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到24岁轻生死亡率最高 忧郁症年轻化

全国15到24岁自杀死亡率★如果您觉得痛苦、似乎没有出路,您并不孤单;勇敢求救并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愿意倾听。请拨打1995、1925或张老师专线:1980。

据卫福部统计,国内15到24岁自杀死亡率近十年大幅上升,从2012年的每十万人口6.0,到2022年的每十万人口10.7,增幅近8成。专家指出,人际关系、情绪和忧郁因素占大宗。外界常有「年轻人抗压性低」的刻板印象,甚至冠上「烂草莓」称号,专家认为,年轻一代较懂得表达情绪,这是不同世代的差异。

卫福部心理健康司统计,从2012年到2022年间,国内15到24岁族群自杀死亡率大幅上升,从每十万人口6.0增加到10.7,增幅高达7成8。相较之下,其他年龄层近十年自杀死亡率逐年下降,显示年轻族群心理健康问题亟需重视。

心理健康司表示,年轻族群拨打1925安心专线的原因中,忧郁倾向、家庭、人际困扰等问题就占了7成。国内研究也显示,年轻族群忧郁症发生率10年来约增加2成。另根据统计,年轻族群忧郁症近4成未就医,「忧郁症年轻化」和「就医率低」成为最大隐忧。

咨商心理师全联会理事长、卫福部自杀防治询委员黄雅羚指出,据统计,15到24岁族群自杀原因以人际关系、情绪和忧郁为三大原因。这个世代面临很多困难,例如网路发达之下,资讯爆炸,人际关系从实体转变到网路上,情感连结变得薄弱。

黄雅羚提到,过去大家都依着框架、往同一个方向做事情,但社会转变下,框架不见了,虽然更自由、可以做自己,但年轻族群在历经青少年时期后,要找到自己的重心是很难的课题。有些人会选择靠网路来帮助,但资讯非常多,反而容易被外在影响而失去重心。

有人认为年轻人抗压性低,甚至冠上「烂草莓」称号。黄雅羚指出,确实上一代的压力承载力很高,因为一辈子都在学习忍耐,而年轻一代更懂得表达情绪和想法,这是不同世代的差异,并不代表年轻人抗压性比较差。

★如果您觉得痛苦、似乎没有出路,您并不孤单;勇敢求救并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愿意倾听。请拨打1995、1925或张老师专线: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