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债务陷阱夺战略港与机场 智库:不!一带一路更精明

尽管媒体常常报导北京利用BRI,在沿线国家形成债务陷阱,进而控制战略港口与机场;但派克斯认为,北京其实更偏好「拿了就走」的资产,如此可省去冗长的法律流程。也因此,沿线国家出现反悔的情况愈来愈普及。图为中国大陆与寮国一带一路铁路计划。(图/新华社)

美时事新闻杂志《外交家》29日专访AidData执行长派克斯(Brad Parks),谈论对中国大陆「一带一路倡议」(BRI)的看法。尽管媒体常常报导北京利用BRI,在沿线国家形成债务陷阱,进而控制战略港口与机场;但派克斯认为,这无疑是媒体塑造的神话,北京其实更偏好「拿了就走」的资产,如此可省去冗长的法律流程。也因此,沿线国家出现反悔的情况愈来愈普及。

※以贷款为主的一带一路

派克斯指出,一带一路的要点有三。第一,自北京宣布BRI以来,中国大陆在沿线国家的开销以2比1远胜于美;然而,北京惊人的数字多半透过借贷模式而非援助来完成,并维持贷款与补助金的比例在31比1;其中,多笔贷款价格等于或接近商业利率。

其次,接受贷款的国家普遍低报实际或潜在的还款义务,金额相当于接受贷款一方国内生产毛额(GDP)的5.8%。

※买家懊悔情况渐盛

再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买家懊悔」(buyer’s remorse)的现象愈来愈明显。毕竟,高达35%的BRI基础建设计划组合遇到重大执行问题,如贪腐丑闻、劳工违法、环境危害与民众抗议。这些导致计划喊卡甚至取消的情形不断攀升。

派克斯进一步指出,大陆如今的债务负担明显较先前理解来的高:42个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其对北京的债务风险规模已高于自身GDP的10%。

※北京偏好抵押

大陆国有银行正透过实行更强而有力的保障措施,来管理可能跳票的还款风险。在2000年代初期,北京海外贷款组合约有30%为抵押品、第三方还款担保或信用保险;到了BRI时代,这一组合数字飙升为近60%。

对北京而言,降低风险的最佳选择为抵押品。大陆国有债权人向海外借款人提供的50笔最大贷款中,高达40笔有抵押品;其中,大陆国有银行更倾向以港口、电网等非流动性实体资产作为抵押。

尽管媒体往往大肆张扬借款国在无法还款时,战略港口遭北京扣押;但派克斯认为这是新闻塑造出来的神话。大陆放款人更聪明,他们更喜爱将债务抵押在完全流动而能「拿了就走的」资产上。

一般而言,北京会要求借款人在离岸、贷方控制的银行帐户,存入一笔最低现金;一旦出现借款人拖欠环款,大陆国有银行会直接自该银行帐户中扣除资金,这完全无须透过法院追讨逾期债务,而省去不少麻烦。