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科举新制度

四月初八,早朝。允熥等着没有营养的废话说完了以后,站起来说道:“如果朕记得不错的话,今年是乡试年吧?现在,全国各地应该已经开始筛选一二等的秀才了吧。”按照大明的规定,秀才分为六等,只有排在前两等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文官们都没有接话,主要是不知道允熥想说什么,不敢随意接话。现在大明的皇帝权威还是有的,所以在允熥正式下旨之后,虽然上折子进谏的文官不少,但是没有一个敢在上朝的时候提‘保护军婚条例’的事情。

允熥继续唱着独角戏说道:“朕前几日不由得想起了两年之前的会试。当时因为各种原因,并且心胸狭窄之人还加上了地域之见,真是一团乱麻。”

“好在最后太祖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解决了此事,并且划定了南北榜,以求公平。”

“但是朕这几日想来,觉得即使划定了南北榜,南北各地也是有很多省份,地域之见也是难以消弭。”

“并且即使是乡试,各府、各县的人也互相之间不能完全和谐相处。”

“朕又想到,这每省的秀才数是分到各县,每县每科录取多少秀才。”

“所以朕就想了,为何录取举人、贡士不可如此?”

“每科乡试,录取的举人数量差不多。朕决定将每科录取的乡试人数分到各府与直隶布政使司的州,每府与直隶布政使司的州每科录取的人数固定,这样就省得一省之内竞争了。”

“会试同样如此。将每科录取的会试人数分到各省,人数固定,免得激烈的竞争伤了和气。”

“此外,朕对于科举考试的内容也会有所调整。‘数’是君子六艺之一,但是自从宋代已来科举却从未考过‘数’,朕决定今后在科举考试之中增加对于‘数’的考察。”

“不过考虑到乡试将近,所以今年的乡试与明年的会试不会增加对于‘数’的考和内容,等到下一次乡试之时再增添。”

“以上朕所说的,诸位爱卿觉得可妥当?”

‘数’就是数学方面的知识。古代其实华夏还是很重视数学的,列为了君子六艺之一,所以允熥可以直接了当的提出在科举之中增加数学知识的考核。

若是允熥仅仅只是提出了在科举之中增加数学的考核,少不得在上朝的时候得争辩一番。

但是刚才允熥还说了分片儿录取的事情,一下子就没有人关注是不是在科举考试中添加数学内容的事情了,大家都不顾礼仪在朝堂之上议论开了。

洪武三十年的那次科考大案之后已经分过南北榜了,北方占四成,南方占六成。历史上,满清康熙年间正式施行了分省录取制度,开始了华夏分省录取的开端。

单单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分省录取不是一个好办法。江南的那些科考大省,可能随便一个举人都比北方省份一般的进士还厉害。并且历史上明代中后期,除了有过几个山硒出来的辅之外,其他的辅都是南方人,足以说明南方比北方要厉害。

但是科举,或者说选官制度从来不是仅仅是选拔合适的官员。西方国家一直都是封建制度,领地就是封地,所以封到这里的人必然会保护自己封地百姓,哪怕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剥削封地,也会尽量在更为高一级的会议中,比如法国的三级会议,争取利益。

东方从秦始皇已来都是君主独裁,从汉武帝开始更是完全取消了封建,中央也根本没有西方那样的为了调和矛盾而产生的各种会议。

不过办法都是人想的,大家很快现了其实官员就可以起到民意代表的作用。老家生了什么事情,本地出来的官员就会出来在朝堂之上声援,保障本地的利益。而一个地方如果长期没有人出来做官,外地来的县官在压榨地方的时候顾忌就小一些,地方上百姓和大家族受到的压榨就会多一些,所以一个地方有没有人在当官很重要。

对于皇帝来说,至少保证每个省份都有人为官也是很重要的,这可是聚拢人心的好手段。历史上苷肃单独立省以后七十多年都没有人考中进士,玄烨拍板分省录取,然后苷肃全省都呼喊‘圣上天恩’,甘陕绿营也成为了满清最信任的非旗人军队。

现在允熥看向台下站着的大臣。经过这么一会儿,大家也缓过神来了。齐泰等辅官因为是允熥的亲信大臣,算是内臣,所以不便于先开炮。所以最先说话的是吏部尚书练子宁。

练子宁说道:“陛下,科举之事,本为选拔贤才。众所周知,这贤才不是每个省份、每个州府平均分配的,若是限定了地方,那么将有贤才不能脱颖而出,陛下三思啊!”练子宁是茳西人,茳西也是科举大省,虽然分了南北榜,但是挤占廣西等地的名额还是可以的,所以坚决反对分省录取。

