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丢了北市行政权 国民党4年后陷入「议长保卫战」

台北市长柯文哲。(图/记者周宸亘摄)

记者陈家祥/台北报导

2018选举即将到来,北市首都之战绝对是国、民两党战略重点。尽管民进党经过2年执政后,声势一路下滑,但国民党相较起来状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除了候选人为争取市长提名党内互打外,议员席次提名仅31席未过半,多年来为囊中物的议长宝座更恐在今年拱手让人

而国民党籍议长、资深议员吴碧珠已确定不再参选议员,选择在仍保有议长身分时急流勇退,自评最美好的一仗已打完,人生应在最美好之时结束。尽管强调会全力辅选年底议员选举,但少了统领议会阵营、运筹帷幄颇受各界敬重的吴碧珠,对国民党无疑是一大打击。

▲吴碧珠(图/记者李毓康摄)

提名保守 蓝议员:冲高席次、联合友党

议员选举部分,国民党2014年选举时提名过半席次的34席、选上28席,新党亲民党等各2席次,泛蓝阵营加总达半数席次的32席;反观2018仅提名31席,泛蓝阵营也岌岌可危,预估泛蓝阵营的议员席次将萎缩。另外,党中央没有提名过半数,也让基层支持者感到十分忧心。

国民党议员王鸿薇认为,提名问题应由市党部通盘考量,每个选区还是以当选最多为目标,就算是马英九当市长光环最盛之时,国民党也没有提名过半;但她也直言,国民党虽然失去市长宝座,但从来没有丢过议长位子,因此要选得好、把席次冲到最高,「如果非常可惜无法过半,也能联合友党保住议长席次。」

汪志冰则说,历来国民党提名状况确实没有这次保守,但这次提名比较审慎,且过去就算提名过半也没有当选过半。她认为,提名保守未必不好,若提名到饱和反而会失去与友党合作机会,「怎么跟无党籍合作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以往也是要配合友党、礼让」,提名满员会被认为是要对干,不如保留给友党的空间,提名本身就有蛮复杂的考虑层面

▲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丁守中钟小平张显耀孙大千。(图/合成照

柯文哲翻转北市 国民党重返首都挑战

2014年台北市长选举,无党籍的柯文哲以85万3983票、高达57.16%的得票率,击败拿下60万9932票、40.82%得票率的连胜文,更「全面翻转」台北市选举版图,许多蓝营大票仓如大安文山,蓝营也以些微之差败阵。转眼3年多过去,市长选举又将到来,但国民党要拿回台北市,似乎仍有段路要走。

尽管国民党目前虽然有意参选的人数爆棚,计有议员钟小平、前立委丁守中、前立委孙大千、前陆委会主委张显耀,表面看似热络,但各候选人都是老面孔,且与柯文哲对比支持度都有一段程度落差。更不用说在初选阶段激烈的「党内互打」,以及摆脱不了外界「选假的」质疑,认为有不少候选人都是为了2020立委选举,在打曝光度。

此外,国民党最终没能盼到被寄托带起士气、找回支持者的立委蒋万安,党主席吴敦义苦恼之余也渐渐不再介入初选,倾向由全民机制决定最终候选人。尽管无党籍的「锟P」李锡锟、北市前副市长邱文祥等被策动出面参选,虽然引起不少讨论,但仍被外界解读别有所图,对于蓝军的选战可以有多少正面帮助,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