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掀起程式交易3新趨勢

台股示意图。联合报系资料照

【撰文:杨明峰】

程式交易是透过电脑程式执行自动化交易,包含接收讯息、设定进出场策略,以至于执行下单等流程,交易商品包含股票、ETF,以及期货、选择权等。另外,程式交易可执行回测,以历史数据模拟投资策略,借此衡量其风险与报酬。

金融风控科技公司——皓德盛科技为美国、亚洲主要交易所等流动性提供者(造市商),创办人曹维欣钻研程式交易近20年。他表示,程式交易经大量数据与演算法的逻辑验证,又被称为量化交易(Quantitative Trading,或称计量交易)。目前法人、专业个人户,纷纷采用程式交易,进行监控大量商品、自动化交易,并减少人为的主观干扰。

在实务面上,程式交易按交易频率,以低延迟敏感度(Low-latency-sensitive),也就是追求运算速度作为区分。速度愈快,愈能在极短时间捕捉市场的微小波动并从中获利,且愈有本钱提高交易频率。运算速度以微秒(10秒~6秒,microsecond)作为分界点而有以下两种交易类型:

1.中低频交易:交易频率约以每分钟、每天,甚至每周为周期,并不过度追求极致的交易速度。一般的程式交易多属此类,以均线、标准差等策略,制定自动化交易流程,多半是赚一个小幅波段的报酬。

2.高频交易:高频交易又称低延迟交易(Low-latency trading),以微秒,甚至奈秒(10-9秒,nanosecond)的运算速度「抢快」交易,多是进行跨市场、跨商品间的套利交易,如大台指数期货与小台指数期货之间的价格偏离,或是期货与现货间的套利等。虽是1、2个跳动点的「微利」,但每日交易笔数可达几千笔、上万笔,也能累积可观获利。

一般程式交易使用者,纵使发现类似的套利机会,除有手续费等摩擦成本,因下单速度远不及高频交易,终难借此获利。从事高频交易的玩家,需具备顶尖设备、网速与相关人才,因此多半由机构法人或大户所组成。但随着电脑普及化后,程式交易逐渐成为欧美交易市场的主流,超过所有交易量的5成。当AI时代来临,台湾在程式交易上出现以下的3大新趋势:

趋势1》晶片运算的算力大幅提升,且设备成本降低

AI驱动算力的提升与普及,有助于提升程式交易的运算速度。根据皓德盛科技内部统计,可程式化逻辑闸阵列(FPGA)晶片运算,应用于平均每10万笔行情讯息的解封包上,比传统CPU软体语言的运算速度快了逾260倍,因此晶片运算(硬体加速)在高频交易领域逐渐成为主流。

高频交易过去架设相关软硬体设备、传输环境等,往往要斥资百万元以上,随着FPGA晶片应用逐渐普及,入门设备成本仅需20万元、30万元,大幅降低进入高频交易的门槛,也让机构以外的专业投资大户,纷纷投入高频交易。

趋势2》市场规则改变,需求爆发

台股现货市场2020年3月23日全面实施盘中逐笔交易,现货与期货、选择权等跨商品间的套利、避险等交易更具效率,加上当时适逢新冠疫情(COVID-19),多数人在家远距上班,开始钻研并投入程式交易中。一夕之间,程式交易需求大爆发。

期货商从用户端观察,或能从5档挂单的交易手法发现,有不少初入门者,前仆后继踏入程式交易的世界。而坊间程式交易、程式语言的教学课程,更是遍地开花。

趋势3》自动化交易云端化

生成式AI的训练与部署,需要庞大算力与资源,金融服务则可透过云端AI平台处理庞大数据。目前程式交易朝向云端平台进行,投资人透过手机或电脑,就可串接API达成全自动交易。如今台湾因应程式交易需求的提升,已有多家券商提供相关程式交易的串接服务。

AI应用扩增,现阶段确实可辅助交易人开发策略工具,更快产生策略想法,进而短暂提高胜率与期望值。

永丰期货副总经理陈清德指出,期货为零和市场,并无存在永远的交易圣杯,目前要凭借AI在程式交易中完全获利,机会并不大,加上连续亏损时,人性使然恐质疑AI的判断,甚至失去交易的纪律性。但在现货市场上,不排除AI可在选股上做出更好辅助,增加获利胜率与机会。

台湾程式交易存在3种等级的玩家,目前进行程式交易,仍需具备交易逻辑、策略开发、基础程式语言等能力,毫无基础者则可透过投顾量化策略讯号,体验类似程式交易的操作。随着生成式AI的应用扩增,投资人未来可将交易逻辑,更轻易转化成程式语言,应用在自动化交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