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8章 工业时代——法典

所以,“虽然码头工人行会也做恶事,但在朕看来利大于弊。尤其行会对付单个工人也是为了行会内的工人着想,是为自己人着想,更不应苛责。”

允熥继续说道:“至于缫丝工场和纺织工场的机工都是女人,做不到码头工人打压单个工人、工会难有用处之事,为父觉得你想的差了。女人同样可以阻拦其他女人上工,又不是阻拦男人。现下愿意做机工的女人不多,难道工场还敢将她们都开除了不成?只要有人组织,工会也能起到用处。”

说完这话,允熥看了一眼文垣,见文垣没有要出言的意思,继续说道:“第四,就是修改《大明律》。用修改这个词其实并不十分恰当,做法是将原本只有一本的《大明律》分成三部分,分别为《刑律》、《民律》和《商律》。《刑律》内容为惩处犯罪之行为的,至于何为犯罪,则是指犯十恶不赦之罪、杀人、伤人、偷盗、强抢等事。不过,若是偷盗,且偷盗的金额不多,可不认为是犯罪,不归《刑律》处置。具体何种做法算作犯罪,何种不算犯罪,《刑律》中会有确切条文。”

“《民律》则是处置犯罪之外的民间纠纷之律令,百姓所遇到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遵循《民律》判处。刑民两分后,民间不涉及犯罪的纠纷,不再判处刑罚,亦即不再处以打板子、珈号示众等处罚,仅仅需赔偿。至于《商律》,则是专门规定商户做生意所遵循之律令,以及商户之间发生纠纷时应当如何判处。”

说到最后这一条,将《大明律》一分为三的时候,允熥心里其实是很激动的。刑民不分是华夏古代法制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直到近代之前,民间纠纷都会判处刑罚,根据后世保存最完好、相关资料最多的《大清律例》规定,负债不偿者,“五两以上违三月笞一十,每一月加一等,罪止笞四十。五十两以上违三月笞二十,……百两以上违三月笞五十,……并追本利给主”。《唐律》也有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偿”。

这样的做法当然很好保护了债权人的权益,但对于债务人来说就是噩梦了。二十板子就能打死一个人,就算衙役动手的时候不照死打,也是几天下不了床。在古代一个壮劳力每个月都有几天不能干活,这样持续几个月,就是家破的下场,对社会稳定是不利的。当然,允熥之所以要刑民两分,除了维护社会稳定,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会影响工商的发展。为了促进商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正好借着这个时机刑民两分。

至于《商律》,当允熥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脑海中想起的是拿破仑的话语:‘我真正的光荣不在于打赢了四十多场战役,滑铁卢会抹去人们对这些战役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允熥制定的《商律》当然不会有这么伟大,因为他要适应现在大明的商业发展程度与社会氛围,但作为代替《法国商法典》成为世界第一部专门商法的法典,也必定会永垂史册,后世不管哪国人,只要是研究法制史、商业史的人都要研究《商律》。

“爹,您可还有其他的处置?”允熥正想着,文垣出言问道。

“父亲没有其他处置了。”允熥回过神来,说道。

“既然如此,儿子要出言询问问题了。”文垣说道:“首先,是鼓励工匠转型成为工场主或机工。机工就不必提了,儿子主要是对工场主有些疑惑。父亲说让他们合股开设小工场,从钱庄借钱购买机器和原料,但是如何避免他们被重利盘剥?刚实行的时日上上下下都有人盯着,钱庄或许不敢违背朝廷的命令,但过些日子就未必了。”

“另外,就算他们都合股开设小工场,或者都要做机工,原本开设工场之人扩大规模能接受这么多机工,但工场生产的效率远在一家一户的工匠之上,绸缎、布匹的产量必定大增,增加的这么多绸缎和布匹,都卖给谁?如何能够卖的出去?这是儿子的头一个问题。”

“儿子的第二个问题,是有关工会的。儿子当然觉得工会很好,但如何将其组织起来?难道是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一个衙门,指导各行当设立工会?儿子觉得这样做未必好。但不这样做,想要成立工会将十分缓慢。”

“儿子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将《大明律》一分为三,分别设立《刑律》、《民律》与《商律》的。将刑民两分后,欠债之人不会再被打板子流放,能够避免百姓破家,有些好处;但若是某一家手里有钱,但就是欠债不还怎么处置?现下可以打板子甚至流放,他们害怕官府不敢不还;若是不能打板子了,如何处置?”

“另外,单独设立《商律》,儿子觉得没有必要。《商律》条文不会多,完全可以归入《民律》中,不必单独设立。”

“以上是儿子的疑惑,还请父亲解惑。”文垣道。

“不错。”允熥又先称赞了儿子几句。除了最后一个将《商律》归入《民律》的问题外,其他问题都很要紧,他本就想着若是文垣不问也要解释的,现在他也想到这几个问题问了出来,表明文垣的想法和他越来越接近了。

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866章 捷报第282章 年前第709章 有共同点的谈话第1549章 印度之战——孟加拉人败退与朱高旭的谋划第288章 追捕第516章 税清氓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1262章 罗家的本子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第786章 大案——其余的人犯第206章 目的第732章 征伐安南——选将之一第593章 两处思量第104章 鱼之有水第1007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下)第1384章 投献案的起始第261章 监局只见第870章 年后议事第162章 抚慰第756章 南巡——来到广州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选第771章 大案——继续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032章 最惨烈的一战——守住了第1396章 这样做的缘故第1003章 在吐鲁番第802章 琼州事末开始第990章 第二个目的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1253章 农业改革——从单位土地最高产量到单位个人最高产量第23章 重阳节——其他人的心思第1290章 谁中了举人第240章 蛛丝马迹和盖棺定论第721章 不约而同的目的——预备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369章 京城的反应第42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继续;正式开始第675章 出诊第1323章 风雨,前奏第1467章 迟迟未到第439章 许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战第647章 新入上直卫第1765章 允熥与文坻的对话第1518章 叛徒原来是自家人第833章 多邦城——开打第1183章 军事改革——开端:文职武职第77章 两个相关第1159章 供述与返回第1231章 借口第451章 接见使者——朝鲜、扶桑、阿依努第570章 父子议论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1784章 工业时代——捣毁机器运动第172章 投奔第1657章 巴布纳——围攻第643章 南婆罗洲第515章 管税第453章 接见使者——西北第390章 兖州城上第1262章 罗家的本子第270章 飞快的革新第549章 再见与玉佩第1470章 大吵第394章 燕军第384章 秦与浙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731章 征讨安南——准备和计划第189章 各地的反应第396章 济、青第183章 准备第352章 得知真相第604章 对西北卫所第1469章 摊牌第343章 安王府第865章 在广州过年(二)第706章 接见使者之前第164章 各种事第292章 过年了第874章 要再大赚一笔第38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二十一日第1814章 东方的资本主义第36章 祖孙相处——第一次第630章 惊奇和无衣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711章 要求第1558章 增兵!第366章 收拢第941章 日常的事情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审和处决第241章 国事家事第1119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沙使第1416章 身为家主第247章 郑国公府第535章 初到苏州第638章 三地的粮食第1138章 陈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