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多措并举,提升青年研究生导师治学育人水平

随着高校教师队伍年轻化的发展趋势,青年导师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围绕提升青年导师治学育人水平,北京大学医学部多措并举,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搭建服务交流平台,全方位构建青年导师队伍建设制度体系。

多维度培训,助力青年导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研究生导师王麟是学校近几年引进的新教师。从一名刚刚出站的博士后到博士生导师,对于这样的身份转变,他表示,“我们青年导师与研究生年龄差距相对较小,怎样当好研究生导师、怎样培养好学生,我其实心里是没底的。”

为帮助青年导师们尽快适应新角色,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以下简称研究生院)将新上岗导师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形成了全员覆盖、全面引导、分类培训、分级组织的导师培训体系,为其教书育人能力提升带来了不少实用“干货”。

“培训既包含师德师风建设、政策解读、导学关系构建、主题教育培训、资深导师带教经验分享等,还通过大量真实工作案例来提升培训效果,使青年导师们能够直观快速地了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点与风险点。”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明介绍。

如今,北京大学医学青年导师的手边都有一本厚达300多页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这本手册包含了北京大学医学研究生教育工作涉及的各项文件规定和工作流程,至今已进行了6次修订再版,凝结了北京大学医学几代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经验。

“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不管在指导研究生中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第一时间从中寻找答案。”2022年刚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时,第三临床医学院青年导师胡晓青就收到了这本手册,直到今天,这本册子她仍常常翻阅。

跨学科交流合作,促进青年导师学术活力释放

在帮助青年导师尽快适应新身份的同时,如何更好满足他们发展需求,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学科交叉是医学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促进不同学科导师间开展多学科科研合作、联合培养跨学科人才,北京大学医学一方面建设了一批面向青年人才的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大力培养跨学科导师团队,以组建学科群、举办跨学科导师沙龙等方式鼓励不同学科间导师开展合作。

从2019年起开展的一系列学科交叉导师沙龙活动,尤其受到青年导师的青睐。活动聚焦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邀请不同学科导师畅谈观点、互动交流,推动具有合作意向的双方精准对接,有效促进了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牵手”。

走上工作岗位后,专注于老年流行病学研究的公共卫生学院青年导师姚尧,希望能与老年临床医学、老年保健学领域专家合作,“但我对其他学科老师不熟悉,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很难。”

了解到姚尧的科研需求后,研究生院第一时间通过导师数据库匹配出相应专业的导师,并组织了一场老年医学专题多学科合作沙龙活动。姚尧也由此顺利解决了自己的合作难题。

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青表示,“学科交叉沙龙为不同学科青年导师搭建了展示自我和互相交流的平台,消除了不同学科专业间的沟通壁垒,有利于推动不同团队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与合作共赢,有利于青年导师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导师之家”,服务青年导师成长成才发展需求

青年导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处在人生新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及时了解青年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是北京大学医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自2023年以来,研究生院按照“严格管理、靠前服务”的思路,着力打造“导师之家”服务与交流平台,组织研究生院班子成员及管理老师走进各学院、医院和学科,利用座谈、访谈等方法,问需、问计、问策于青年导师。目前已举办11场活动,累计参与200余人次。

借助“面对面”沟通,青年导师有了充分表达自己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与困惑的渠道,也为北京大学医学的发展和学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建言献策。

在交流中,针对青年导师比较迫切的跨学科交流问题,北京大学医学及时响应、寻求资源、创造机会,为双方搭桥、建立对接;针对青年导师反馈集中的学位论文匿名评阅相关问题,与导师、学院管理老师共同探讨论文评阅优化机制,鼓励学院进行试点探索……

药学院青年导师张力勤表示:“通过这样的平台,我们有机会和学校职能部门直接深入交流,不仅解决了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特别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主人翁的责任,这会激励我们更加主动地为北京大学医学发展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作出贡献。”(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罗希 彭耕 记者 梁丹)

作者:罗希 彭耕 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