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极音速与弹道飞弹太惊人 美国会拨款研发这项技术
为因应中国大陆不断成长的弹道飞弹与极音速武器能力,美国国会在最新通过的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中,授权飞弹防御局(MDA)研发雷射科技。图为东风-17弹道飞弹。(图/新华社)
据军事新闻网站「国防新闻」报导,为因应中国大陆不断成长的弹道飞弹与极音速武器能力,美国国会在最新通过的2022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中,授权飞弹防御局(MDA)研发雷射科技。此外,国会也额外拨款1亿美元的导能研发基金。
在2022财年的NDAA中,明文要求国防部长授权MDA,和五角大厦其他导能方案进行协调,以针对弹道与极音速飞弹武器防御任务进行导能计划的管理、指导与预算编列。
NDAA还补充,MDA应优先进行该科技的初期研发,并针对该技术过渡到产业界进行管理,以支援美军未来作战能力。
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飞弹防御问题专家卡拉科(Thomas Karako)表示,国会此举在于确保科技研发与弹道飞弹防御之间不会产生落差。飞弹防御倡导联盟(Missile Defense AdvocacyAlliance)负责人艾里森(Riki Ellison)则认为,2022财年的NDAA相当程度地恢复MDA之前进行导能科技的资金与责任。
艾里森强调,MDA的确应该如此。「他们先前已完成相关工作;不但规模庞大、预算惊人,甚至创建1个系统……足以用雷射击落飞弹。部分光学零件与科技,迄今我们仍在使用」。
报导指出,艾里森所言乃是MDA的机载弹道雷射计划。该计划始于1970年代,并在小布希任内加速以因应弹道飞弹的威胁。不过,预算严重超与科技困境导致该计划最终仅有验证,缺乏后续作为。
美陆军日前成功在史崔克甲车上验证短程防空雷射。(图/DVIDS)
事实上,MDA的机载雷射实验载台曾在2010年成功摧毁1枚短程弹道飞弹。2012年,1架装有雷射的战机自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起飞,降落于亚利桑那州的大卫斯-蒙桑空军基地后为长期封存。
报导表示,大约5年前,MDA将重心转至低功率雷射验证,以厘清将敌人飞弹自加力飞行阶段击落的可行性;最后却因资金削减而功败垂成。毕竟,对那时的MDA而言,长期目标为部署雷射在高空、高续航力的无人空中载具,以将进入早期飞行阶段的洲际弹道飞弹击落。
此外,国会也额外拨款1亿美元的导能研发基金。其中,约5,000万美元用于改进高能雷射光束控制的研究,还有2,000万用于短脉冲雷射导能验证。
传统基金会核吓阻与弹道防御政策分析师盖勒(Patty-Jane Geller)认为,国会增加导能研究的资金并授权MDA,此举意义重大。因为,相较于陆基拦截设备,导能科技能协助美军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解决巡弋飞弹与弹道飞弹的威胁。
她补充道,随着美方更加关注印太地区动态,特别是北京正在此进行一系列的抵销(offset)战略,透过庞大的飞弹库压制美军在印太地区的船舰与基地。也可能这是一种竞争战略,想要让美军在飞弹防御上花愈来愈多钱。
她说,「这就是为何我强调投资导能科技与其他先进技术,对于强化我们在预算竞争中的地位是这样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