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章 工业时代——文垣的争论与差事

“想要组建工会,必须是工人自发组建,任何朝廷促进工会建立的举措都只是揠苗助长,只会坏事。不过对苏州之事来说,因要促使丝户与纺织户成为机工,为了打消他们对开设工场之人的愤恨与担忧,让她们能够安心做工,提前设立工会就十分有必要了。只能派人向丝户、纺织户与机工宣扬此事,促使工会设立。”

文垣点点头,忽然又想起什么,出言问道:“父亲,儿子又想起一事。朝廷,不,直属皇宫大内以及与勋贵合股的钢铁厂,是否应当组建工会?若是组建了工会,工人对工钱不满意,发动罢工或殴打想要上工之工人,应当如何处置?”

“此事,现下工人对工钱与其他待遇并无不满意之处,不必组建工会。至于以后,等到情形不同时再说吧。”允熥想了想,回答道。钢铁厂现在虽然算作私营工厂,但实际上仍然是公家那一套,工人待遇很好,不会有人想着罢工。但是这种待遇能够持续多久不好说。允熥自己也没想好等到有一天钢铁厂维持不了现下对工人的待遇后是彻底禁止普通百姓进入这个行当,还是让勋贵放弃钢铁厂转而控制其他行当,只能将问题向后拖了。

他马上开始回答第三个问题。“现下《商律》的条文确实不多,与《民律》合并倒也并无不妥。只是未来《商律》的条文必定越来越多;你也见过从拂菻佛罗伦萨来的那个钱庄行当之人。佛罗伦萨有关工商之条文就十分多,但混杂在与民有关的条文中,主掌刑律之人想要判案需要一条一条找出与之有关的条文,十分不便。未免以后不便,现下就将《商律》提前分出来为好。”

“至于手里有钱但欠债不还,可在《民律》中定下条文,若是欠债超过三月仍不归还,可由警察上门替债主追讨。平头百姓,哪怕一般的富户也不愿与警察打交道。听到警察要上门追讨,若是有钱就不敢不还了。”

“之后为父解释你的第一个问题。”说到这里允熥顿了顿,才继续说道:“机工大增,开设的工场更多,确实会使得绸缎、布匹的产量一并大增,但不必担心增加的绸缎、布匹卖给谁。正在不断被开发的汉洲大陆、东北的英永二藩、南洋人口日增的诸多藩国或番国,都可以来购买绸缎布匹。再者,即使这些地方对绸缎布匹的需求增加较慢,还有一个大市场可以售卖,完全不必担心卖不出去。”

“大市场,儿子不明白指的何地。”文垣道。

“当然是印度。”允熥笑道:“印度人口与大明相差无几,这么大的一个市场,还容纳不了增加的绸缎布匹?”开玩笑,历史上印度支撑起了不列颠的工业,现在有中原和印度两大市场,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小市场和新大陆,还满足不了大明的货物销售需求?

“父亲,汉洲大陆与东北的英永二藩也就罢了,人口稀少,又有金银矿或其他值钱之物可以在中原贩卖,不会有人开设工场;但南洋诸国与印度人口不少,尤其印度这一地人口极多,见到大明有人开设工场生产更加便宜的绸缎布匹,难道在本地就不会有人开设工场?”文垣问道。

“当然会有人想要开设工场,但没那么容易。”允熥继续笑着说道:“印度与南洋诸国做生意的环境岂能与大明相提并论?不是当地的高门大户,想要开设工场不知有多少人会上门来打秋风,成本比大明的商户高得多;若是高门大户,家家皆有数万亩良田,为何不每日吟诗作对、风花雪月,偏要开设工场挣辛苦钱?所以,大明的绸缎布匹不必担心在印度与南洋诸国卖不出去。”

“若是南洋诸国,与印度南部的几个番国不愿金银都被大明商人赚去了,提高关税怎么办?”文垣又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允熥的笑容更加和煦了。“大明水师之战舰数量比所有南洋番国和印度番国的战舰总数还要多,提高关税,就是给大明水师的将领,尤其是南洋水师的将领送功劳。”

“就因为要让商人贩卖货物,派出水师攻打这些国家?”文垣吃惊的看向父亲。

“文垣,你以为,为父在南洋设立许多藩国,又派兵占领大半个印度,是为了当地的百姓好?”允熥认真的同儿子说道:“大明百姓这么多朝廷都顾不过来,只能让他们去藩国开荒,为父岂会在意番国百姓?为父分封藩国、出兵印度的目的,除将宗室王爷都遣出去、以防在中原威胁皇位之外,就是为了大明朝廷稳固。而为了大明朝廷稳固,就必须让中原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造反;为了让中原百姓日子过得好,就只能剥削其他人了。”

“剥削,顾名思义,乃是剥夺削减之意;在为父这里,就是用劫掠之外但并不十分合理的手段,得到旁人之资财。大明人口这样多,想要人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不剥削其他百姓怎么能成?”

