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学生推开未知世界之门

“怎样才能把酸奶盒里的酸奶喝得更干净”,如何转变为《碳基涂层液体环境超滑性能探索》课题研究?近日,在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浙东区域)中期汇报会上,面对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14所高中的56名学生展示了他们在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领域的项目研究进展。

为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中学生英才计划”),为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11年来,“中学生英才计划”效果如何?在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过程中,创新了哪些模式?未来还将突破哪些难点?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英才计划”如何发现、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郑耿锋认为,高中生培养的第一步,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在于兴趣与视野的搭建。换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

201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谭劭宣在参加面试时,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基于苹果暴露在空气中氧化褐变的原理,在透明胶带的塑料薄膜和黏胶间加一层遇到空气变色的物质层。

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不具可行性,因为透明胶带的生产流程已经非常成熟,很难再超越市面上现有的产品。在郑耿锋的建议下,谭劭宣最终将课题调整为“酶促酚氧化制氧气指示剂”,利用干燥硅胶吸水后颜色变深的原理,制备一种操作简单、易于保存的氧指示物质。

“希望通过‘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习与培养,给学有余力的同时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初步了解一线的科学研究。”郑耿锋说。

个性化培养引领学生走上研究创新道路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根据每一名学员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术志趣,引领他们走上研究创新的道路?“中学生英才计划”很大的特点在于个性化培养。

申报“中学生英才计划”时,当时就读于北京市第二中学的盖亚注意到,“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红,正是“月宫一号”项目总设计师。在跟随刘红学习的一年中,盖亚完成了研究课题《微生物在月壤中生存能力探究》。

刘红介绍,在培养过程中,团队注重将学生兴趣意向和本团队研究方向结合,实现“文献阅读—确定选题—实验探索—结果分析—成果汇报”全过程培养,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所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为其将来进入高校学习、参加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意洁则带领团队“因材施教、立足增量”。她表示,要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指导方案。在确定基本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抽丝剥茧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完整体验科研全过程,有效培养其科研素养。

构建“1+N”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截至202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已选拔和培养了9000余名中学生,一大批品学兼优、热爱科学的高中生走进国内一流高校学习基础学科。

“高中时,我入选‘中学生英才计划’,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了化学学科一年期的培养,参与纳米材料的制备、应用相关研究,那一年的学习为我今天的创新项目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金奖获得者、南京医科大学2021级本科生蒋骋昊十分感慨。

进入大学后,蒋骋昊将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期间所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研发出“皓齿玉成”纳米颗粒,配套开发相关应用技术,实现口腔颌骨修复技术革新,为众多患者带来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目前,‘中学生英才计划’已经把高中和高校连接了起来。”“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卢朓一直在思考,“如何更进一步与企业连接起来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表示,希望“中学生英才计划”能够惠及更多青少年,构建以“中学生英才计划”为示范、各省级项目协同发展的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1+N”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8日 第03版

作者:本报记者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