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李渊为将

第539章 李渊为将

李渊着实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自己的份。

但是正如众人所争抢的一般,李渊并没有拒绝崔澈的好意,毕竟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份美差。

盒子中的纸团有许多,崔澈事先声明,其中只有一个纸团写了‘陇’字,其余都是‘汉’字。

崔澈让众人上前拿取,而没有资格的亚将、偏将以及徐世𪟝等幕僚,长孙无忌等亲随则只能在一旁羡慕地看着。

然而程咬金、窦建德等人一个个打开纸团,却都只能无奈叹息。

程咬金这厮厚颜无耻地求着崔澈再给一次机会,却被崔澈一眼给瞪了回去。

翁婿之间也没有情面可讲。

当李渊抽出一个纸团,展开来看赫然是一个‘陇’字,脸上的惊讶表情也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

崔澈对于看重的少年,向来都是允许他们旁观军议,只是不许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便是其中之一,他惊喜地问道:

“可是父亲得了‘陇’字?”

李世民只恨自己年岁太浅,不能及早建功,故而也希望李渊能够为崔澈多立功勋,而不是仅仅依靠李秀宁父亲的身份站稳脚跟。

李渊笑着向李世民点头,说道:

“侥幸而已。”

说着便将皱巴巴的白纸递给了崔澈,上面果然写着一个‘陇’字。

崔澈略感惊异:这李渊果然是原时空的天命眷顾之人,就连运气都是要比其他人好了许多。

当然,既然自己有言在先,崔澈自然不会反悔,他将写有‘陇’字的白纸举起,给众人过目后,随即下令道:

“唐公,孤将上奏天子,以公为陇右道行军总管,领岐(扶风郡)、秦(天水郡)二州府兵,收取陇右。

“天子远在晋阳,你可先行此职,不久当有诏书下达。”

李渊激动道:

“臣领命!”

李渊觉得,陇右道行军总管一职,足以显示崔澈对于自己这位丈人的信任。

但他却不知道,崔澈必会在李渊收取陇右以后,以酬功为名,将他征召入朝为官。

崔澈无论如何,也不敢将李渊留镇外地。

夜色渐深,崔澈屏退众人,独独留下李渊、李世民父子,他当着李世民的面,特意提醒李渊:

“此前秦州刺史丘和为我联络陇右各郡太守,众人皆持观望态度,唯有张掖太守阴世师斩杀信使。

“此人冥顽不灵,还请泰山大人小心,切莫中其诈降之计。”

李渊连连应是。

一旁李世民请求与父亲同行,崔澈尚未表态,李世民便受到了李渊的训斥,让他好生留在崔澈的身边侍奉。

崔澈也是笑道:

“阿凤如今年幼,无需急着立功,将来孤必有用到阿凤的时候。”

李世民大喜,便也不再强求要与李渊同行。

如今已经是八月上旬,距离中秋佳节,也没有多久得时间,但李渊注定是不能留在雍县过节了。

李渊希望能够赶在十一月的隆冬到来之前,为崔澈夺取陇右。

贞元三年(公元608年)八月十二,在岐州一万多府兵陆续集结以后,李渊向崔澈辞行。

崔澈送李渊出城,赠其一碗水酒,一同相送的除了军中将领以及崔澈的幕僚以外,便是李渊的家人。

而跟随李渊同去的,则是其长婿冯少师、次婿窦诞。

冯少师出自京兆冯氏,被李渊辟为行军长史。

窦诞则是窦氏的族侄,其父为陈国公窦抗,是杨坚的外甥。

杨谅起兵时,窦抗曾收到杨谅的书信,并没有主动报知杨广,故而事后受到猜忌,被免官在家。

杨广南迁之时,窦抗并未随行,而是寄居在亲家公李渊所处的岐州。

此前窦抗也曾向崔澈投书自荐,只不过并没有引起崔澈的重视。

李渊走后,崔澈并没有急着离开雍县,而是等待秦琼大军前来汇合,顺便在雍县与岳母大人窦氏过了一个中秋节。

八月十七日,河东被征召的民夫都已经被遣散回家,先后投入到了秋收之中。

而秦琼也领着五万大军来到了雍县。

稍作休整之后,崔澈留下李秀宁、李世民姐弟二人在雍县侍奉窦氏,自己则领军西进,往散关而去,同行的除了一众幕僚、亲随以外,还有高氏、观音婢母女。

散关同样是关中重要的关隘,曾为西周散国的关隘,故而得名。

它位于秦岭北麓,是关中、陇右、汉中三地交汇之处,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后世又有川陕咽喉的美誉。

