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本土动物 新西兰人“无底线”

新西兰提醒司机小心动物路牌

警察护送野生鸟类马路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  陈效卫】从今年11月到明年1月,新西兰小镇普纳凯基夜晚会关闭所有街灯。这一举措不是为了省电,而是为了保护当地特有动物——韦斯特海燕。数千年来,韦斯特兰海燕每年在远赴南美洲繁衍后代时,需要借助夜晚的星光起飞,但与星光迥异的小镇街灯让一些海燕迷失了方向而坠地。当地居民在实施多年救助后,今年从“救死扶伤”式治标走向“暗夜保护”式治本,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为了一群鸟儿而不惜每年3个月“摸黑”生活,这只是新西兰人为保护生态牺牲自我的一个侧面。在这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处处可见,诸如行人、警察护送小鸭、企鹅过马路而车辆自动熄火静候等,早已算不上是新闻。

对动物慈悲对人“刁”

新西兰人对动物的爱,最有形地体现在为野生动物建造家园上。目前,新西兰已建立了13个国家公园、3个海洋公园、数百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等,占整个国土面积的30%以上。这个比例,在世界居领先地位。人们常说,人类禁区,就是动物的乐园;反过来,动物的乐园,也成了人类的禁区。如安置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鸮鹦鹉的5个小岛,除了科学家,其他人一律不得登陆。随着新西兰野生动物保护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新的动物家园也将不断变大,新西兰人的活动范围也将越来越小。

在新西兰,最有爱心的人当属民间志愿者。早在1883年,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就成立了“爱护动物协会”,目前这个组织在全国已拥有5000多名志愿者,每年免费回应数万起动物保护事件。他们在义务奉献爱心的同时,也不断教育和感化着世人。如首都惠灵顿动物园的兽医院手术室全方位透明,并在外边设置了长凳对讲机。志愿者医生在救治动物的同时,可与参观的游客交流,不断传递爱。

在对动物“慈”的同时,新西兰对人则异常“严”。在英国人登陆新西兰之时,有关动物保护法规就已开始实行,比世界很多国家早了200多年。1878年,新西兰制定了自己的动物保护法,此后不断更新。2018年《加强动物福利制度法》将动物升格为有感知力有权享受“福利”的生命体,因此虐待动物和宠物都会受到检举和惩罚。而终结野生动物生命的肇事者,更会受到严惩。2018年6月,一名司机撞死了几只普通品种的红嘴鸥即被判3个月社区监禁。若是撞死重点保护动物,司机将获最高2年监禁或10万新元(相当于46万元人民币)罚款,甚至二者并罚。为此,在野生动物出没之处,新西兰竖起了名目繁多的路牌提醒司机。任何粗心大意,都可能要付出数万新元的高昂“学费”。

即使待在家中,新西兰人也有数不清的“注意事项”。如将山羊拴在附近没有水的地方、把狗关在闷热的汽车中或将鸡养在小于规定的空间内,都属虐待动物行为,都会受到举报和惩罚。

新西兰人也曾无知任性

在保护动物方面,新西兰人也曾走过无知和任性的弯路。在欧洲人登陆前,与世界隔离8000万年的新西兰没有猛兽毒蛇,唯一的哺乳动物是新西兰短尾蝠。用进废退,适者生存。没有天敌追杀,这里动物的防御力日渐衰退。如目前全球有26种不会飞翔的鸟,新西兰就占了一大半。其中呆萌的国宝动物几维鸟甚至退化到只剩下翅骨的痕迹,也因此成为全球硕果仅存的“无翼鸟”。

遗憾的是,无知而任性的欧洲人为了自己的猎物、食物和宠物,先后带来许多外来物种,也给新西兰带来生态灾难。在食草动物方面,19世纪60年代欧洲兔被引进后,由于没有天敌,加之繁殖能力强、食量大且善挖洞,短时间内就给新西兰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上世纪50年代,水鹿等动物被引进后也疯狂繁衍,所到之处,草木尽摧,高山植物受害尤甚。同样,苏格兰马鹿麋鹿、梅花鹿、鬣鹿、黇鹿、白尾鹿、喜马拉雅塔尔羊、黑山羊、虎皮鹦鹉、小刺猬……这些在其他地区人见人爱甚至被列为重点保护的外来动物,在新西兰则沦为“人见人恨”的祸害。

新西兰人所犯错误连锁性的。如为了消灭兔子而“头疼医头”,盲目引进了兔子天敌——雪貂白鼬黄鼬等,但这些动物在难以追杀到善跑的兔子时,就对当地不知天敌为何物的憨傻动物下手,包括恐鸟、新西兰笑鸮、新西兰鸫鹟、新西兰异鹩等在内的许多特有鸟类因此而灭绝。

还自然以本来面目

为了保护环境和濒危鸟类,还大自然以本来面目,新西兰对掠食类动物痛下杀手,鼓励全民围猎。如针对老鼠和鼬,新西兰发明了一种高科技陷阱。这种装置由气瓶驱动,能散发出吸引老鼠和鼬的味道,只要它们脑袋往陷阱里一伸,气瓶就推动击锤一击而杀。而为了对付占领14%国土的数十万只野生黑山羊,新西兰人甚至不惜动用间谍手段:抓一只黑山羊,植入芯片后放归山林,根据其群居的习性从而将整个族群一举擒获。

在民众的全力支持下,新西兰的“杀戮式保护”卓见成效。上世纪60年代,新西兰的玛利亚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没有老鼠的岛屿。自此新西兰每10年就上一个台阶。2001年,面积约113平方公里的坎贝尔岛灭除了老鼠,创下了较大岛屿无掠食性动物的新纪录。在此基础上,新西兰再接再厉,2016年确立了“2050年零掠食者”计划,中期目标是到2025年近海海岛保护区全面消除外来的掠食性动物,并在灭绝某一目标物种方面取得突破性的科学进展。

动用武力围猎外来物种,只是极端的解决办法,新西兰也采取诸多渐进柔和措施。如猫被引进沿海小镇奥毛伊后,不断捕食着包括鸟类、蜥蜴、啮齿动物等在内的当地数十种保护动物。为此,小镇2018年推出了“禁猫令”:对家养猫进行登记、绝育,在6个月的宽限期后,市民就不能再购入、繁育猫了。换言之,当这一批猫过世后,小镇将成为无猫世界,原生动物在这里又可自由自在地生活。

经历了盲目引进和头疼医头的教训后,新西兰已学会了以动物为本,并以它们的视角看待世界:作为有感知力的生命体,原生动物也有权享受大自然恩赐的“福利”;外来物种在新西兰“横行霸道”并非其自身的过失,而是被人放错了地方,抑制引进的冲动才是治本之策。说到底,对于孤悬南太平洋的新西兰,“不是野生动物在穿过马路,是马路穿越了野生动物的家园”。让大自然回归本来面目,方是对大自然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