章 共诛国贼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360章 来使催促第364章 两封文书第94章 突厥分裂第462章 组建水师第151章 援军将至第336章 分兵策应第605章 继领水军第337章 平壤妇人(水)第55章 征辟裴矩第24章 为报君恩第284章 围魏救赵第90章 反击突厥第180章 房家骄子第420章 目标河南第204章 旧人之心第407章 夜间营啸第62章 裴秀来京第107章 相互攻讦第319章 祭拜圣山第571章 孤城难守第45章 赏功罚罪第271章 视察宫殿第613章 宴无好宴第483章 发放抚恤第405章 高壁鏖战第353章 契丹军队第259章 打听消息第32章 天子禅位第29章 孝子阿赟第456章 晋阳寺院第38章 大战将起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469章 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