“自然,也不能太过直白的剥削,不然必定惹得当地高门大户与百姓不满。最合适的剥削手段,就是通过出售比当地更加便宜的货物,打压当地的工商,获得财富。所以必定不能允许这些地方用任何手段限制大明的货物进入,哪怕要出兵攻打。不过若真的出兵,也不会以他们提高关税为名,而是以其他理由。想要出兵,借口总是能够找到的,只要战后不占这一国土地,番国就不会怀疑大明出兵不是为了维护秩序。”允熥道。

“父亲,有些地方已经被大明所占,其百姓也向朝廷缴纳税赋,也应当算作大明百姓。”文垣忍不住又道。

允熥摇了摇头。文垣这话不能说幼稚,只能说仍然是传统封建国家统治者的想法。但是,“南洋之民罢了,印度之民你也见过,与中原百姓的长相截然不同,若是将他们等同于中原百姓,恐怕朝野上下绝大多数人都会反对。”

“可是,……”文垣又想说什么,但被允熥打断:“文垣,大明的都城在中原,几乎所有官员、所有将士都是中原长相,咱们朱家也是中原人长相;况且印度人造反还可调中原卫所镇压,中原百姓造反,如何镇压?所以只能偏向于中原子民,而不能一碗水端平或偏向印度人。”

“哎。”文垣叹了口气。他虽然具有了统治者思维,但仍然做不到像父亲这样冷酷的将一部分子民打入另册,虽然这些人与他长得差别较大。

他也没有举出蒙古人这样做百年后被赶出中原的例子:当时汉人可比蒙古人多数十倍,而且久居中原的蒙古人已经被养酥了骨头马都上不去了;现下中原汉人还是略多于印度人的,而且只是通过贩卖便宜货物稍稍剥削一点儿,摊到每个汉人百姓上也没多少钱,不会将汉人都养成大爷,镇压印度人造反不会有问题。

“那迁居印度,和南洋藩国或番国的汉人,应当如何对待?像对待印度人或南洋土人一样么?”文垣又问道。

“这自然不能。”在允熥的构想中,因为印度人太多、埃及又太远,印度与埃及的汉人都会变成类似八旗子弟的样子,做官有优待、为将升得快、行商拥特权、开厂减免税,只是没有‘旗饷’保底,以防将他们都养成什么都不会干只知道吃旗饷混日子的大爷;印度人也会一直被压迫,处在中下层。

但南洋土人怎么处置一直没有拿定主意。到底是视作汉人进行融合,还是直接当做殖民地人民。他这时思来想去,觉得应当适当允许一部分南洋土人与汉人融合,但除安南人之外的大多数都会被当做殖民地人民压迫,而且还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眼中的美洲殖民地土著。

听了父亲的构想,文垣又叹了口气。允熥继续说道:“南洋距离中原这样近,是南方沿海几省百姓迁移海外的第一去处,若是给予南洋土人中原之民的待遇,有了争端朝廷怎么处置?只能偏向中原之民。不过,分封的藩国内土人与汉人如何对待,由藩国自行处置,朝廷不会干涉。”

“父亲,将来南洋的藩国都会撤藩吧。”文垣忽然说道:“南洋离大明这么近,往来京城比西北许多地方更加方便,统治起来十分容易。待分封的藩王将封地打理的像中原一样后,就该撤藩收归朝廷直辖了。”

“你说的不错。”允熥先是愣了一下,之后承认道:“不仅南洋的藩国,东北的英永二藩将来也会撤藩,收归朝廷直辖。不过西北的藩国、印度洋以西的藩国、汉洲大陆的藩国不会撤藩。当然,这都是将来之事,至少为父这一代,还无法撤藩。”

他又夸赞文垣。“你能看出这一点,将来为父百年之后,将大明交给你,也就放心了。”

“父亲!”文垣顿时激动起来,将关心南洋土人的心思丢到爪哇国去了。这是父亲第一次说放心将国家交给他,虽然只有他们父子两人,但也表明他完全得到父亲的认可,比之前的夸赞更大的认可。他如何能够不激动?

