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产能过剩 陆学者:宏观经济失衡

大陆学者谈产能过剩问题,指根源是需求不足造成失衡。图为江苏省太仓港码头大批汽车等着出口。(新华社)

美欧等国指控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冲击其他国家的生产,但大陆学者指出,中国常态性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最根本原因是宏观层面的经济失衡,即消费需求不足。至于如何解决新一轮产能过剩?学者认为,要借助市场自身机制解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黄益平日前接受大陆《经济观察报》专访时指出,现在出现的新一轮产能过剩,最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经济正处在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一旦出现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全国企业、甚至地方政府的资源都会向这些行业集中,在短期内形成产能暴涨」。

黄益平认为,中国常态性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投资多、消费少。当前中国总消费占GDP的比例为57%,比全球平均水准低20个百分点,消费需求不足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同时,地缘政治矛盾,促使中国出口品的接受度显著降低;贸易伙伴对中国进出口的反应也更大。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卢锋认为,大陆民营企业在近年部分产能过剩偏大行业占比较高,有的部门甚至占主导地位,这些行业发展主要受市场竞争机制支配,因而后续应对产能和供需关系不平衡,可能会更多借助市场自身作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