宇文述逃去汉川之时,便留下了亲信部将守卫散关。

但散关自古以来都是拱卫关中的要塞,关隘东侧的防御设施远远不如西侧。

否则一旦散关被陇右夺取,反不成了阻遏关中的要塞。

一如北魏权臣高欢追逐孝武帝元修,未能如愿追回天子,留下兵马守卫潼关,却轻易被宇文泰从西面攻破。

而高欢要想从东面攻打潼关,却是千难万难。

这一点,不仅是崔澈清楚,守关的将领,包括远在汉川的宇文述也是明白的。

哪怕已经下令加紧构筑东面防御,但这么短的时间,又能起到多大的用处。

崔澈来到散关东面,列阵于散关东面,耀武扬威。

当天,十余万东隋战兵就在崔澈的督战下,向散关发起了进攻。

散关薄弱的东面防御根本阻拦不了因为崔澈亲临前线督战,而备受鼓舞的东隋将士。

他们舍生忘死,蚁附城墙,与敌血战,仅仅一天时间,便夺取了散关。

崔澈入主关城,正要向晋阳报捷,晋阳朝廷有关崔澈收取关中以及天水的赏赐就已经送达。

小皇帝杨颢在朝臣的再三请求下,下旨为崔澈加殊礼,赐九锡,许其‘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崔澈对此自然是拒不受诏,他对此表现的很愤怒,拍案而起,对众人说道:

“自魏太祖曹操以来,加殊礼,赐九锡的,哪个不是乱臣贼子。

“天子定是受人蒙蔽,才有此诏!

“朝中有奸佞,非要陷孤于不忠不义!受万世唾骂!”

今天没有了

(本章完)

第330章 骑卒张桢第81章 皇家尼寺第50章 挚友登门第20章 抵达长安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258章 崔澈助学第455章 卦象玄机新章节被屏蔽了第59章 为友尚义第78章 同姓联结第325章 欲求连任第438章 回师晋阳第245章 夺情与否第265章 别院夜话第599章 荆南将士第219章 杨广随军第548章 小试牛刀第484章 军队整编第479章 义成公主(3000)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188章 兵部尚书第570章 崔澈教孙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340章 改变想法第604章 夜袭水寨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345章 以诚相待请假第149章 歃血为盟第232章 分兵讨贼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58章 失意之人第585章 中秋揽月第6章 夜不能寐第150章 突厥东征第318章 契丹归附第610章 约定举义第442章 晋阳宫殿第346章 弃城求援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52章 君臣离心第454章 开诚布公第348章 夺取辽东第161章 刎颈之交第90章 反击突厥第239章 再遇兰陵第2章 时来运转第232章 分兵讨贼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34章 剖明心迹第48章 崔郎可友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298章 震慑北疆第447章 东窗事发第83章 太子设宴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45章 赏功罚罪第341章 有无防备第590章 袭取武当第411章 加官进爵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442章 晋阳宫殿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88章 私兵国有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18章 崔家儿拳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294章 内外之争第201章 初访李府第434章 东线战起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424章 虚虚实实第28章 雄主崩殂第371章 士族来投第543章 凤县生变第427章 搜寻踪迹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43章 尉迟身死第341章 有无防备第461章 净身修行第95章 天子赐婚第578章 仓促回京第199章 武官升迁更新要晚一点第536章 大兴城陷第154章 大兴献俘第478章 功过相抵(4000)第147章 册立新汗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253章 徐门新人第468章 盘剥索贿第476章 一计不成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498章 好心错事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440章 宫闱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