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天子心意

第568章 天子心意

时代变了,崔澈此前保举麦铁杖为陇右道行军总管,都督陇右各军,征讨张掖太守阴世师,是前朝天子杨颢下达的命令。

若再以此为由,让麦铁杖奉杨颢之命,出兵张掖,则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麦铁杖等来了大燕天子的重新任命,而且时间来到二月上旬,气候已经回暖,本就要下令各州校尉集结兵马,与他沿途汇合。

但信使却被李世民给拦了下来,麦铁杖得知消息,怒不可遏,他将李世民唤到跟前,此前李世民的奉承给麦铁杖留下的好印象,如今也早就化为了泡影,他怒斥道:

“你初来天水,老夫就告诫你不可自行其是,你莫非真以为老夫不敢杀人!”

显然,今天李世民拿不出解释,麦铁杖便要杀人立威。

麦铁杖当然敢杀人,但面对他的死亡威胁,李世民稚嫩的面孔上却毫无惧色,反而尽显从容,他解释道:

“圣人重新规划地方权力,自有其苦心。

“各地都督只有在监察使的允许下,才能借调各州军队。

“将军身为圣人的心腹,更应该体贴圣意。

“如今将军要绕过监察使,动员各州府兵,岂不是在公然违背圣人的命令。

“纵使夺取张掖,也是罪大于功,还请将军三思。”

李世民一席话,听得麦铁杖后背直冒冷汗。

他是个粗人,年轻时候干的是飞檐走壁的勾当。

麦铁杖是在投靠了崔澈以后,在崔澈的劝说下,开始向学,读的也是兵法。

有一定的政治智慧,但不多。

在代州当都督,坐了几年的冷板凳,麦铁杖立功心切,自然没有注意到绕过监察使,借调各州府兵的恶劣政治影响。

麦铁杖当然有能力绕过监察使,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崔澈会以他为主将,统领陇右各军征讨张掖

但真要是这样做了,无疑是在公然抽崔澈的脸。

麦铁杖正襟危坐,再也没有了先前问罪的态度,他疑惑道:

“伱小小年纪,为何能明白其中蹊跷?”

李世民见麦铁杖不再对着自己喊打喊杀,也不禁松了口气,面上从容,不代表他的内心并不紧张。

“小子思念远在晋阳的母亲与姊妹们,在驿卒赶来后,曾询问他有无家书。

“驿卒称陇右道监察使不日就将上任,或许他会替小子带来家中的讯息。

“驿卒快马加鞭,才能走得这般快,而陇右道监察使来得这般急,显然是被圣人催促,否则何至于让他星夜兼程。

“小子窃以为,圣人催促监察使,便是要将军与监察使好好配合,给各地监察使与都督树立榜样、提供先例。”

李世民说罢,并没有流露一丝一毫的倨傲之色,他的态度依旧谦卑。

但麦铁杖眼中的欣赏之色,却显露无疑。

他感慨道:

“或许,圣人与李氏和亲,最大的收获并非是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岐州与仁寿宫,而在于你。”

这样的夸赞,任凭是李世民,小脸也因为激动而涨红。

“将军谬赞。”

麦铁杖摆摆手道:

“你说的,老夫都想明白了,不会再私自征调各州府兵,你先下去吧。”