景清马上说道:“陛下此举甚好。虽然科举是要选拔贤才,但是也要注重公平。臣觉得分省录取就是兼顾了公平与选拔贤才,甚好。”他是三秦真宁人(今苷肃正宁县),他们甘陕地区即使是分了南北榜,也很难竞争的过山硒、北平、山東等地的人,所以几乎要举双手欢迎了。

这种利益忧关的事情,人品与品德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大家都死命的为自己的家乡争取利益。虽然文官们不可能当众大呼小叫的,但是每一个官员都积极为自己的地方争取利益。

像方孝孺、暴昭,这样分别出身南北方的科举大省的人,都反对分省录取;而像巨敬这样同样甘陕一带出来的人支持分省录取。

齐泰身为应天府人,此时两不相帮,不说话;陈性善虽然也是山硒人,但是他的老家山阴县举人出的都少,而这次连举人都是分州府录取,所以支持分开录取。

这样的事情自然不是一个早朝就能决定的,有资格上朝的人很多,大家回去了和自己的同乡一说,大家纷纷上折子诉说自己的意见。

总体上讲,支持分开录取的人比不支持的人要多一些。几个科举大省的出来的人,虽然分省录取贡士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举人也是分开录取,所以科举大省偏远地方出来的也转为支持分开录取或者中立。而科举小省却是一边倒的支持分开录取,所以一下子支持分开录取的人就过了不支持的人,

所以允熥顺利的推行了这个分开录取的制度。

第1503章 苏州惊变——围攻第570章 父子议论第661章 攻缅——人口和规划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声第852章 刺激进兵第1076章 决战——挡第351章 欲废朱榑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942章 三杨之一回京啦第1700章 为大家牺牲小家第845章 安南士绅第1337章 汉洲攻略(七)第1269章 目的驸马第662章 攻缅——那罗塔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结第1493章 苏州惊变——狮子林的方向第1522章 回赐第940章 队列与方阵第1143章 悬赏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848章 终于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第1021章 **主义第571章 朝鲜劳动力第1303章 婚礼宴席现场第1396章 这样做的缘故第795章 诸事第1324章 南洋风雨——开始第771章 大案——继续第349章 文会的意外第659章 攻缅——沐昂和那罗塔悼念金庸第1467章 迟迟未到第244章 向父亲求助第960章 政务官与事务官第1675章 虐待俘虏与愤怒的冲杀第1254章 农业改革——吩咐完毕第486章 惦记第242章 不同的可能第1376章 酝酿风暴第1171章 继续调查第887章 奸细案的波折第1076章 决战——挡第636章 各方折冲第996章 玉佩第352章 得知真相第31章 宝钞战争——立军令状第249章 乌龙第153章 庆功第1475章 恭贺第1256章 婚礼之前第1729章 命名与敏儿的直觉第316章 调换文武官员第1527章 明教教主张无忌第729章 军械准备第1414章 李家庆贺第1075章 决战——老武器新用法第557章 我来也第296章 群臣宴解缙招嫉第978章 迎接拜访第1173章 为年后提前谋划第449章 二十八个番国第508章 幻彩阁第231章 比武第542章 详情与集市见闻第1110章 伊吾庆功宴——被动与主动第1006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中)第446章 说话第265章 突然的请求第785章 大案——发现第862章 南定——继续攻城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36章 袭击将至第1216章 家话第563章 杭州商户第339章 举荐与偶遇番外1:四百年后的世界第909章 礼仪完全忘在一边第629章 检阅第1202章 商人的想法第425章 建业元年的腊月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1290章 谁中了举人第1220章 军事改革——四总部第368章 济南城破第1404章 医生的名字与伟大的豌豆第1558章 增兵!第965章 工业第454章 沙州与京城两地第1243章 真正的学校——为何只招勋贵第1690章 艰难的婚配与当年的盟约第118章 兖州事件——继续调查第1403章 偷尸体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049章 最终决战——夜袭?第1368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六)第212章 以一人敌一群番外12:政府、政党与辩论第943章 两个嘱咐第535章 初到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