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印尼人力资本改造是一场持久战
参考消息网12月10日报道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12月4日刊登题为《印度尼西亚必须长远打算,以改变其落后的劳动力状况》的文章,作者是印度尼西亚外交官内塔·奇纳拉·安吉纳。文章编译如下:
经过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印尼新任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来说,是时候将重点放在人力资本发展上了。要做到这一点,印尼必须转变对生产力的理解。
如今,印尼创造的就业岗位中,极少能提供通往中产阶级的途径。尽管劳动力人口结构与中国和印度相似,但印尼的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这两个国家。这种差距可追溯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那场危机导致印尼在21世纪初过早地出现了去工业化现象。在危机前,印尼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推动了增长,制造业曾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然而在印尼尚未达到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转型所需的增长水平之前,这一占比就已经下降了。
在这种产业政策失败的背景下,印尼长期实行的劳务输出政策充当了一种就业缓冲手段。通过私营对私营的模式向国外输送低技能劳工这种传统做法得以继续。2023年这一模式下的劳务输出占比达到79%,其中半数为从事护理和家政工作的女性。考虑到这种家政类职业容易面临侵害且几乎没有技能提升空间,这一比例令人担忧。
印尼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缺乏对劳动生产率的关注。普拉博沃应着重确保民众能够获得机会。他的政府需要投资于低技能劳工培训,同时推动高技能工人赴海外发展。
推动高技能劳动力赴海外发展能够提高特定行业的效率——尤其是通过技能积累。中国和印度已经逐渐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知识转移中获益。普拉博沃可以为这样一项战略奠定基础,该战略会将这种长远规划融入更广泛的发展和外交政策议程之中。印尼可以更具策略性地将其高技能工人输送到能满足国内产业需求的特定行业。对于印尼成为地区投资枢纽这一更大的抱负而言,在经合组织目的地国家进行多元化布局也至关重要。
人力资本发展议程必须创造体面的工作岗位和技能积累机会。印尼需要从“人才外流”心态转变为“人才引进”心态,将每个劳工都视为对本国知识和创新的一种投资。改造印尼的人力资本是一场持久战——但非常值得为之努力。(编译/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