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兵临城下

第506章 兵临城下

黄昏之时,东隋各部陆续进抵冯翊,崔澈留出一部,保护随军的民夫建设营地,自己则领其余兵马,在城外结阵,却不急于攻城,单纯只是威吓。

围着冯翊四面绕了一圈,这城池果然不好打,崔澈在耀武扬威之后,便班师回营。

帅帐之中,他对众人说道:

“冯翊城高池厚,若要拔取,非一夕之功,我等需要做好苦战的准备。”

冯翊县曾是东魏与西魏僵持的最前线,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华阴县,为华州治所。

当时的华阴守将便是西魏大将王罴,华阴城防也是由他亲自督造加固,数次击退兵强马壮的东魏进攻。

如今的冯翊守将能以降臣,在后世位列凌烟阁,排名第十二,可见屈突通并非庸才。

听得崔澈这番话,众人无不点头附和,冯翊县确实不好打。

长孙无忌心有所想,脱口而出道:

“大王,何不派遣使者入城,对屈突通晓以利害,许其高官厚禄,若是此人愿降,冯翊不战可下。”

长孙无忌满了十五,与徐世𪟝一般,都被崔澈允许参加军议。

此话一出,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人如其名,毫无畏惧,他朗声道:

“无忌愿为大王做这说客。”

崔澈训斥道:

“胡闹!你与屈突通并无私交,如何能够说服其归降。”

长孙无忌欲要争辩,他的父亲长孙晟与屈突通有旧,作为故人之子,又怎么能说是没有私交。

可看着崔澈狠狠瞪来的眼神,长孙无忌只得闭口不言。

将长孙无忌堵住之后,又有几名过去与屈突通相识的亲信,毛遂自荐,愿意充当说客,却都被崔澈拒绝。

崔澈沉声道:

“屈突通此人常怀报国之志,若非绝路,定然不肯降我,甚至可能会斩杀使者,向守军将士昭明心意。”

众人这才知道崔澈是担心他们入城之后的安危,就连长孙无忌,心中也闪过一丝感激,他此前还以为是崔澈轻视自己。

不过该做的功夫还是得做,崔澈亲笔为屈突通书信一封,在信中大骂杨广弑父,又质问屈突通,他曾为亲卫大都督,深受高祖皇帝的信爱,为何不能与自己一起为高祖复仇,反倒要助纣为虐。

崔澈并没有选择让亲信替他送信,而是找来一名俘虏,命他进城,为自己转交书信。

此前西隋袭扰浮桥建设,秦琼还是抓了一些俘虏,有这些人在,何需自己人去冒险。

俘虏被几名骑卒带去了冯翊下,崔澈与一众亲信在帅帐之中等候消息。

没过多久,此前派去的骑卒匆匆跑了回来,只不过他们还带来了一颗血肉模糊的人头,与那封并未被拆开的信件。

骑卒回禀道:

“大王,信使进城后,我等就在城外等候,不久,这颗头颅连带着大王的信件,就被从城墙上扔了下来,城上之人还说.”

见骑卒吞吞吐吐,崔澈皱眉道:

“都说了什么,如实道来。”

骑卒不敢隐瞒,继续道:

“那人道:我屈突通蒙受国家厚恩,侍奉先帝与今上,正欲死战以报君恩,岂可.岂可与大王为伍。

“大王尽管来攻,我这颗脖子,正要为国家挨上一刀。”

崔澈闻言,冷笑不已,只怕屈突通的原话可要比这难听许多,至少他会称呼自己崔逆、国贼,而不是尊称大王。

他让骑卒先把那被摔得分辨不成身份的头颅带去处置,扬起手中带着蜡封的信件,与众人道:

“屈突通连孤的信封都不曾拆看,便斩杀信使,将书信原封不动退了回来,可见其心志之坚。”

方才几名主动请缨,要往城内做说客的亲信,包括长孙无忌在内,无不大呼侥幸。

若不是崔澈谨慎,不许他们入城,只怕如今被送回来的,也就是自己的大好头颅。

“大王,屈突通不识天数,负隅顽抗,破城之后,臣请杀之!”

