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程式撰文以假亂真 比對系統、抄襲嚴懲是下下策
教育部与国家图书馆开发「全国学位论文比对系统」,但学界担忧系统有其局限性。联合报系资料照
教育部建置「全国学位论文比对系统」,最快今年五月开放全国大专校院使用,但大学端指出,比对系统、罚则只是「下下策」,如近期窜红的AI程式ChatGPT,透过程式转几手就能写出以假乱真的内容,届时系统亦可能比对不出,既然是「学术伦理」就应回归个人道德,指导教授落实检核,更可从中学写报告时就养成学伦观念。
因应近期学伦案教育部和大学盼补破网多修正校内学则,蓝营立委林奕华更质询教育部长潘文忠,是否支持修正学位授予法,要求所有硕博士生毕业前,都必须通过论文相似度比对。
面对近起多件学伦案,民间多把比对系统相似度数值视为抄袭的与否的直接证据,但中央大学校长周景扬表示,「不要把数字看得这么敏感。」在于比对出相似度后,还需逐一查核引述是否有误,尤其理工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因领域不同,引述状况不一,数字便可能相差甚远。
周景扬也指出,近期如AI程式ChatGPT,只要经系统转几手就能写出以假乱真的内容,比对系统亦可能有其局限查不出来,学术伦理最终是「伦理」的问题,还是要回归个人道德约束,看指导教授是否落实检核并要求学生,法规修正、比对等都是从后端的下下策。
政治大学校长李蔡彦也表示,如政大商学院便将伦理课列为必修,担任国科会研究助理、接任执行计划前也要上完一定时数学术伦理课,诚信伦理应落实为指导教育的一环,否则学生即便到业界工作,撰写商业报告、计划时一样会面对同样的问题。比对系统只是提醒,至少让师生不要心存侥幸。
东海大学校长张国恩则建议,随网路资料库开放,可引述的资料确实越来越多,必须不断更新引用的方式,学界应从中学端开始,让学生透过撰写平日报告时了解学术伦理,养成为己负责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