李世民应声告退,在他离开后,麦铁杖亲笔向崔澈写去密信。

将今日之事不作任何主观评价,如实告知崔澈。

李世民的天赋让麦铁杖赞叹,假若是平常人家出身,麦铁杖当场就要招他为婿。

但这少年偏偏是唐国公,以他的资质、身份,将来必定会成为关陇士族在朝中的领袖人物。

深受重用的元从大将与关陇士族未来的领袖人物联姻,崔澈作为开国皇帝,或许不会怀疑他们的忠诚,但崔弃疾、崔祐之这父子,难道就能放心。

十一岁的李世民原以为经过此事,会被麦铁杖另眼相看,但麦铁杖却对他不冷不热,说不上排斥,却也没有多少亲近之意。

直到陇右道监察使来到了秦州,李世民才想通其中的关节,终究是自己年少,太想要表现自己,缺了考虑。

麦铁杖没有与李世民结善缘的想法,他一个江南人,可不想未来卷入到关东与关西的朝堂争锋中。

但陇右道监察使的到来,却让麦铁杖欣喜如狂,他亲自出城迎接,与对方携手入城。

这位陇右道监察使,也是麦铁杖的老熟人了,正是崔澈少年时的亲随,赵文。

实际上,各道监察使,几乎都是崔澈少年时的亲随,如王德、李青等人。

这一类的监察使,位卑而权重,能够监察地方,直接向崔澈汇报,只不过没有能力直接干涉地方军政。

关于调派各州府兵,也得是地方都督事先请求,才能介入。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雍王崔彦宗与齐王崔彦卿,二人各自监察关内道与河南道,同时身兼一州都督,是能够以作为都督的自己,向作为监察使的自己请示,从而调动各州府兵。

而将来崔澈想要免他们的权,也很容易,只需要撤销掉崔彦宗与崔彦卿其中一个职位即可,毕竟非战时,无论是作为都督,还是监察使,都不可能接触到其余各州的兵权。

有淮水道,以及迁都后崔澈亲自坐镇洛阳,崔彦卿、崔彦宗二人所任职的关内道与河南道,都能算作是内部。

远离战争,也就不可能有几乎往其余各州军队安插心腹。

这也是崔澈为何要费心废除都督地方军队的总管制,而采用监察使制的原因。

说回天水,新到任的陇右道监察使赵文与麦铁杖可算是老熟人了。

二十年前,刚刚投奔在崔澈麾下的麦铁杖还不会骑马,虽说麦铁杖脚力过人,但往敌营潜伏,打听消息,都是一件危险的事。

崔澈为了能够让他保留体力,总是会让赵文骑马送他一程,又冒着危险,在分别的地方等待着麦铁杖回来。

故而在战后,赵文也分润了些功劳,当了一名县令。

二人的交情不仅于此,麦铁杖最初识字,也是赵文交的,毕竟赵文是崔澈祖母为孙子准备的伴读。

如今故人重逢,自然是喜不自胜。

我等下要写番外,下一章在凌晨三点之前。

(本章完)

第75章 雕版印刷第359章 相约同行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505章 渡河西进第90章 反击突厥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531章 夜间生变第469章 长远之计第549章 混为一‘潭’第427章 搜寻踪迹第411章 加官进爵第401章 袭取险隘第357章 咬金投军第162章 论功封赏第339章 入城为使第27章 胭脂铺子第416章 关陇危机第471章 援弱抗强第554章 人事调令第230章 连取湖杭第392章 休整与否第194章 亲友重逢第125章 礼轻意重第190章 越府寻人第310章 各方来使第483章 发放抚恤第89章 有子名乐第191章 徐门三杰第40章 孝宽之疾第153章 挥师西进第242章 冬至朝见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616章 兵临成都第545章 恢复爵位第236章 平定叛乱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321章 契丹亲卫第63章 杨坚建隋第239章 再遇兰陵第604章 夜袭水寨第362章 各方反应第483章 发放抚恤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452章 长孙无忌网吧里写状态有点差,今天先两更吧第605章 继领水军第236章 平定叛乱第518章 壮志满怀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268章 苏威来访第366章 君臣诀别第73章 如鱼得水第199章 武官升迁第530章 难舍慈母第188章 兵部尚书第581章 开平三年第386章 四州举义第274章 越府相亲第570章 崔澈教孙第56章 太后杨氏第522章 和亲之议第552章 水淹阳平第398章 激敌出战请假一天第13章 辞亲远行第343章 丧师自刎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93章 襄阳危急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270章 行宫落成第352章 汉燕为盟今天没有,大家不要等。第405章 高壁鏖战第25章 窦府家宴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259章 打听消息第609章 假戏真做第201章 初访李府第278章 入宫辞行第146章 回归蓟县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点第567章 二郎从军第18章 崔家儿拳第576章 体验生活第455章 卦象玄机第169章 行军长史网吧里写状态有点差,今天先两更吧第26章 希望落空第469章 长远之计第232章 分兵讨贼第157章 夜袭王庭第188章 兵部尚书第555章 益州长史第111章 离开前夕第102章 精骑迎主第25章 窦府家宴第286章 分兵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