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超商、5大餐饮罕见结盟!全家如何突破心魔 揪竞业拚循环杯大联盟

「这次串联,证明了同行不是冤家!」全家便利商店总经理薛东都(右5)强调。这些业者们都是各领域一方之霸,如今竟为了循环杯集结,成为合作伙伴。(摄影・郭涵羚)

什么样的组织,可以令向来王不见王的全家、莱尔富与OK三大超商业者,跟顶呱呱、Q Burger、cama café、鲜茶道等乍看毫不相干的连锁餐饮业者,都愿意点头参与,甚至放下竞品身分,公开出席表达支持?

答案是:4月17日正式成立的「永续循环杯大联盟」!顾名思义,联盟成员们横跨了不同产业与品牌,共同目标是推动一款可回收清洗、重复使用约1千次的循环杯,用以取代常见的纸杯和塑胶杯。

这些参与业者的旗下门市,不仅会逐步开放消费者免费借、还循环杯,更可以彼此互通。例如,你在鲜茶道买的冰绿茶,可将杯子归还给顶呱呱;早上喝完一杯Q Burger奶茶,沿途经过莱尔富,也能把杯子交由店员收回。

所有业者合计,参与门市将近600间、年底前更上看700间门市,一跃而成台湾借还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循环杯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在背后促成这个史上最罕见联盟的,竟不是政府,而是参与者之一的全家便利商店,以及循环杯供应商—成军至今不到3年的环海净塑,它们如何分进合击,将几乎不可能的抱团任务化为可能?

想让消费者「愿意行动」

全家、循环杯新创联手出击

这段旅程的起点,要从全家说起。它早在2018年,为了更理解年轻世代的消费者重视什么、对超商的期待为何,就曾委托企管名师李吉仁,做了一系列焦点团体访谈。

「我印象很深,研究做出来,年轻人(对品牌的期待)除了快、行动化、线上化这些之外,还有一项叫作『价值』,」全家总经理薛东都接受商周独家专访时回忆,这也成为他们陆续推出减少剩食的友善食光、减少食品添加物的Clean Label洁净标章等专案的主因。

去年,环保署发布新规定:为逐步减塑,自2023年元旦开始,全台超商与连锁速食店业者,必须有5%门市提供循环杯借用服务。

业者们对这项KPI如临大敌,而薛东都烦恼的,却是另一件事。

「其实,我们前一年就在桃园市、台中市政府附近测试过(循环杯)了,老实说成效平平,因为很不方便啊!」他直言,关键在于当时只有单一门市投入,等于消费者喝完了饮料,还得随身带着空杯子跑来跑去,直到路过原店才能归还,使用门槛极高。

但他们也发现一个好消息—自从推出「自备环保杯折价5元」后,愿意自备杯子来买咖啡的消费者,比率已从6%提高到20%。

两件事情加总,让薛东都得出结论:「剩下那80%用纸杯的人,未必没有环保意识,很有可能只是嫌麻烦。那要怎样减少麻烦?单打独斗太慢了,找朋友一起加入最快!」

有趣的是,差不多的时间点,远在桃园龟山的环海净塑,也有类似发现。

这间新创公司,是由一位塑胶产业出身的董事长所成立。起初以贩售永续材质的保鲜盒和餐具为主,但推广了几年,他们发现愿意购买这类商品的人,始终只占总体消费者约20%,「要怎样扩大到另外80%的人?从企业端开始的循环杯服务,就是第一步!」环海净塑策略规画经理汤诚说。

怀抱着不同目标的双方,因为理念一致,在搭上线后迅速达成共识。去年4月,全家开幕4千店时导入循环杯,就是它们克服诸多难题后的首次合作。

它们克服种种难题,过程所想的都是:怎么样让消费者「愿意」?

汤诚回忆,光循环杯的外观就一修再修,例如杯身要有波纹和特殊刻痕,才能避免热咖啡烫手,清洗时也更容易。

连借杯子要不要押金,也是学问。考量到收钱或绑信用卡,都可能影响消费者意愿,它们决定放弃。目前仅须以Line扫描QR Code即可免费租借,后续辅以简讯、电话提醒。

而如何回收用过的循环杯,更历经多次讨论。在零售业,这个由门市回收物资的环节称为「逆物流」,原先是环海负责,但考量到超商店数太多,双方达成共识,门市将杯子搜集到一定数量后,直接用全家逆物流退回仓库,环海车队再到仓库收取,清洗后,也由仓库发货配送至各门市。流程跑顺之后,环海比照同样的合作模式,先后与莱尔富、OK超商展开合作。

放下面子主动找供应商加入

3个月集结5大餐饮品牌

但,为了让消费者走到哪都方便借还,它们势必要邀请更多品牌和业种共同加入。该怎么做?

