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产后妈妈抽脂瘦身险丧命!医揭风险:抽完还有2大危机
▲抽脂瘦身,术后仍然会有无法移除内脏脂肪、复胖等危机。(图/达志影像/示意图)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有些人瘦身希望追求速效而选择抽脂手术,但有一名30多岁女性为了快速恢复孕前体态选择做抽脂手术,没想到返家3天后,却开始出现气喘和呼吸急促,到急诊时已昏迷,电脑断层显示为脂肪栓塞。医师指出,抽脂风险包含麻醉、栓塞;此外,抽脂后因为无法移除内脏脂肪,代谢性疾病风险仍在,且术后没有好好控制,患者多数仍会复胖。初日诊所内科暨减重专科医师陈威龙分享过去在急诊服务时收治的个案,他说,该名女子被送到急诊时,腹部、大腿、背部和臀部上有多个抽脂后的「洞」,且血氧浓度偏低,经电脑断层确认患者因脂肪栓塞,肺部气体交换受阻,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昏迷,后续住院一周后才逐渐脱离险境。
▲初日诊所内科暨减重专科医师陈威龙。(图/初日诊所提供)
陈威龙解释,抽脂的风险不仅限于麻醉问题,手术过程中,脂肪细胞会被震碎、乳糜化后吸出,若不小心伤及血管,脂肪微粒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因而导致静脉栓塞,若进一步造成肺动脉栓塞合并休克症状,死亡率甚至可高达50%。即便手术技术及相关医疗器材日益进步,肺栓塞风险早已大幅降低,但仍旧不可轻忽。
对于希望透过抽脂手术减重塑身的民众,陈威龙建议须谨慎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并非人人都适合抽脂手术,特别是严重肥胖者,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麻醉风险。
陈威龙进一步说明,对于中重度肥胖或寻求局部瘦身者,抽脂手术虽然速效,但仅移除皮下脂肪,对造成代谢症候群的内脏脂肪却助益不大。也就是说,与肥胖相关的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风险不会因抽脂而有显著的改善。
陈威龙也提到,有研究指出抽脂后的一年内,如果不搭配运动或饮食控制,或许抽脂的地方显瘦,但脂肪可能会在身体其他部位增加,甚至增加内脏脂肪,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陈威龙以自身和临床的经验分享,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和运动习惯,才是最有效的减重塑身不二法门,除了改善体态,更能促进整体健康,维持不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