一人请道,众人尽皆附和。

俗话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所以长孙无忌等人才会请求入城作为说客,以为屈突通无论如何也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哪知道这人居然这么轴。

崔澈不置可否,敷衍道:

“此事,城破之后再说。”

对于屈突通的选择,崔澈其实心里有底。

诚然,屈突通最后做了大唐的开国功臣,但那也是在走投无路之后的无奈之举。

原时空中,李渊攻占长安,俘虏屈突通的家人,派遣其家奴招降,却被屈突通一刀斩杀。

又派其子屈突寿去劝说,招致屈突通阵前骂子:

‘我与你曾为父子,如今却是仇寇。’

命人射杀其子,好在屈突寿捡回了一条性命。

对于这样一块臭石头,与之为敌,崔澈固然厌恶,但若有一天落在了自己手上,又怎么忍心伤害。

尤其是此人在原时空中,最终还是投降李渊,这一世,若是山穷水尽,莫非就不能向他崔澈屈服。

在与众将商议过明日的攻城安排后,崔澈便屏退众人,夜色深了,也该是休息的时候。

长孙无忌在帐外见到了早已等候的母亲高氏,高氏关心道:

“方才我听观音婢说,你与大王发生了争执,究竟是因为何事?”

长孙无忌闻言瞪了一眼观音婢,心知必然是他要做说客,被崔澈训斥的那一句给在帐外玩耍的观音婢听去了,故而母亲才能知道。

观音婢吐了吐舌头,躲到了母亲的身后。

长孙无忌只得向高氏解释其中原由,高氏被吓得脸色惨白,她后怕不已:

“难怪此前我还看见有人带着滴血的木盒进出,若不是大王明察,伱险些丢了这条性命!”

观音婢也是直呼万幸,一个劲地劝说兄长不要在轻生涉险。

长孙无忌颔首道:

“母亲尽管放心,经此一事,孩儿定然记住教训。”

说着,又笑道:

“孩儿在大王麾下效力,大王爱屋及乌,也不会让我身陷险境。”

显然,他早已经完全接受了崔澈与其母的关系。

正经婚嫁,你情我愿的,又不是强迫良妇,自然没有那么多的芥蒂。

下一章在十二点前

(本章完)

第299章 辽东之败第87章 姻缘已定第362章 各方反应第452章 长孙无忌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434章 东线战起第131章 设立义仓第357章 咬金投军第216章 夜探敌营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49章 婚姻之言第482章 宽赦为民更新要晚一点第535章 重回关中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322章 开皇之末第13章 辞亲远行第313章 西辽河畔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399章 孰轻孰重第274章 越府相亲第92章 可汗夜遁第539章 李渊为将第621章 歪曲事实第465章 越府报丧第150章 突厥东征第227章 自相残杀第126章 文士来投第298章 震慑北疆第325章 欲求连任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466章 铺张浪费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216章 夜探敌营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77章 南陈夺嫡第406章 将士哗变第563章 大燕开国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465章 越府报丧第479章 义成公主(3000)第256章 东阳豪杰第187章 初见药师第273章 民部尚书第589章 掎角之势第172章 南下襄阳第193章 再往长安第47章 献策平陈请假第255章 减免赋税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170章 都蓝来访第51章 崔府夜话第427章 搜寻踪迹第96章 名将殒命第423章 连成一片第58章 失意之人第291章 所谓计谋第211章 江南叛乱第193章 再往长安第621章 歪曲事实第266章 东巡泰山第618章 父子合谋第112章 总管人选第510章 军民哗变第327章 故地重游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534章 议和班师第559章 自比贞妇第164章 重回书院第262章 母子离别第601章 扬水运河第580章 不顾西域第501章 徐郎何来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97章 结发夫妻第45章 赏功罚罪第476章 一计不成第113章 人中的卢第526章 救援陇右第157章 夜袭王庭第303章 废立储君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590章 袭取武当第107章 相互攻讦第35章 避难关东第150章 突厥东征第316章 初生牛犊第321章 契丹亲卫第372章 举兵南下第452章 长孙无忌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550章 乱军之际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414章 联姻薛氏第463章 重定租调第468章 盘剥索贿第185章 儿女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