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炮战另一种视角

(图/取自郝龙斌脸书)

不像往常平静,近两年的八二三炮战纪念日老掀起话题。因为阿富汗事件,蔡英文突然蹭起八二三炮战,但八二三这一天她没去金门;倒是国民党党主席参选人江启臣和朱立伦先后都去了。如今朝野却也在抢八二三炮战话语权。

前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曾经在率团访问大陆的时候,当着大陆领导人的面,讲过一段和八二三炮战有关的话。提到八二三炮战发生时,他正在金门服兵役,亲身体验过炮声隆隆、弹如雨下的兵凶战危,对于战争的可怕心有余悸,并说:「幸好我没被打死,否则少了我这么可爱的一个人来为两岸和平做奉献,多可惜呀!」吴伯公幽默的说法引起现场一片笑声,大陆的领导人也闻之莞尔,不以为忤。

就1949年两岸分治之后的情况来说,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是两岸之间最严重的对立厮杀,不过,这也是两岸之间最后一次大型的军事冲突。此后,大陆方面改为「单打双不打」,再从真炮弹改打宣传弹,炮声越来越稀疏,到了1979年1月1日美国和中国大陆建交,正式宣布停止炮击,往后的岁月台海基本上平稳无事。换句话说,两岸之间紧张对立的最高潮在八二三炮战。

八二三炮战之后的台湾走上了一条比较平顺活泼的发展道路。在土地改革成功的基础上,透过汇率改革,设立加工出口区,从进口替代迈向出口扩张,用出口带动了经济成长。再经由十大建设、成立工业技术研究院和科学园区,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技术能量,一路从劳力密集产业往高科技产业升级,成就了今天的台湾。

八二三炮战之后中国大陆的发展之路相对坎坷曲折。三面红旗和文化大革命虚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社会资本,让经济动能禁锢在闭锁的市场环境中。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让大陆市场和世界接轨,逐步释放出人民的生产活力。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改革开放的路线之后,中国大陆终于踏上了类似台湾的发展之路。

确立改革开放路线之后的中国大陆为台湾企业提供了丰沛的互补性生产要素,让两岸经贸往来迅速增长,也让两岸贸易的顺差成为台湾经济成长最主要的动能。近年来,两岸贸易顺差对台湾GDP的贡献率都在18%以上,两岸经济关系的互利共荣已经是铁铮铮的现实。

回首八二三炮战,可将之视为中共武力解放台湾的挫败,两岸冲突对立的印记,鼓动反中氛围的利器;也可以将之视为两岸冲突对立的高潮,台海逐渐平稳无事的印记,酝酿两岸经济互利共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转机。激发敌意或催生善意,其实在一念之间。

吴伯雄能够当着大陆领导人的面,拿八二三炮战这个敏感的话题开开玩笑、幽默一番,主要是因为两岸关系和谐,双方有一定的互信基础,彼此愿意用善意来解读对方的言行。可叹的是,如今两岸官方僵持对立,毫无互信基础,敌意螺旋不断攀升。再这样下去,不要以为不会再有一场八二三。(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