最初,也是最大的难关是:打破心魔。

「我们大概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一起到处拜访!」负责该专案的全家生鲜现做调理部部长林鸿成笑道。长达近百天,他、汤诚与全家公共事务暨品牌沟通室部长吴采桦3人展开揪团之旅。

这对全家来说,是一种放下面子的忐忑。

「老实说,全家从来没有主动做过这种事,一开始真的很紧张,」吴采桦回忆。身为超商老二兼强势品牌,过去向来都是供应商主动找上门合作,这次却得突破心魔,踏出第一步。甚至这次的合作伙伴之一鲜茶道,过去是他们的供应商,这次双方主客关系还得互换。

意外的是,他们准备了一份长达20多页的扎实简报,却往往才讲没几页,老板们就挥手喊停,例如Q Burger董事长郑瑞宾就直接抛出一句:「好,我们要怎么加入?」

「其实我们很早就想做这件事了,只是规模太小,170多间店,推动起来成本会相对变很高,」cama café董事长何炳霖分析,一个纸杯平均两元,假设换成循环杯,从租借、逆物流到委外清洗,成本至少高出4到5倍,「大家透过联盟一起做,可产生规模经济。很难一步到位,但总是一个开始!」

3个月内,共有5个餐饮品牌同意加入联盟。但是,这批新伙伴有早餐店、咖啡店、手摇饮与餐饮,从销售模式到需求,都和超商大相迳庭。

对此,全家和环海再次联手,将每个业态不同的「卡关点」一一击破。

靠每人多付出一小步推动

一一破解物流、规格等问题

卡关点一,是餐饮业者以进货为主,极少退货,根本没有逆物流可用。待清洗的杯子回不了仓库,环海也不可能一家家收取,怎么办?

答案竟是:回头盘点自身的跨部门资源。

「磨合了好久,才想到全家的收货通刚好适合!」林鸿成笑道。这个服务,原本隶属于数位金融部门,原意是让做电商生意的小卖家们寄货,只要有一定的量,附近的全家店员还可以到府收件。如今,假设某一间cama门市有30个用过的循环杯,也可直接请附近的全家店员来收,再寄送到环海清洗厂附近的全家。

过去,它们从没想过,一个重新盘点跨部门资源的行动,就解决了大难题。此举也形同挹注收货通业绩,达成双赢。

卡关点二,是杯型不合。目前的循环杯规格,统一都是480cc的咖啡杯大小,「但我们手摇饮最常见的规格是700cc,杯口用热封膜,等于现在的设计不符合需求,」鲜茶道总经理陈美燕透露。

对此,它们兵分三路,三方都多付出一小步,解决难关。

鲜茶道依旧加入联盟,但先以贩售较小杯的饮品为主;环海接获需求,正努力开发容量700cc、且杯身呈半透明的循环杯;而全家则在薛东都同意下,直接免费授权自家杯盖,供它们印上logo使用,解决无法热封膜的问题。

卡关点三,是租借系统建置。「如果每家都挂在自家App下面,至少得花上好几年才能串联!」汤诚透露,业者们早早就有共识,尽管大家都希望丰富自家会员资料,但为大局着想,系统还是挂在身为第三方的环海旗下,扩展起来最快。

万事俱备后,最后一关是:如何行销宣传,才能堆叠出一个联盟集结的气势,又能彰显各品牌特色?

这件事,最终由负责揪团的全家让利,自掏腰包解决—他们斥资300万元,找来环保倡议团体RE-THINK,做了一系列漫画文宣,并直接将原始档开放给所有联盟成员,供大家自行修改logo和标准色。

不仅如此,为打破超商同业间的竞业藩篱,除了环海先递出联盟讯息,薛东都更特意在一次的公开场合,当面邀请OK超商总经理魏国志,与莱尔富资深经理彭传璋。他的问法也简单明了:既然法规定下了,大家都有这个5%的压力,要不要一起努力试试看?

「循环杯本就是长期要发展的事,我们就共襄盛举!」魏国志告诉商周。最终,莱尔富与OK都点头加入。

聊到这里,我们不免好奇:相较于本身就是供应商的环海,全家不过是响应通路之一,为何需要如此出钱又出力?

薛东都坦言,除了提高年轻人重视的价值感、让循环杯KPI超前之外,还有3个重要原因:

首先,提升便利性。「不能强迫消费者在环保和方便之间2选1!」他强调,唯有越多通路参与行动,循环杯的借还点越多,才越有机会滚动出正循环,当初友善食光和Clean Label能做起来,也是同样逻辑。

其次,提升知名度。比起全家自己大声疾呼,一间间门市慢慢拓点,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抱团合作,声量更能快速扩张。

最后,是提升到店频率,也就是俗称的「换粉」。他举例,一名cama café的消费者喝完了咖啡,拿着杯子到全家归还,也许可以顺便缴费,或买些小东西。人流对实体零售依旧是关键,「现在做这件事是『志业』,谈赚钱还太早,但也许哪一天,志业也可能变成『事业』!」

记者会中,各通路集结,所有人都摩拳擦掌,要观察这个全新形态的合作,消费者究竟是否埋单。正循环能否顺利启动仍是未知数,但对这3大超商、5大餐饮品牌而言,这份突破「单打独斗」心魔,首次与竞品和异业结盟的尝试,已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商业周刊18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