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拜登逼上绝路?美3大晶片巨头转战这区 失去陆客户代价惨

美国加强围堵中国晶片业。(示意图/shutterstock)

美国去年10月开始实施对中国晶片技术出口新规,根据日媒报导,美国3大晶片设备供应商,正在将业务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凸显受到美国禁令影响,美中之间的技术供应链正加速脱钩。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晶片巨头在损失中国大客户情况下,收入将明显减少。

根据日经亚洲新闻报导,美国主要晶片设备供应商包括应用材料、科林研发以及科磊,掌握全球晶片生产工具市场的35%市占。5位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10月以来,这3家公司将非中国员工从中国转移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增加在东南亚的产能。

一家为科林研发和科磊服务的子系统供应商的高层指出,上述这种转战东南亚的趋势在去年年底出现,过去几个月里,客户一直要求我们加快对东南亚地区的支援,且发现他们在东南亚增加了人员。

报导指出,美国去年10月祭出迄今为止最严厉的出口管制,将导致中国科技野心面临重大挫折,但这些禁令也将冲击美国公司。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指出,中国多年来一直是晶片设备行业成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是2020年和2021年的最大买家,这要归功于北京政府推动半导体自主化。

SEMI数据显示,中国曾经占美国晶片设备制造商收入的近30%,但在最新季度业绩中,应用材料此一数字下降到20%,科林24%以及科磊剩23%。

科林研发示警,将裁撤全球1%的员工,并减少临时工。报导提到,科林台湾子公司许多临时员工已经收到通知,他们的合约在农历年后不再续约。

至于为何美国主要晶片设备供应商会选择转战东南亚,报导分析,这些公司在该地区已有业务,当美国晶片业为降低成本,在1960年代首次将制造能力转移到亚洲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首选目的地。如今美国厂商在东南亚拥有半导体制造、封装和测试,晶片制造商包括英特尔、格罗方德等都设有工厂,并计划进一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