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67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跨越9年,奔赴“希望之约”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6月18日上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采集室里,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2017届毕业生陈桐躺正躺着采集造血干细胞。这是大连医科大学成功完成的第2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也是北京市的第671例。北京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救助。

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救助

2015年,大三学生陈桐在学校留下了自己的血样信息,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员。“因为我们是医科院校,所以经常举办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讲活动,参加了几次我了解到捐献的过程很安全,而且能帮到别人是很有意义的事,所以就采了血样。”陈桐说。

大学毕业后,陈桐离开大连来到北京工作。今年3月,他收到北京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个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我想也没想就说捐吧。”

此时距离陈桐留下血样信息已经过去了9年,青涩少年也成了稳重的丈夫。得知陈桐要捐献造血干细胞,他的妻子、父母、岳父岳母都很担心。“虽然他们也支持我帮助别人,但越临近捐献日期他们也越担心,我拜托北京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家里人做了更加准确、专业的讲解,他们逐渐了解到整个过程是科学安全的,才渐渐放下心来。”陈桐说。

在采集过程中,捐献者经常会觉得有些冷,所以采集室里关闭了所有制冷设备。“我现在感觉很好,你们要是热可以把冷气打开,因为我也有点热。”陈桐笑着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历时四个半小时,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陈桐完成了捐献任务。“采完之后我就去吃饭了,身体没什么问题,吃完饭感觉自己又满血了。”陈桐语气里透露着轻松。当天下午他的造血干细胞将从北京送到河南,救治一位3岁的白血病小患者。

两个陌生人之间来之不易的缘分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场救助,也是两个陌生人之间来之不易的缘分。“这次收到通知我其实又开心又忐忑,我担心捐不成。”因为2021年,陈桐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彼时,陈桐第一次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他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后续由于情况有变,他没有再收到捐献通知。“这中间我还通过红十字会骨髓库热线把新更换的手机号做了修正,就担心他们需要时联系不到我。”

北京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个陌生人配型成功已经是十万分之一,从配型成功到捐献要经历高分辨率检测、体检等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捐献者可能因为各种因素毁捐,也有因为身体条件不符合标准无法捐献,受捐者也可能因为病情发生变化无法接受捐献。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陈桐,因为有了他的干细胞,这个受捐小朋友未来的性格、体型很可能和他一样,长成活泼强壮的样子。

住院等待捐献的这几天里,陈桐认识了很多白血病患者,有等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大哥,也有即将参加中考的少年。这个活泼又健谈的年轻人的到来,也让病房里多了一点生气,他们纷纷给陈桐点赞。陈桐的到来就像是隔壁房间亮起了一盏灯,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等到有人来点亮他们生命里的那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