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碳权交易新趋势

过去十年,欧洲议会通过了多项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示意图/shutterstock)

最近欧盟很抢镜,欧洲议会通过全球首套加密货币监管法,呵呵,笔者突然了解为什么欧盟在科技创新不如美国与中国的脚步,但却又偏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原来就是靠着制定处罚的条款,分享创新业者的利润。

过去十年,欧洲议会通过了多项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以下是其中几项:2018年欧盟通过了第五次反洗钱指令(AMLD5),该指令要求欧盟成员国对加密货币和初步代币发行(ICO)进行监管和控制,以防止这些技术被用于非法活动,如洗钱和资助恐怖主义。2019年欧盟通过了一项新的数字版权法案,旨在保护数字内容的创作者权益。该法案要求在网上发布的内容必须经过授权,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和分享,并确保创作者能够获得相应的报酬。

欧盟制定游戏规则 抢占话语权

2023年4月20日通过全球首套针对加密货币的全面性监管规范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Markets in Crypto Asset Act, MiCA),该立法旨在降低投资人购买加密资产的风险,要求加密平台、发行或交易商满足关于透明度、揭露、授权和交易监管方面的要求。感觉上这部分是针对中国的数字经济设计的,虽然加密货币的创新还是起源于美国,但中国已经在主导数字货币的话语权,联准会慢了几拍才跟进。不管怎么说,欧盟都既不是创新者,也不是主导者,却想靠着制定游戏规则在全球科技业占有话语权。

此外,欧盟一直在积极推动科技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并对一些科技巨头提出了高额罚款。例如,2018年欧盟对谷歌公司开出了50亿欧元的罚款,指责该公司在搜索市场上存在垄断行为。这些行动的目的在维护市场竞争,促进公平和平等的商业环境。2020年欧盟通过了一项关于人工智慧的法案,其中包括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监管的相关规定,确保这些技术不会被滥用,并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这条就是最近义大利等欧盟国家针对ChatGPT发起监管调查的根据。

2022年3月24日宣布通过《数位市场法》(DMA),该法迫使科技巨头必须允许其他小型公司共享他们的平台,且要让用户有自由的选择,不得强迫他们卸载其他第三方软体。除上述法律外,欧洲议会还通过了许多其他法律和政策,如数字税、网络中立性等,感觉上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和执行就是针对美国的科技巨头的创新商业应用而来的。

欧盟CBAM凭证 2026年起正式实施

上述的欧盟监管法令对台湾股市的关注度没有很高,主要是台湾企业大多做代工模式,采取追随者经营策略,所以比较无感,但是今年十月就要上路的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就真的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欧盟于2021年提出了全球碳边境条款,确保欧盟国家的企业不会因为其环保成本较高而面临竞争不公的情况,未来企业出口到欧洲市场,都必须购买CBAM凭证,借此鼓励非欧盟国家减少排放,并防止碳泄漏风险。

欧盟CBAM将自2023年起逐步试行,初期仅适用于进口的钢铁、铝、水泥、肥料及电力等碳泄漏风险高的产品,进口商仅需申报其进口产品的碳排放量,无须支付费用。至于2026年正式实施后,进口商必须向欧盟购买「CBAM凭证」,以缴交进口产品碳排放量的费用,预计该法案实施后将给欧盟带来每年超过140亿欧元的收入。

为了因应全球在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台湾最快七月将成立碳权交易所,环保署预计今年下半年提出碳费草案、2024年开始征收,引发外界担心碳费影响各行各业,尤其营建业更显焦虑。环保署长张子敬四月二十四日表示,营建业不在第一阶段碳费征收的管制对象,而且碳费是经济手段而不是财政手段,因此没有一定要订出收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要达到推动减碳的效果。

电力产生排碳 不会转嫁民生用电

电力业所产生的排碳,是从用电端收取,而非从台电收取,因此不会转嫁到一般民生用电。至于是否会有转嫁成本的问题,环保署强调,若为单一费率,那就有可能造成各界担心的转嫁,但事实上环保署希望订定一个费率,是能够让愿意减碳的可得到鼓励,不从事减碳者可能须付出较高代价,不会有哄擡价钱的问题。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从去年进入到万物皆涨的通膨有感时代,就算真的没有哄擡物价的问题,也难保不会有强化民众高通膨的预期心理。

本文作者:洪宝山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183期》)

《理财周刊11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