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扩容速度放缓 “深改19条”全面落地或成估值修复重要时间点
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近段时间,北交所扩容速度放缓、北证50指数回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去年年初至今年4月9日,北交所终止IPO企业数量总计65家,今年以来占比就达40%,企业IPO“撤单”呈现加速趋势。
受访专家认为,对于新建的证券交易市场,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吸引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大钱长钱的进入,不利于市场流动性和估值的提升,扩容是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随着北交所市场规模、质量不断提升,吸引来更多长期资金入场,北证50指数长期投资价值将逐步显现。“深改19条”各项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实施或将成为北证50指数向上修复的关键时间点。
今年以来已有20余家企业从北交所“撤单”IPO
近段时间,北交所扩容步伐有所放缓,2024年以来,仅有东昂科技与今大禹两家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IPO申请被受理。2024年一季度,北交所IPO企业仅有9家上会,同比减少了64%。
同时,申请北交所上市排队企业也出现撤回高峰。随着4月9日北京梦天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来自北交所的终止上市审核文件,今年以来已有26家公司终止了北交所上市审核,除了蓝色星际之外,其余25家公司均为主动“撤单”。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初至今年4月9日,北交所终止IPO企业数量总计65家,今年撤单的企业数量占比达40%,撤单加速情况较为明显。
有分析认为,IPO被受理数量的骤减以及撤单数量的激增,与严把IPO入口关等多条强监管信号的释放有关。今年2月,北交所发布《推动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行动方案》明确提到,优化上市审核和持续监管,持续提升上市审核质效,引导保荐机构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防止“带病闯关”。
随着公司上市全流程严格监管的政策风向愈加清晰,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北交所后续新股发行将从数量快速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但扩容仍是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金长川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刘平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新建的证券交易市场,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吸引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大钱长钱的进入,不利于市场流动性和估值的提升,扩容是北交所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记者注意到,自北交所“深改19条”实施以来,北交所市场生态向好,吸引了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关注。今年一季度,北交所吸引了超20家在沪深交易所IPO的企业“转场”而来,已超过去年全年“转战”北交所公司数量的一半以上。截至一季度末,北交所在审企业数量达到114家,较去年同期增长超六成。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向记者表示,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优秀的投资标的,产生良好的赚钱效应。同时,活跃的交易又会推动北交所市场的整体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北交所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结合北交所发展阶段来看,即使今年扩容节奏放缓,预计今年全年仍会有80家左右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刘平安研判。
“深改19条”举措全面落地或成估值修复关键点
自去年9月北交所“深改19条”落地实施以来,市场生态向好、投资者预期改善,北交所走出一波独立行情。不过,经历此前快速上涨后,今年以来,北证50指数出现较大比例回调,跌幅超两成,上涨个股数量相较去年四季度大幅减少。
在刘平安看来,当前北交所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对于大型机构吸引力偏弱,在没有“大钱长钱”入场的情况下,北交所指数快速上涨难以持续,出现回调属于正常现象。
申万宏源专精特新首席分析师刘靖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深改19条”部分政策举措落地节奏慢于市场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北证指数回撤。“市场预期2023年年底推出的‘转板’‘直接IPO’等政策均未落地。通过‘直接IPO’快速高质量扩容,从而吸引增量机构资金介入的逻辑被打破。”刘靖解释道。
易方达北证50指数产品基金经理庞亚平认为,经历了本轮调整,北证50指数估值已回落至与成长性较为匹配的水平。北交所网站也显示,1月至3月,北交所市场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9.41倍、20.78倍和18.61倍,相较于去年12月的阶段高点24.20倍有所回落。
余伟认为,北交所行情和北证50指数或在经历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的回调磨合后重拾升势,今年大概率将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
“未来,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落地生效,北交所将迎来高质量扩容,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场,北证50指数长期投资价值也将逐步显现。”刘平安研判,“深改19条”各项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实施或将成为北证50指数向上修复的关键时间点。
(图片来源:申万宏源研报)
设备更新政策频发北证机械设备板块有望受益
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平台,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投资机会。刘平安认为,北交所最大的发展机会就在于市场需求广阔,它能够为那些净利润在四五千万元水平,难以满足沪深交易所,以及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机会,这是对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补充。
目前,北交所上市的247家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4家,占比50%。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北交所公司集中分布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公司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链配置价值。
“随着越来越多优质中小企业汇聚北交所,这些企业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不容忽视。”刘平安指出,“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坚持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往往是细分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配套“专家”。考虑到当前北交所市场较低的估值,优质企业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
招商北证50成份指数型发起式基金基金经理邓童也指出,今年受益于设备更新改造等产业政策支持,北证机械设备板块有望充分受益,此外,在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产业链上也都有大量相关企业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