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英雄 | 崔宝秋:5G将为AI+IoT带来革命性改变
出品 | 本站智能(公众号 smartman163)
栏目 | AI英雄
整理 | 大头
“手机+AIoT”,是小米公司的双引擎战略,未来五年,小米100亿All in AIoT。
AIoT即人工智能物联网,是AI(人工智能)与IoT(物联网)的结合,亦是小米一直所致力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他们希望物联网产生、收集的海量数据存储于云端、边缘端,再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实现“万物智慧互联”,追求更加智慧的生态体系。
继6月初5G商用牌照正式发布之后,5G的浪潮愈演愈烈,席卷了互联网、数码设备等多个相关领域。各大互联网公司都竞相研究5G技术及落地应用,紧紧抓住新技术所带来的新机遇。
作为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5G技术对于崔宝秋来说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在公司内部经常更加强调这样的公式:AI+IoT+5G。”
谈及5G,崔宝秋兴奋不已,眼中充满了期待与喜悦。他认为这是加强小米AIoT优势的一件利器:“AI+IoT,又加上了5G,这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也会在以后带来很多革命性的改变。”
在崔宝秋眼中,小米在AIoT层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也有了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而5G的出现会让AIoT包容更多的东西,探索更多领域的融合,同时会为现有的应用场景带来革命性的体验更新,甚至是全面升级,借以5G高速率、低延时、高密度等特性,会让现有应用的功能得到极大的强化,使很多无法想象的东西可以落地,成为现实。
以下为崔宝秋接受本站智能等媒体采访实录,略有删减:
问:在此次架构调整之中,你们内部的具体业务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你们是如何考虑更好地让AI与小米的具体业务进行结合?
崔宝秋:技术研发在小米一直很重要, 小米今年正式成立了集团技术委员会,开始更加强调技术立业,因为技术决定了小米的生死。雷总作为一名懂技术的程序员,他对技术是非常重视的。我七年前刚来小米的时候就成立了小米云平台团队,这也代表了我最开始要打造小米互联网后台技术部门的一些决心。在那之后的七年里,这个最初只有二三十人的小团队,到今年年初已经壮大到将近1500人,团队名字后来也改为小米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在年初的组织架构调整之中,我去集团牵头技术委员会,整体负责小米的所有技术,包括软件、硬件、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领域。
原来的人工智能与云平台现在拆成了三个事业部:人工智能部、大数据部、云平台部,也就是A、B、C三块。而我们这个团队的历程,实际上是逐渐的从C到B再到A的,所以整个团队的壮大是一步步渐进的。
问:此次构架调整更大的作用是把内部的这些体系清晰化了吗?
崔宝秋:除了将内部体系清晰化之外,还有雷总对外经常讲的原因:就是我们要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让他们在实战的打磨中不断成长。
小米现在的整个架构很清晰。比如我现在负责整个集团的技术委员会,那么我可以专心的去做技术决策、技术预研、人才激励、人才招聘、技术品牌和组织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并且可以带领团队中的那一群年轻人拼命地往前冲,去激发他们的干劲,增强整个团队的生命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问:目前小米提出了AIoT的战略,您是怎么看待5G和AI之间的关系?现在5G在这其中的作用是被夸大了,还是被低估了?这对于小米之后的一些战略有什么影响?
崔宝秋:这个问题非常好。2018年11月28日我们举办了小米的第二届开发者大会(MIDC),大会的主题就是AIoT,进一步助燃了AIoT这把火,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快速地接受AIoT并进行热烈的讨论。
AIoT其实是AI+IoT,但实际上我在公司内部更加强调的公式是AI+IoT+5G。
因为AI+IoT这个部分,它很清晰:AI技术让人与设备,即IoT设备之间的交互变得非常自然。比如在与小爱同学进行互动的时候,大家都在潜意识中承认,只要说一句话就可以与她展开互动。但是在未来会有很多的视觉交互,你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等都可能建立与小爱同学的互动。
关于5G,我认为它是一个新时代,一种未来十年会快速被应用起来的新技术,它对整个在AIoT这个领域、甚至更多领域之中都会带来极大的变革,因此我觉得5G的重要性并不会被夸大。
在今天,我相信包括小米在内的很多人都在探索其应用场景。可以肯定的是,它会对手机带来革命性的体验更新甚至升级,而且在IoT领域肯定会有更多发展空间。因为它高速率、低时延,高密度的特性,让很多以前不可想象的东西成为可能。当然在IoT时代下还有很多其他的具体例子可以讲,比如,AR/VR,车载、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等。
问:您目前在这些领域,包括IoT、5G的科研方面,投入精力最大的是哪部分?在这过程中有遇到哪些困难?】
崔宝秋:目前我个人投入最大的还是AIoT,当然也会继续关注一些与AI和大数据有关的领域。
在这其中说到困难的话,还是有一些,比如如何把握未来的方向以及如何进行新的布局、哪些领域需要投入、投入的比例应该如何分配,还有,哪些领域坚决不需要投入、以及一些关于人力方面的问题、大方向的把握问题等等,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挑战。
问:您在前行过程中有过方向误判过吗?
崔宝秋:过去的六七年来,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IoT等领域,我觉得小米走了一条比较完美的技术演进路线,大方向一直没有错,这点我很自信。
问:有一些第二梯队的互联网公司在前几年IoT的风潮下开始做各种各样的硬件,但很多都是昙花一现。市场上有很多分析认为,这些是为了讲一个更好的资本故事,甚至保住自己的股价。甚至我看到也有人这么质疑小米,频频去提AI、IoT的概念,是不是也是为了说一个资本故事?
崔宝秋:我并不是这么认为。数据可以说明一切,2018年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人民币438亿元,较去年增长86.9%。财报数据显示,小米已经是全球最大的IoT平台,2018年已经连接IoT设备达到1.51亿台(不包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同比增长193.2%,连接设备数量遥遥领先于谷歌、苹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爱同学月活用户超过3888万人,搭载人工智能助理“小爱同学”并激活的的智能设备数超过1亿台。
问:您对近期比较火爆的Deepfake这个技术怎么看,因为它现在的滥用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
崔宝秋:Deepfake这个东西就是模拟人的视频、声音这些东西,我觉得技术是没问题的,技术演进演示没问题的,但是这其中存在着一个AI的伦理问题,这是我们需要担心的。它可能会直接侵犯用户隐私,也可能对人权、法律、甚至政治都会有些影响。因此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和企业来关注,也需要国家和政府来关注,而且我觉得肯定会对这种技术有一个合理的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