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王昌龄被贬返回老家,途经亳州,竟被亳州刺史一刀捅死

王昌龄是一位被后人尊为“七绝圣手”的诗坛巨匠,只是没有人想到,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竟在59岁那年,被贬官返乡途中,被一把无情的利刃,就此终结了这位诗人的传奇人生。

到底是什么样的恩怨情仇,导致了这场惨剧的发生?

一代诗人

王昌龄的故事要从他的出身说起,有人说他来自河东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也有人说他出生于京兆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

无论是哪里,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从小就尝尽了农家子弟的辛酸,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想象一下,幼年的王昌龄,每天跟着家人在田间劳作的场景,烈日当头,他弯着小小的腰,汗水浸湿了衣衫。

这样的日子,让他对农民的辛苦有了深刻的体会,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为他日后的诗作埋下了感人至深的种子。

王昌龄并不甘心一辈子做个农夫,二十岁出头的他,心中燃起了建功立业的火焰,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踏上了边塞之路。

可惜啊,他选错了时候,那时正值李隆基即位初期,天下太平,哪有什么建功的机会?

失望之余,王昌龄并没有放弃,他转而投身修道,过起了修身养性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尝试写诗,笔下流淌出的是盛世太平的美好景象。

不甘寂寞的王昌龄又来到了长安,想要在这个繁华的都城寻找机会,然而命运似乎总是跟他开玩笑。

在长安,他依旧没能如愿以偿,无奈之下,他只好又一次踏上了出塞的道路,决心投笔从戎。

这一路上,王昌龄没有虚度光阴,他四处游学,勤奋攻读,为科举考试做着准备,而他的努力终于在30岁那年得到了回报。

开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27年,王昌龄高中进士,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虽然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国务院里最低级的科员,但对于出身农家的王昌龄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仅仅四年后,34岁的王昌龄又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高峰,他在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考中了博学宏词,被授予了祀水尉的官职。

虽然官职没有太大的提升,但这无疑是对他才学的又一次肯定。

之后的日子里,王昌龄的仕途似乎走上了正轨,他先是被调到河南任县尉,后又去了江宁做县令。

然而谁料,命运的车轮却在此时发生了转折。

多次被贬

有一次,王昌龄为被贬的前宰相张九龄说了几句话,还写了篇小文章,不料却为他招来了祸端。

他被贬到了遥远的岭南,幸运的是,第二年恰逢唐玄宗改年号为“天宝”,大赦天下,王昌龄这才得以重返故土,继续他的县令生涯。

然而好景不长,王昌龄又一次被贬,这次的理由是“不护细行”,也就是做事不够细心,然后被贬到了更远的夜郎。

在这段颠沛流离的日子里,王昌龄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襄阳,他遇到了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常常一起饮酒作诗,好不快活;到了巴陵,他又碰上了李白,这两位诗坛巨匠相谈甚欢,还互赠诗篇;此外,他还结识了高适,两人惺惺相惜,成为了知己。

这些友情,成为了王昌龄仕途坎坷时期的一抹亮色,他们的交往,不仅丰富了王昌龄的人生,也为他的诗作带来了新的灵感和活力。

然而到了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59岁的王昌龄竟再次被贬官回老家。

当王昌龄途经亳州时,一场意外的相遇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亳州刺史闾丘晓,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竟然对这位诗坛巨匠痛下杀手,有人猜测,闾丘晓可能是担心王昌龄发现他的违法乱纪行为,所以才铤而走险。

就这样,一代诗人,就在这个陌生的驿站,结束了他59年的传奇人生,这个消息传出后,震惊了整个文坛。

人们无法相信,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竟然遭遇如此悲惨的结局。

然而王昌龄的死并没有就此成为一个悬案,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57年,张镐奉命去平定“安史之乱”。

在此过程中,闾丘晓因为拖延救援宋州,导致宋州被攻陷,被张镐以耽误军机的罪名处死,据说,闾丘晓临死前还在求饶,但张镐想起王昌龄的家人无人照顾,就没有给他活路。

这个结局,或许可以看作是对王昌龄的一种迟来的正义,但对于王昌龄的家人来说,这远远不能弥补他们失去的损失。

回顾王昌龄的一生,我们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他出身农家,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代文豪,他的诗作大多源于自己的境遇和心情,真实地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他被称为边塞诗的鼻祖,“七绝圣手”的美誉更是流传至今。

只是他的的才华似乎与仕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性格直率,在官场上难以周旋,虽然他心怀天下,满腔抱负,但却屡屡遭遇挫折。

他的诗作流传千古,但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这种反差,或许正是他的诗作如此动人的原因。每一首诗,都凝聚了他对人生的体悟,对命运的思考。

在王昌龄的最后时刻,不知道他是否想起了自己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也许在他看来,自己就是那个未能还乡的游子,然而他可能没有想到,他的诗句却永远地留在了中国文学的长河中,成为照亮后世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