“好了。”允熥笑道:“不必这样激动。大明的天下早晚都是你的,激动什么。”

“儿子并非是因此而激动,儿子是因为……”文垣脸红着就要争辩,允熥又道:“不必如此着急争辩,为父知晓你激动的缘故。这都怪为父,过去对你的夸赞太少了。今后为父多夸赞你。”

他们父子说了好一会儿话,文垣激动的情绪才平静下来。这时卢义在外面轻轻问了一句可要传膳,允熥这才注意到时候已经不早了,而他还有李家父子尚未接见。他决定长话短说,简单回答最后要解答的问题:“文垣,至于你担心的钱庄借钱利息之事,确实值得忧虑。为防工匠被重利盘剥,为父打算派你去操办。”

“儿子去操办?”文垣再次抬起头看向父亲。

“不仅以后,就算是这一次借钱给想要开设工场的工匠,钱庄的利息也未必会低。有了朝廷的命令,他们不敢明着收高利息,但可以用种种手段抬高利息,比如约定借钱三千贯,但只实付两千贯,利息却要还三千贯的;还有其他花样,手段极多。你亲自去督办此事,就能让苏州的钱庄不敢耍花样。”

“不仅是督办钱庄借钱之事,促进工会设立、还有对工匠、对开设工场之人的处置,你也都要管起来。苏州当地的官员暂时不宜调动,但让他们处置,为父担心好好的经会让他们念歪了嘴;此事又十分重要,为父思来想去,只能交给你了。”允熥最后说道。

“是,父亲,儿子明白了。儿子一定将苏州的差事办好。”文垣答应道。

第971章 年轻人第298章 讨论南洋事第1800章 护卫统领与拜见朱榑第914章 后宫都是聪明人第1713章 剑指……第338章 出嫁与江浙第869章 同样过年做的事情不同第634章 横滨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关东第1517章 有人叛变番外19:奇怪的问话第183章 准备第1208章 外交无小事——最终处置与三个目的第318章 内宫贪腐案(二)第166章 新一年第195章 新位置第1750章 奥斯曼人要来了第415章 降与死第1063章 决战——全宁卫第945章 在两卫所第67章 济州岛养马第1338章 南洋风雨——分析第862章 南定——继续攻城第844章 治伤第1498章 苏州惊变——造反第665章 攻缅——续战第970章 数理化基础第22章 重阳节——齐泰夫妻第1443章 对欧洲的谋划—热那亚的解释和原因第904章 反游击战与中毒第823章 战安南——救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1112章 两头商议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545章 审讯缘故第532章 县试第801章 南巡——到琼州第446章 说话第302章 向导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411章 接见——自行车第199章 四辅官第1434章 [免费]处置第744章 不同的面馆第1422章 朱赞仪的遗嘱与十年前的诏书第917章 如何正确理解出题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节)第107章 成亲第329章 保护军婚条例第467章 幕后台前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1700章 为大家牺牲小家第1162章 蒙古谋划——吩咐第864章 在广州过年第692章 西南杂谈第1495章 苏州惊变——莫名其妙的寻找第1234章 足球第196章 新问题第12章 两个爆点第347章 目的与新旧发明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722章 文坻第1497章 苏州惊变——萧家谈话第747章 出巡两广——安南人的反应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104章 庆功宴——其它外番第1049章 最终决战——夜袭?第353章 徐南青第1357章 南洋风雨——新的地方第1508章 苏州惊变——结束第1470章 大吵第809章 战安南——探查第1692章 尴尬第1163章 蒙古谋划——机会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688章 蓝帐和金帐第574章 后续的决定第1252章 农业改革——试点第1214章 在人市续第192章 初议分封——西域现状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诺第919章 初议改封孔氏第259章 土枪土炮第1460章 爵位改革——对勋贵第320章 内宫贪腐案(四)第196章 新问题第825章 战安南——争论第487章 再次出发第815章 战安南——漂泊于水第1551章 印度之战——对策第225章 皇家学堂第926章 场地乾清宫第807章 战安南——张辅第1081章 没品与出乎预料番外22:女朋友与警察第1386章 合二为一第1776章 解释二三事第593章 两处思量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