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读丨AI魔改从热爱走向失序 需界定技术参与下创新边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佳霖 深圳报道
AI技术的发展,大模型文字使视频和图片“二创”技术逐渐完善,降低了创意成型落地的门槛。
泛娱乐平台上掀起AI魔改热潮。比如,《甄嬛传》的宫斗戏变成了激烈的枪战,《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化身拳击手和贾宝玉对打。这引发了对文化经典形象被破坏的担忧。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
《提示》认为,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
解读《管理提示》,可以从两角度去回答,为什么不可以毫无顾忌地解构经典,以及如何界定AI技术参与下创新的边界。
一方面,为什么不可以毫无顾忌地解构经典?
互联网“娱乐至死”的浪潮在人工智能技术风暴的推动下愈发汹涌,而AI魔改视频的流行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现在有很多短视频都是切片,这样的产品集中了矛盾信息,拥有热点密集、冲突点集中的缺陷。”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许静波认为。
窥一斑难知全豹,集中了情绪、矛盾的切片也并不利于了解经典的全貌。AI技术不应当为博流量毫无下限,让经典被流量所束缚。这些视频并非真正的创新,相反,技术的滥用造成技术伦理和道德边界逐渐模糊。它们对既定的道德和价值体系构成了挑战,冲击了传统文化的认知,有可能导致公众认知的混乱。因此,监管政策的正面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确保技术发展不偏离道德和法律的轨道。
此前,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连续发布两个管理提示,对于当前在中老年题材和所谓“霸总”题材微短剧创作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提示和规范。管理提示中提到,要避免用写实的外衣包裹荒诞不经的故事,更不能以荒诞艺术手段为借口随意编造过度离奇且缺乏价值关怀的情节。
同样是解构经典,达达主义的创作意识可为镜鉴。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达达主义(Dadaism)以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姿态出现,通过荒诞不经的、甚至有挑衅性的作品来表达对一战前后欧洲社会文化背景的不满和反思。
虽然同为颠覆传统的艺术形态,然而,AI魔改不是创作者有意识的文化和艺术运动,更多是技术发展和网络文化的“无意识”产物,其目的更有可能是娱乐或流量获取。这种纯粹依赖于技术和算法的作品模糊了艺术创新的边界,涉嫌构成侵权行为,需要更加明确和清晰的规范。
另一方面,如何界定AI技术参与下创新的边界?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范围内,与AI大模型和AI生成技术相关的版权纠纷日益增多,涉及的产品类型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态。
从国外来看,2023年12月,美国媒体《纽约时报》曾起诉OpenAI和微软,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报社的文章进行大模型训练。此次诉讼向OpenAI要求销毁使用未经授权内容训练的模型,并涉及数十亿美元的赔偿。此外,AI公司Anthropic和Perplexity,AI初创企业Suno和Udio等也面临版权诉讼。
从国内来看,北京互联网法院于今年判决全国首例AI生成内容著作权案,确立AI创造作品的法律地位。原告通过Stable Diffusion软件创作并发布图片,被告未经授权使用并抹去水印,侵犯了原告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法院依据著作权法第三条,认定AI生成内容在体现独创性智力投入时,受著作权法保护,使用者享有著作权。被告因此被判侵权,需承担相应责任。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AI时代不可避免的痛点。实际上,AI技术早已被运用到诸多文艺作品的生产之中降本增效。优质内容的艺术创作者也在呼吁对知识版权的保护。
上海风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俞霖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影视作品用AI进行重新演绎,本质上是AI对传统版权的挑战。技术创新应伴随着伦理道德的考量,技术进步不应当以牺牲社会价值为代价。
数字艺术家、视觉模型师麦橘MERJIC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平台应当积极引导创作者和观众,鼓励创新精神,让优质内容得到关注和传播,而非放任内容泛滥。
AI技术的应用不应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更应注重审美培育和文化尊重。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明确创新的边界,重视知识版权的保护,尊重文化,培育审美。只有这样,AI技术才能避免被指责为文化经典IP的破坏者,而是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